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隔江而治 / 第171章 无谓的牺牲

第171章 无谓的牺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却说蔡琰眼见匈奴一队人马去追杀汉军,慌乱的心就一直提着,她害怕那些汉军给匈奴人打败了,要是如此,那么她回归大汉的梦想就会遥遥无期。
  她心里不停地这那些汉军祈祷。
  过了不久,她看见那个匈奴万夫长带着大队的人马前去支援,她内心不由升起一阵无力感,看来那些汉军凶多吉少了。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几欲夺眶而出。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蔡琰又见到那个万夫长带着大队人马回来。
  她抬眼看了看,不觉地拍了拍胸口,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她没有在匈奴人的马头上见到有汉人男子的头颅,这说明匈奴人并没有杀死那些汉军。
  蔡琰为那些汉军们感到庆幸,同时一股希望又涌上心间。
  七月的下午,大地被太阳烤得直冒烟,那些荒草忍不住太阳的暴晒,把叶子都卷成了细条。
  匈奴大军不断地催促十数万汉人百姓顶着烈日前行。
  许多又饥又渴的汉人百姓任由太阳炙烤着,犹如濒死的鱼儿无助地躺在地上。
  匈奴士兵看着那些倒下的汉人百姓不住地摇头,但这不是怜悯,这是可惜!
  匈奴大军的最后面,蔡琰扶着的一名汉人女子终于是撑不住了,饥渴已经耗尽了她的体力,无力地倒了下去,蔡琰竭力地想要将她挽起来继续前进,然而她却被匈奴士兵粗鲁地拽住,拉回军中。
  蔡琰不断回头看那一动不动的汉人女子,希望她能站起来,然而这只是奢望。
  一路走,见到倒下的汉人百姓就越多。
  倒下的人蔡琰帮不了了,她只能又找一位她能帮助的人继续前进。
  在一次回头中,她发现爱某一处山坡上,赫然有一抹红色……
  匈奴大军继续前进。
  烈日的曝晒令得匈奴士兵也是有气无力,皮甲在烈日的曝晒皮甲已经热得发烫,穿在身上令人有一种想要窒息的感觉。
  这让人如何忍受?
  要不是有汉军尾随,他们恨不得即刻脱下身上的这副皮甲。
  不,已经有的匈奴士兵忍不住已经脱下了。
  坦胸露怀,在微风的吹袭下,感到十分凉爽。
  渐渐的,匈奴大军的尾部越来越多的匈奴士兵卸下身上的皮甲或铠甲,那些百夫长千夫长喝也喝不住,而且还慢慢地延伸到匈奴大军的中部.
  一处山坡上的大树下,赵繁、赵云、徐晃、徐庶四人矗立其中,眺望前方正冒着烈日缓慢行进的匈奴大军。
  当看到许许多多倒在路边挣扎不已的汉人百姓,一股怒气油然而生。
  但是一时间他们无能为力,匈奴着实是人多势众,哪怕他们已经打掉了匈奴大军近六千人马,但匈奴大军依然有一万多人马。
  打打偷袭还可以,硬拼那就是找死了。
  就在众人人一筹莫展之时,军师徐庶却是指着匈奴大军说道:“匈奴人卸甲了。”
  赵繁等人定睛一望,他们很快就发现匈奴大军坠尾的大部分士兵竟然是卸甲了。
  这一发现令他们惊讶万分,难道说汉军的的利箭不利了吗?还是说他们就这么笃定汉军不来交战?
  怀着疑问,他们继续观察。
  这时,一滴汗水滴落在赵繁的脸颊,擦拭一下,然后他愣了一愣,忽然发出哈哈的大笑。
  赵云、徐晃、徐庶狐疑地看着赵繁,不知道他为什么莫名发笑。
  然后,赵繁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他们。
  他们皆是愣了一愣,然后会意地一起大笑起来。
  笑罢,赵繁对着众人正色说道:“天气炎热,我军固然顾忌,然匈奴亦是如此,但是,我军虽然着甲,但已在荫凉处休息多时,匈奴人却是赤膊,如此一来,我军可否化不利为有利?”
  如何使得不利为有利呢?
  赵云、徐晃、徐庶等人对着匈奴大军深思起来。
  少时,徐庶指着匈奴大军率先说道:“主公之言有理,诸位请看,匈奴大军卸甲者多在后者,中军少之,前军者无,可见前方匈奴大帐对后方不知情,若是我军先袭后军而再击前军,后军卸甲者众必乱,我军驱其后军以乱前军,则匈奴全军齐乱,我军则借此截留后军之汉人百姓。”
  徐晃疑道:“若匈奴整军来战如何对应?”
  徐庶笃定地道:“此时已是日跌之时,暑天虽日落缓迟,申时暑气却是更重,申时中可与之战,日落之时可终,匈奴不善夜战!”
  众人沉默地思虑一遍徐庶的话,的确,由于天气炎热,匈奴人卸甲之后战力下降是必然的,如果匈奴人全军卸甲,汉军以二千胜两万也不是难事。
  现在匈奴人纪律性差,后军已经偷偷地卸甲,那么和他们接战也就不怕了。
  着甲的难道还打不过赤膊上阵的吗?
