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汤海江在娶了伟霞之后,也安分了很多,一年之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汤海江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汤星。汤海江给儿子取名字没有他父亲汤三九给他们姐弟四人取名那么讲究,都给他们在名字的字里取有三点水的字,希望日后孩子们有油水捞,汤海江认为名字只是一个称谓而已。
汤海江当了父亲以后还是按时上下班当保安,并在空闲的时候到旁边的小河里去摸点螺蛳,捉些小鱼,可以省些买菜钱。时间到了2005年,在这一年,汤海江所在村因城中村改造被拆迁,按照当时的拆迁政策,汤海江拆掉的所有旧房子包括堆草间,鸡鸭棚在内,只要有证的,都可以得到赔偿,总共可以换成200个平方米的新房子。但问题是这些老房子的房产证上面还是他父亲汤三九的名字,而汤三九己经去世,虽然后来翻建新房子出的都是汤海江的钱,但这些房子从法律上讲却成为了汤三九遗产,可以说汤海江姐弟四人和他母亲娄彩娥五个人都平均有份。如果汤海江想要顺利的得到这些房子,就必须要几个姐姐和母亲都签字放弃继承。而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这种情况,当时汤海江所在村旁边的一些成套商品房值四仟元一个平方米。因为当时汤海江为了娶陈丽珍时要发女方彩礼钱的时候向几个姐姐借钱,但几个姐姐不肯借钱,事情闹翻至今没有来往。但汤海江为了得到这些房子,还是硬着头皮给几个姐姐一一打了电话。当三个姐姐接到汤海江的电话时,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肯放弃,也要来分房子,这么好的机会岂肯白白放弃,对她们来说,这就是一笔送上门来的无本万利的生意。特别是汤涓,她说:“按继承法的规定,两百个平方米的房子,除母亲一百个平方米是和父亲的夫妻共同财产,另外的一百个平方米是父亲的遗产,按照娄彩娥,汤海江,汤涓,汤涵,汤漫五分开,每个人得二十个平方米,每平方米四仟元,一下子就可得到八万元的财产,我一辈子都挣不到八万元,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绝对不放弃”。汤海江绝对不会想到,他倾尽所有财产,将房子翻修成新房,却因为拆迁的时候招来姐姐们与他抢夺财产。当时的汤海江是气的眼皮发白,当场就骂三个姐姐:“你们想钱想疯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啊,这翻建楼房的钱都是我出的,你们脸皮这么厚,连这种事情都做的出来”。三个姐姐那里管这么多,联合起来使出浑身解数,甚至给母亲娄彩娥使压力。因为她们的母亲娄彩娥对她们三姐妹说:“我认为,这点房子,你们就不要来分了,第一,当时你们出嫁的时候,我给你们的嫁妆也很多了,当时这些嫁妆在当时的价值基本上与当时的这旧房子相当,第二,这房子虽然现在拆迁了,但翻建新房子可都是海江出的钱,第三,你们嫁出去以后,现在自己家的房子比海江现在的房子还要大,第四,海红虽然得到的是房子,但父母亲都要他养老送终的,所以这些房子你们不要来分了,大家把字签了,让海江顺顺当当的去分新房子吧”。但三位姐妹却对娄彩娥说:“母亲,你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也是你生出来的,你怎么不站在我们的角度为我们想想呢,我们就是要分房子,没有的商量”。事情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是汤海江和娄彩娥万万没有想到的。对三个姐姐的这种德性,汤海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走到外面去散散心。没想到,这天傍晚在村口晒谷场里竟然聚集了很多村民,大家情绪都很激动,都碰到了像汤海江一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嫁出去四十多年了,当事人己经死掉了,他们的子女之间己经老死不相来往了,因为有继承权的问题也要来分一杯羹。只见汤水康情绪激动的说:“这次折迁,是一块试金石,是一面照妖镜,原来兄弟姐妹之间平时逢年过节的在聚聚,但到底关系怎么样大家心里没有底,但这次拆迁,就因为钱的问题,全部都在照妖镜下显露出了原型”。汤海江想知道个究竟,就过去问汤水康:“水康叔叔,怎么回事”。汤水康就跟他讲:“我有两个姐姐,都在三十多年前出嫁的,当时讲好的,她们出嫁时的嫁妆给她们置办的丰盛点,而老父老母由我来养老养终,父母亲住的那间三十来个平方米的小平房归我,本来这样分好的,但没想到这房子现在拆迁了,这房产证上面的名字是父亲的,父亲已经过世,成为了遗产。