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百年令 / 第九章 来人高声语

第九章 来人高声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老道在前头领路,步子轻盈。
  “你当年溜进藏书阁,贫道还当你好学,故未阻拦。不想你只是寻个消遣。”
  明忘面露囧色,干咳两声:“并非是溜进去......是光明正大地掉进去的......”
  刘老道只觉得有趣,仰头大笑了一会。而后揩揩笑出的泪花,道:“罢了,再为你讲一讲。”
  “《风云变》中有讲罗阎狱之事。三十年前,江湖散乱,杀伐恶纵,害的许多侠士蒙受不白之冤,四海之中莽夫乱行,常有江湖浪人市井杀人——”
  “道长,”明忘见天色已晚,本就已在这枯山黑风水中绕了大半天,再这么听故事怕不是要在这鬼山里过夜了,这么一想实在头疼,“赶时间,长话短说?”
  刘老道倒也不恼:“那便好,贫道确实口干舌燥,不想多讲,这样一来轻松不少。”
  刘老道简单整理了一下故事,只挑重点:“之后不久,江湖上又四起传言,说是那佛门圣僧重出江湖,在枯山建了罗阎之狱,一夜之间擒拿恶徒一百一十八人,三日不过,枯山后山立起一百一十八碑。附近村民都发现这枯山上,时有钟鼎噌吰,时有金光飘摇,梵文诵悼......想来是圣僧超度亡魂。”
  明忘挑眉:“这老和尚真有这么玄乎?一夜之间?一百一十八恶徒?”
  刘老道撇撇嘴,不屑一顾:“哪里是甚么老和尚......那甚么‘圣僧’,到枯山时才不过十岁左右,哪有恁大本事。”
  明忘深以为然,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江湖流言怎么如此轻率......那时的百晓生究竟是哪位?如此不谨,竟将十岁小和尚捧为圣僧!”
  “啊.....此话倒也不能这么讲。”刘老道略略偏头,“这江湖上的小孩子也是万万不可轻视的。”
  明忘耸耸肩,不置可否。
  刘老道忽然停步,正在明忘疑惑之时,只听刘老道轻轻叹了口气。
  “到了。”
  ......
  ......
  明兮醒来时,天色已然垂暮。温苹不久前便告知明川小兮爷已无大碍,所以彼时明川已然领人离开了山庄,前去那百剑窟。
  明兮沉默地躺在榻上,呆呆地瞪着空荡荡的床边,不知为何,心里有些许失落。
  他早就可以独自处理好许多事了,但独立处理事情与依恋着某人这二者并不冲突。
  至少在痛的时候,能有一个人陪伴着他,问他一句......
  “还疼吗?”
  不等明兮在脑中说出这三个字,屋檐上的某个人便抢了先。
  明兮一愣,也许是头有些晕的缘故,过了许久,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房梁上侧卧着一人。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刚刚从外头回到山庄的花雨。
  “花大哥,你又神神秘秘的。”明兮有些无言,费力地扯出一个古怪的神色,“已经到了自家山庄,躲躲藏藏的做甚么。”
  花雨长叹一口气,惆怅道:“你有所不知。方才大当家一直在你榻旁守着,我实在不敢下去触他霉头,于是只能在这等着。好容易熬到他走,你又醒了......”
  “骑虎难下。”
  明兮闻言忍俊不禁:“知道的你是凝血门的四方守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甚么毛腿子来偷东西。”
  花雨一跃而下,带下一片灰尘。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花雨不满,“我花大少就算是偷,也必然是那江湖名盗。”
  明兮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是啊,确实无孔不入。”
  “......这话听着更别扭。”
  “罢了,不同你扯皮了。本想先看看你精神怎么样,现在看来还不错,那我便说正事了。”花雨正色,从怀中掏出一张字条,“前些日子你让我找的东西有着落了。”
  明兮如今有些迟钝,反应不及:“什么东西?”
  花雨颇为同情地看了他两眼:“玉龙盏。”
  “你怕不是脑子也摔坏了。”
  明兮干笑两声:“你继续讲。”
  花雨撇撇嘴,继续方才的话道:“玉龙盏原本应当是有六只,我找了这许久,才只找到两只。不过方才听大当家的说二当家也寻到了两只,所以应当还有两只流落民间。”
  “你找到的那两只在哪里?”
  “一只在一个小道士手中,另一只则是在皇宫。”
  明兮觉得有些稀奇:“小道士?”
  花雨点点头:“不错,在黎阳遇见的小道士。那小道士把那玉龙盏当做驱鬼的灵器。说来机缘巧合,若非我看了个热闹,还是万万发现不了的。”
  花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
  明兮费劲地笑了好一会,扯的伤口处有些痛,
  “罢了。”明兮调整了一下躺姿,总算舒服不少,“过两日,你随我一同回京。”
  花雨颔首。
  “是得陪同你。”花雨再次投去同情的目光,“免得下回又被什么奇奇怪怪的恶心东西拐走。”
  明兮叹了口气。
  “花大哥。”
  “嗯?”
  “你上上回就是自己跑路了吧。”
  “......”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