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无本生意 / 第十九章:考察水产品批发市场

第十九章:考察水产品批发市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汤海江自从汽车修理店关门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父母不再埋怨他啦。他父母从他这次开汽车修理店的过程中,看到了汤海江的能力。所以汤海江能够在家里安心的看看电视和小说,做些帮家里烧菜做饭之类的家务活,有时候也不时的到外面去走走看看。汤海江有个特点,就是一旦钱到了他的口袋里是不会再主动的出来啦。按他自己的说法,就像是一条鱼游进了河底里的地笼里,是游不出来啦。除非是买吃喝拉撒等必须的生活用品,否则就像一只涂过桐油的木桶,滴水不漏。一天,他在农贸市场里闲逛,走到了卖鱼的摊位前。只听见两位摊主在交谈今天买鱼的行情,从哪个批发市场进货今天便宜,在哪个批发市场进货,今天又比昨天贵多少。一斤鱼昨天的利润是多少,一斤鱼今天的利润又是多少,等等。他当作无意间路过,在鱼摊边停留了下来。时而看看这条鱼,时而又看看那条鱼,但耳朵却一直竖起来仔细的听两位鱼贩子的谈话,还真的让他了解了很多做鱼生意的经验和信息。所以汤海江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做鱼生意,他开始谋划了。首先,他决定对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因为对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考察,有利于了解行情,掌握源头信息,并对每一种货物的利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他首先锁定的水产品市场是会计市建昌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因为汤海江在农贸市场里竖起耳朵听两位鱼贩子谈到了建昌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建昌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地处会计市区城北外出一公里,交通方便,市场西边是一条大马路,靠东边是一条大河。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市场内的商贩将通过公路从外地运来的各种高档水产品如澳洲帝皇蟹,红毛蟹,澳洲泥蟹和波士顿龙虾,澳洲龙虾,欧洲蓝龙虾,古巴龙虾,南非龙虾等一筐一筐的从车上卸下来。而从市场东边用挂桨机船运来的则是一些本地的水产品,如鲫鱼,鳜鱼,包头鱼,乌鱼,草虾,沼虾等。另外还有黄鱼,鲍鱼,扇贝,花蛤,海螺,海蛎等海产品。将这些海产品,水产品卸下后在各自的摊位上摆放整齐,等待第二天凌晨卖掉。当天傍晚,汤海江吃过晚饭后就骑自行车到了建昌水产品批发市场,他要提前进入情况。大约在傍晚6点钟的时候,在批发市场外的马路边,停放着来自各地的水产品运输车辆。这些运输车辆上的司机和押货员,在将车辆停放好以后,就下车到马路边的小饭馆里去吃饭。而这些马路边的小饭馆在这个时间段做的就是这些水产品批发商和押货员的生意。只见车上的司机在进饭馆的时候,多多少少的都会从自己的车上槽水池中捞起一些水产品,有拿大虾和河蟹的,也有直接捞起一条鱼的,拿到小饭馆里给点加工费让老板加工。这些人有的三五成群,其中有一人是老板,其余的是伙计和司机。有的是夫妻一起来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汤海江就夹在这些人中,一起走进饭馆,坐了下来,听这些水产品批发商的谈话。但这些批发商可能出于谨慎,或者在饭馆里吃饭的都是做水产品生意的,都有所顾忌,所以除了喝酒吃菜外,说的基本上都是与生意无关的话题。