上午我打电话过去希望她们来签一下字,但她们竟然说也要来分房子,说按继承法的规定,这产权证上面是父亲的名字,所以房子是父亲和母亲的共同财产,父母亲的财产我们为什么不能来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绝对不放弃。我当时就气的发抖,没想到,平时姐弟之间关系很好,逢年过节的大家还聚聚,现在牵扯到钱的事情,竟然都六亲不认,海江,你说,寒心不寒心,这是不是一块试金石,是不是一面照妖镜”。汤海江听了水康叔叔的话说:“水康叔叔,我也碰到了你一样的问题”。正在说话的时候,花头嬷嬷也大声的说话了,也是关于房子的事。原来花头嬷嬷的老公有个哥哥,在四十年前到外地工作,已经成家立业,所以不会再回村里务农了,当时两兄弟就请小舅舅做个中间人,并写下一张字据,三人签字画押,将父母亲住的老房子总共折价两百元(在七十年代初,一般的普通人家可是很多人都拿不出两百元这么多钱的),由花头嬷嬷的老公凑足一百元钱给兄弟,而花头嬷嬷的老公得到这间老房子。因这产权证是花头嬷嬷公公的名字,所以花头嬷嬷电话打给嫂嫂,希望他们来签一下字,好办理确权腾空手续。因为花头嬷嬷的老公已经老年痴呆,记不清以前的事了,伯伯已经过世,而嫂嫂年纪也大了,所以这些事就由侄子侄女来办理了。当侄子侄女知道了老家还有祖传的老房子并且产权证是祖父的名字,而且当时由三个人签字画押的那张纸也找不到了,就动起了脑筋。说如果要他们来签字,就要分房子。因为花头嬷嬷说的在四十年前有一百块钱补偿给大伯伯的事,当时大嫂也在场的,侄子侄女说问了他们母亲:“妈,我们家到底有没有拿过叔叔当年分房子的一百元补偿款”,母亲说:“我年纪大了,记不得了”。所以侄子侄女说:“既然没有证据证明父母亲当年拿过叔叔的钱,那我们对这房子也有一半的份”。花头嬷嬷一家对伯伯家的这种耍无赖的做法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正说着,村民汤建龙家的事也被村民们提起,原来汤建龙有三个姐姐,平时汤建龙的老婆对公公婆婆不是很孝敬,而汤建龙的三个姐姐因为弟媳妇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也拿弟媳妇没办法,因为弟媳妇很强势。,没想到,这次房屋拆迁,拿出产权证一看,竟然是汤建龙父亲的名字,虽然汤建龙的父亲和母亲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房子都要给儿子的,女儿没有份的”,但没想到要办理产权确权腾空手续的时候,汤建龙的母亲去世了,这是公公婆婆的夫妻共同财产,虽然公公和婆婆活着的时候说房子要给儿子的,但老太太去世了,这还有一半的房子就变成了遗产,所以汤建龙老婆的命门就让几个姑姑给卡住了。原来汤建龙的老婆虽然强势的,这下没辙了。村里的事情包括汤海江在内,都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破解这次拆迁带来的难题。
还是花头嬷嬷的儿子陈建浩聪明,他马上去咨询了一下律师。律师对陈建浩说:“只要找到当时的那张签字画押的纸据,或者让你舅公做证,证明当时你父亲付给你大伯一百元钱,那你这件事一定赢”。几天后,大伯家的儿子女儿都从外地过来了,并且还带来了女婿和儿媳妇,气势汹汹的,对祖上老宅志在必得。本来亲戚长久不见,应该是很亲热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堂兄弟相见,和仇人一样。陈建浩马上带着堂兄堂妹去找舅公,在现场,有舅公,陈建浩,堂兄堂妹和堂嫂堂妹夫六个人。舅公当场就非常肯定的说当时小外甥已经将一百元的补偿款给了大外甥,并且当时大外甥媳妇也在现场,但也确实记不清那张字据倒底在那里。而堂妹夫当场提出来:“小舅公的话不能作为证据,因为我们在外地,跟小舅公关系肯定没有陈建浩跟小舅公好,除非拿出当时的那张字据”,因为堂兄一家知道,当时的那张字据找不到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此次亲戚之间协调不欢而散。
