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藏在古诗词里的中华民俗 / 重阳:风有茱萸香

重阳:风有茱萸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九九重阳,正值秋风送爽的时节,适合佩戴茱萸,登山远眺,祈福辟邪。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①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④处,遍插茱萸⑤少一人。
  作者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中年居于蓝田辋(wǎng)川别墅,潜心修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亦号“诗佛”。王维精通音律、佛学,工于诗画,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歌,后多作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注释
  ①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SX省永济市,是王维的故乡,并非指现在的SD省。
  ②异乡:他乡。
  ③倍:更加,加倍。
  ④登高:民间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
  ⑤茱萸:香气浓烈,又名越椒。古人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
  译文
  我独自客居他乡,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兄弟此时也在登高远望,大家必定都佩戴了茱萸,而人群中只少了我一个。
  赏析
  这首诗头两句开门见山,写重阳佳节思念亲人。后两句由自己思念亲人,转而想到亲人定然也会想念自己。感情有放有收,颇具韵律感。
  重阳节
  重阳节的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因为两个“九”相重,所以也被称为“重九”。重阳节这一天的习俗很多,包括祭祖、登山、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等。
  重阳登山
  重阳节这天属于仲秋时节,天朗气清,适合出游和登高。阳春三月时,人们将出游叫作“踏青”,因为那时正万物生长、一片青葱;重阳节登高出游则被称作“辞青”,因为这时将要万物衰败、绿色不再了。
  重阳节的传说
  据说汉朝时,汝河爆发了一场瘟疫,很多人都病倒了,人们却找不到病源。有个叫作桓景的年轻人出门探查,发现原来是汝河附近有一个瘟魔释放了瘟疫。
  这个年轻人想要救受灾的老百姓,但是自知对付不了瘟魔,就上山去求告一位仙人。仙人被他的赤诚之心打动,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修习法术。桓景也不负所望,修习了一身好仙法。
  有一天,仙人要桓景在九月初九下山去对付瘟魔,并给了他一把茱萸和一坛菊花酒,还嘱咐他告诉山下的老百姓登高避开瘟魔。桓景下山后,按照仙人的嘱咐将老百姓安置到了高山之上,让他们每人都戴一株茱萸,并拿着一杯菊花酒。安顿好之后,桓景就下山去找瘟魔了。
  正在附近游荡的瘟魔闻到了一阵茱萸和菊花酒的气味,他不喜欢这个味道,想要逃走,恰与桓景相遇,便被桓景斩杀。
  自此以后,重阳节登高、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戴茱萸
  茱萸类似端午的艾草,也有驱虫、祛毒、祛风邪的作用。民间认为佩戴茱萸就是图一个吉利,能够让人远离邪毒。另外,茱萸的草木香气非常独特,佩戴身上也能让人心情愉悦。
  喝菊花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重阳节则喝菊花酒。据说古人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喝菊花酒也就慢慢成了重阳节期间驱灾求福的一种习俗。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