一会儿,饭馆老板娘过来问汤海江:“老板,请问点什么菜”。汤海江此时已经在家里吃过饭了,但他脑子就是反应快,只见汤海江对老板娘说:“老板娘,我还在等人,菜等他们来了再点”。老板娘见他这样说,也不再说什么了,就招呼其他的生意去了。这时候,有几个批发商吃好了饭,就付钱离开饭馆上汽车将车开走。汤海江装作走出饭馆去看看的样子,也起身离开饭馆。他跟在这些货车后面,来到了批发市场里面。此时批发市场里面都在卸货,将卸下来的水产品摆放在各自的摊位上,并用增氧泵供氧气。汤海江问市场里管门卫的大爷:“师傅,我想来批发点东西,这市场大概几点钟开始营业啊”。门卫大爷告诉他:“现在是卸货时间,是不营业的,等卸完货我们要关大门了。如果你要批发点东西,要早上3点钟以后来。到那时,整个市场很热闹的”,门卫大爷边说边笑着。突然,汤海江看到市场里有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妇女,拎着个水桶,在拣从货车上掉下来的小鱼小虾。而在市场里,从车上卸货时,掉下来的小鱼小虾也确实比较多。据门卫大爷说:“这些人都是附近的,他们有的拣一晚上,多的时候能拣一水桶。市场领导让门卫管住,不让她们进来,但她们还是想尽各种办法进来,实在是没有办法。而这些人将拣到的小鱼小虾第二天早上也是拿到农贸市场里去卖的”。门卫边说话边摇摇头,作出无奈的样子。汤海江了解完情况后,跟门卫大爷说:“师傅,谢谢你”,就回家去了,等待第二天早上再到批发市场里来。汤海江第二天早上3点起床,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建昌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此时的水产批发市场,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不但有批发海鲜的,还有批发河鲜的和冰冻干货食品,什么都有。
  水产批发市场分为鲜活区,鲜货区,干货区,冰冻区四块区域。汤海江首先走进的是鲜活区,这是一条长约50来米,有将近三十家批发商的整排摊位。主要经营大螃蟹,大龙虾,还有活蹦乱跳的对虾草虾,乌鱼,河鲫鱼,河扁鱼什么都有。来来往往的客户,小贩穿梭其中。有的小贩,客户买好东西后,批发商为他们装货的塑料袋里充满了氧气,或者放入冰块,可以保证小贩和客户们买的鲜活水产品在路上运输的存活力。本来汤海江想,跟在一些进货的小贩后面,看他们怎么与批发商交谈,就可以了解到这市场的行情了。但没想到,来这里进货的,很多都是老客户,话也不多,几句话就生意成交了,也了解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正在汤海江不知怎么才好的时候,这时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拉着一辆三轮车,对鲜活区的各个摊位都看了一遍。然后走到大龙虾摊位前,问摊位批发商:“老板,这大龙虾多少钱一斤”。老板说:“两百一斤”。这位中年男子说:“老板,我要的数量有点多,我是去办酒席用的,需要二十八只大龙虾”。大龙虾摊位批发商一听是去办酒席用的,顿时来了精神。但脸上装的像无所谓似的说:“我们这里是搞批发的,不要说二十八只龙虾,就是二百八十只龙虾也是这个价。两百元一斤已经是最低价了,不能再便宜了,我们这里又不是零售农贸市场,可以讨价还价的”。中年男子一看批发商不肯让价,就说:“既然不能还价,那就算了,我到其他摊位上去看看”,说完就推着三轮车要走。批发商那里肯让他走,到嘴的肥肉岂肯让他再溜走。连忙说:“算了,算了,今天我算保本卖给你,算一百九一斤”。中年男子说:“我跟你费了那么长时间的劲讨价还价,难道就为了让这区区的十元钱一斤,算了算了,我还是到其他的摊位上去买吧”。批发商急了,说:“今天算我做好事了,一百八十元一斤,要你拿走,不要拉倒”。说完就不再搭理中年男子了,装出不在乎的样子。而此时的中年男子也是顺坡下驴《出自风云初记》,借机下台,说:“算了算了,我其他摊位也不去了,就在你这里买算了,贵是贵了点,但你称的时候要给我称的好一点的”。