正当全村人因为拆迁带来的兄弟姐妹之间争夺财产而陷入僵局,花头嬷嬷家的情况却出现了重大转机。这天傍晚,花头嬷嬷一家吃完晚饭,全家人正为大伯一家耍无赖的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只小老鼠从屋顶椽子缝隙中探出脑袋吱吱吱的叫了一下,花头嬷嬷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操起一根木棍捅向椽子缝,一下子捅下一块砖头,没想到砖头块掉下来的地方有一个小布包,花头嬷嬷非常好奇,拿来凳子,站在凳子上伸手将小布包拿了下来并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张折叠的纸,摊开纸,竟然想不到这是四十年前老公,伯伯和舅公当年写下的那张字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当年付一百块钱给伯伯伯母,纸上面还有三个人的签字画押,原来,花头嬷嬷的老公虽然现在得了老年痴呆,但在年轻的时候却很精明的,他知道,在他这一辈还说的清楚,但以后到了儿子或者是儿子的后代子孙那就说不清楚了,而放在手上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搞丢了,所以他将这张按有小舅舅,大哥和他三人手印的这张分家协议书用油皮纸包好,在外面又包上一块布,将这个小布包藏在屋沿靠墙里边数过去第五根椽子下面的一块敲下来的砖头里边,然后再把砖头放好,用石灰抹了一下,以防万一,不点破还真的不知道这里藏着个秘密。这下好办了,还是陈建浩想的周到有心机,马上拿来相机照下像,并在第二天一早去复印店复印了一下。复印好以后马上把堂兄堂妹都叫来到了舅公家,在人证物证面前,大伯家的子女想要扺赖已是不可能了。但大伯的这些子女对争夺遗产却不死心,只见堂妹夫说:“这间祖宅按现在的拆迁政策,就值二十多万元,而当时仅仅就付了一百元钱,不能体现价值的公平性”。舅舅当场就劝大外甥的女婿:“外甥女婿,不要再生事了,你知道当时的一百块钱和现在的一百块钱是什么概念吗,当时这间老宅子根本就不值两百元,就是价格再低还没有人来买,因为当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对住根本不讲究,你在房子里面睡一觉也是睡,而拿张破草席到村里的破祠堂里睡一晚也是睡,或者随便在那个角落里打个盹也将就着过去了。而是你岳父去了外地,生活经济困难,你们叔叔也是看在和你岳父是兄弟之间的情份,才折价两百元,东拼西凑的补偿你岳父一家一百元,才收下这间老宅,也算是帮你岳父一家的忙,不信你可以问一下你岳母,是不是这么回事,并且你岳父一家都在外地,当时你们的爷爷奶奶都是你们小叔叔一家在照顾”。大伯的子女听了舅公的话。当天就打电话问了他们的老母亲,并把舅公的话转达给了她,大伯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良心发现了,并让她的子女放弃争夺继承权并签字画押,花头嬷嬷一家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
汤海江把这些都看眼里,记在心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又过了两天,汤建龙家的遗产纠纷也解决了,汤海江马上去了解事情解决的经过。原来,汤建龙的老婆虽然很强势,但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贪财,不要说涉及到价值四千元一个平方的房产,就是平常亲戚之间几毛几分的小钱都要去争过来,不肯吃亏。平时三个姑姑都不是她的对手,这下抓住她的命门岂肯善罢甘休,因为汤建龙的父母这间房子能赔偿到一百个平方米的新房子。汤建龙的父亲直接说属于他的五十个平方米给汤建龙,还有老太婆的五十个平方米遗产就按五分开,父亲再把自己的十个平方米给汤建龙,而汤建龙自已也有十个平方米,这样汤建龙只有七十个平方米的房产,还有三十个平方米是三个姑姑的份。三个姑姑采用这样的方式,大姑姑和二姑姑的方法是一样的,要让汤建龙和他老婆保证下来并签字画押,从今以后都要对还活着的老父亲好,要孝顺,并时刻监督弟媳妇,如果不做到的话,她们俩有权收回本来属于自己的房产。而汤建龙的老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全部答应了下来,和两位姑姑达成城下之盟,大姑姑和二姑姑才签字同意放弃继承权,这样汤建龙对这套房产有了九十个平方米的继承权了,而三姑姑说她家非常困难,不肯放弃继承权。汤建龙的老婆就直接跟三姑姑摊牌:“如果你不肯放弃继承权,那我们亲戚之间的关系就断绝了”。三姑姑说:“那这样的话,我选择断绝姐弟亲戚关系,因为对我来说,这笔钱现在非常重要”。不久姐弟四人带着老父亲到公证处去进行了公证。虽然汤建龙家的三姐最后还是有十个平方米的产权不肯相让,但毕竟也算是解决了。