  只要把匈奴后军向前赶,那么之下匈奴中军也会乱作一团,这样就给他们截留汉人百姓机会,等匈奴大军反应过的时候,估计已经天黑了。
  再者大家对地形都不是那么熟悉。
  夜战,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等到了次日,匈奴想要追回截留汉人百姓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如何施计?”
  徐晃再次问道,他现在对赵繁更加羡慕了,车骑将军手下就没有这样的谋士,有怕话就不会被排挤到梁县驻守了。
  徐庶道:“三部齐出,一部先袭后军,其乱则再一部袭其前军,使其无瑕顾及后军乱,一部在侧多而烟尘故作虚势,令匈奴不敢冒然出击。”
  徐晃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赵云也是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赵繁则说道:“我等且回去召仲康、文长、伯道齐议,尽快落实战策,百姓无辜,拖延一时则死伤无数。我等尽力而为,能救则救吧!”
  翻上马,朝军中休憩之地而去,赵云等人紧随。
  回到休憩之地,立即召来许禇、魏延、郝昭等人商议突袭之事。
  战机一闪即逝,没有过多的争论,赵繁略做交待之后,三部人马立即开拔。
  寻找到合适的战场之后,决定由魏延自带一部人马实施偷袭匈奴前军,许禇勇武则与赵云、徐晃一起带领一千八百人突击匈奴后军。
  郝昭带领三百人马在侧虚张声势,以诈匈奴。
  申时中,天气依旧闷热,每多行一步都汗流浃背。
  休憩多时的汉军蓄势待发。
  就位之后,赵繁当即下令开始作战。
  突击匈奴后军的许禇、赵云、徐晃等人很快就发起攻击。
  三人犹如猛虎下山,带领部下对着未着寸甲的匈奴士卒就如砍瓜切菜般的杀戮。
  见汉军来袭,匈奴后军将士方始慌忙想要着甲,然而汉军一轮箭雨之后,又宛如利箭一般插入后军之中直接匈奴人接战。
  速度之快令不少匈奴将士呆愣一会,反应过来之后已经来不及着甲了。
  只得抄起兵刃,硬着头皮赤膊上阵。
  可是,这般情形如何能与汉军交战?
  匈奴将士砍汉军三记无事,而汉军一记却能取了匈奴的性命。
  数息之间,他们方才醒觉自己无法伤害对方,在大量的匈奴士卒倒下之后,他们开始往后逃窜,不断地朝中军涌去。
  至于他们要看守的汉人百姓,他们已经顾及不了了。
  后军的败退,直接就是对匈奴中军的挤压。
  匈奴中军虽然大多没有卸甲,他们也想着去帮助后军抵抗汉军,然而后军败退过快,一下子就涌进入中军,令中军即时一片混乱。
  许禇、赵云、徐晃等人见状立即掩杀过去。
  匈奴中军大乱,慌乱间顷刻变成了溃败,于是中后军涌向前军。
  匈奴大军乱起。
  就在这时,魏延见得匈奴后军乱,即刻对匈奴前军发起偷袭。
  万夫长赫连铁石见汉军来袭,立即加紧防御,不敢轻举妄动。又听得后军乱起,只得令人保护左贤王刘豹。正要查探后军乱起之因,但听得匈奴大军一侧鼓声雷响,呼声四起,他只道是有汉军大部来至,惊愕之下掩左贤王刘豹惊慌逃。
  汉军见状立即顺势追杀而去。
  三管齐下,匈奴从败退变成了溃败,扔下无数汉人百姓望西而逃。
  数刻之后,万夫长赫连铁石定魂之后,发觉事有蹊跷,于是连杀数人之后强令匈奴大军不退,这才得以稳定。
  追问事由,赫连铁石不禁勃然大怒,连斩数名百夫长之后又率领五千匈奴将士开始反攻,欲要夺回损失的汉人百姓。
  赵繁见匈奴大军折返,于是故技重施,又将汉军分为三部,开展游击战术。
  于是两军游战,双方来往几战,被赫连铁石夺回不少汉人百姓。
  不久后,已经开始日落,夜幕即将降临。
  赫连铁石虽然知道匈奴大军的人数虽优于汉军,但是夜战并非匈奴将士所长,且夜间作战非战斗减员的居多,故此他也不想再作无谓的牺牲。
  见当军依旧紧咬不舍,又见天色渐暗,纵是不甘也只得留下了数万汉人百姓,饮恨而退。
  见匈奴退却,赵繁一边命令魏延所部继续监视匈奴大军动向,一有异动立即实施偷袭。另一边命令余下将士搜罗遗留在战场的汉人百姓,抓紧时间将他们转移至安全之地方便救治。
  这时,圜阴长王晨不但自己带着五百人手,而且还带着圜阳长杨纯他的三百人手一起来帮忙,虽然人手尚不足,但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只昐匈奴人不会夜间来袭,不然这些汉人百姓又将落入敌手,不过以匈奴的凶残,多数会被屠杀殆尽。
  这不是赵繁所想看到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