第二天,汤海江听说汤水康的纠纷问题也解决了,原来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出在两个外甥媳妇那里,那天汤水康打电话给两个姐姐,让她们过来签一下字放弃继承权,却不想让大姐的儿媳妇知道了,因为外甥媳妇跟舅公又隔了层关系,而且平时也不是很熟,一听说婆婆还有娘家的房产继承权,就要婆婆去争过来,婆婆没了主意,就打电话和妹妹商量,妹妹也拿不定主意,就和儿子儿媳妇商量,妹妹的儿媳妇也是要婆婆去娘家争夺房产继承权,这就出现了汤水康前些天傍晚在村口晒谷场里说的那一番话。那天汤水康回到家后躺在床上经过反复的思考,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出在两个外甥媳妇那里,就从两个外甥媳妇那儿找解决的突破口。第二天,汤水康打电话把两个姐姐和外甥还有外甥媳妇都叫到家里来吃饭。汤水康开始不提房产继承的事。等酒过三巡,才言归正传,说:“两位姐姐,当时父母亲在世时其时对家产的分配也是做了规划的,当时父母亲说,你们嫁出去,嫁妆置办的好一点,让你们在夫家也有面子,所以倾尽家里的所有,为你俩置办了丰盛的嫁妆,是不是这样的”。两位姐姐听了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汤水康接着说:“自从你俩嫁出去之后,父母亲的养老送终都是我在搞,你们路也远,一年到头过来一趟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来一趟娘家也是大家聚一聚,实质性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都是我在搞”。两位姐姐听了又是点点头。汤水康接着说:“虽然这间父母亲住过的老房子现在是按平方米算的,而且也是有价格了,但你们也知道,这种老房子,在你们出嫁时的那个年代,根本不值钱,这间老房子的价值还不如你们的嫁妆值钱,两位姐姐,你们说是不是这样”。两位姐姐听了点点头说:“是的,是这样的”。汤水康对两位姐姐和外甥还有外甥媳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得到了两位姐姐和她们俩的家人的认同,并签字放弃继承。汤水康家的处理方式在村里被认为是最有人性化的,虽然开头不怎么样,但最终的结果却充分的体现了亲情。
汤海江把各家各户的处理结果全部都了解清楚,对自己家的问题做了彻底的分析和具体的安排。汤海江认为,花头嬷嬷和汤水康家的处理方法行不通的,他的三个姐姐的德性他知道,是不讲亲情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巴不得把别人的好东西都搞到她们家里去。而汤建龙家的处理方式汤海江根本不予考虑,那样的话今后就会处处被三个姐姐卡死动弹不得。汤海海采取了他自己的一种方式。第一:汤海江首先把翻建新房购买材料的发票,收款收据全部找出来,有的发票找不到了就到以前的购物商店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让他们给出证明,证明这些材料是从他们那儿购买的。这样就把事实摆在明处,让人知道这建造房子是他出的钱。第二:通过各种关系渠道了解三个姐姐家现在房产的所有人是谁,通过了解,知道了三个姐姐的公婆在去世之前都有不少名下房产,这些房产现在也成为了他们的遗产了,并进而了解三个姐姐自嫁到夫家之后与她们的姑姑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到以上两点情况,汤海江就给三个姐姐措辞强硬的打起了电话。汤海江告诉她们,自己已经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房子是他的,并让她们都到娘家来签字,放弃继承权。而三个姐姐在电话里说:“得不到房产就不签字”。这一点汤海江早就想到了,马上使出第二招杀手锏,说:“如果你们不来签字也行,你们的公婆名下也有不少房产,我就去离间你们跟你们的姑姑之间的关系,让她们也和你们来争夺房产”。三位姐姐听了汤海江的话,经过反复的思考,终于妥协了,因为现在汤海江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对他有利们证据,并且她们相信自己的弟弟这种事做的出来,所以就不得不跑到娘家签字放弃继承权。汤海江如愿的得到了他们家所有的房产,分到了一套160平方米和一套40平方米的两套共200平方米的房子。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直接在产权证上写汤海江的名字,还有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还写着娄彩娥的名字。但在一份补充协议中明确写着,等他母亲过世之后,直接无条件过户给汤海江,并让他母亲娄彩娥和三个姐姐同意并签字画押。虽然汤海江得到了房产,但同时对三个姐姐因和他争夺房产也恨之入骨。之后当邻居或熟人碰到汤海江,说起你姐姐怎么怎么的,汤海江都会说他的姐姐都死光了,他已经没有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