批发商应声道:“这还用说,肯定会给你称的好的”。说完按中年男子指定的龙虾用网兜捞出来,数了数共计二十八只。然后放在地磅秤上一称,像唱歌似的说道:“龙虾二十八只,去皮净重三十斤零三两,算三十斤,每斤一百八十元,共收人民币伍仟肆佰元”。中年男子就拿出钱包将钱付清。批发商就找出新的干净大号加厚透明塑料袋将龙虾装进袋里,加上冰块和水,并向塑料袋里注入氧气,将塑料袋口扎紧后放入中年男子推来的三轮车上。中年男子就推着三轮车到下一家摊位上去进货了。汤海江根据后来了解到,像中年男子一下子进这么多货,二十八只大龙虾,如果内行人去买的话,一百五十元一斤就能买到了。随后,汤海江又在这鲜活区的其他摊位前转了一圈。
  考察了鲜活区以后,汤海江又来到了鲜货区,鲜货区与鲜活并排,长度一样,摊位数量也差不多。鲜货区里的摊位上摆的都是小黄鱼,大带鱼和鲳片鱼之类的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产品。鲜货区里的货,有的是用竹编箩筐一筐筐装着的散货。有的是用纸箱包装好的,而且还有品牌厂名。用箩筐装的散货,是需要通过地磅称一下的,而用纸箱包装的货,是按照一箱多少钱卖的,不用称的。在一家卖散货的摊位前,有五位妇女围在前面,汤海江走了过去站在旁边听,终于听出了点门道。原来这是几位精打细算会持家过日子的家庭主妇,这次相约起了个大早来到批发市场,就是为了通过合伙买,价格能够便宜点。然后自己去分开,这样就能省下不少钱,汤海江顿时来了精神,想看个究竟。只见一位口齿伶俐的妇女对批发商说:“老板,这个小黄鱼怎么卖”。批发商说:“8元钱一市斤”。妇女说:“老板,我们要的比较多,再便宜点”。批发商说:“我这里是批发市场,你当我们是零售农贸市场啊,可以讨价还价的”。妇女说:“老板,说话不要这么凶嘛,我们是在跟你商量呀,这种小黄鱼在零售农贸市场里买买的话,8元一斤也够了,而且一条一条的随便可以挑选了”。批发商说:“谁说零售农贸市场里这么好的小黄鱼8元一斤买的到,你有的话我统统收购,你有多少我收购多少”。妇女说:“我能卖给你,我还起了个大早到你这儿来买啊。正因为想便宜点,我们才几个人一起相约起了个大早到批发市场来,不就是想省点钱吗。没钱省我们起这么早来这里干什么,我们早上不会多睡一会懒觉啊”。批发商被她逗的笑了出来,说:“看你这女人伶牙俐齿的,好了好了,就给你便宜一块钱一斤”。妇女说:“老板,我们要的可是一竹筐,不是一斤二斤,我跟你说了这么多,说的都口干舌燥的,你就让那么一点点”。批发商说:“大姐啊,我做生意也是要吃饭的,价格再让下去,那可是要我的血本了”。妇女说:“老板,既然你不肯再让价了,我们也只好去其他摊位看看了”。边说边装出要走的样子,其他几位一起来的妇女也一起附和。批发商一看她们真的走,就招了一手说:“算了算了,我今天做好事算了,再降一元一斤,算6元一斤”。没想到这些妇女还是不依不饶,最后,批发商手一挥说:“6元一斤是不能再降了,但称的时候给你们称的好一点”。这几位妇女才开心的笑了,几个人东挑西捡的挑出一竹筐大家都称心的小黄鱼。批发商将这筐小黄鱼拿起放在地磅秤上一称,说:“五十一斤重,算五十斤,正好三百元钱”。几位妇女就付掉钱,将这筐小黄鱼合伙提起拿开。并向批发商要了五只大号加厚塑料袋,将这筐小黄鱼分成五份,在批发商的地磅秤上过了一下秤,正好每人十斤小黄鱼。批发商不失时机的说:“几位大姐,另外还要不要再带点回去”。这几位妇女说:“我们来一趟也不容易啊,确实应该多带点东西回去”。这些妇女就你五斤带鱼,我三斤咸鱼,她二斤鲳鳊鱼,这些附带的基本上不怎么还价,和零售农贸市场差不多的价格。这几位妇女说,在批发市场买,主要是图个新鲜。后来据汤海江了解,这几位妇女花6元一斤的价格买的那种规格的小黄鱼,在零售农贸市场是十元一市斤。而像这几位精打细算的妇女这种类型的客户,批发商基本上都是采用这样的一种模式,即在第一票生意是以批发价成交,而后面附带的商品,因数量也不多,基本上都是以零售价成交了。因为第一票已经便宜了,附带的再讨价还价就显得太得寸进尺了,很多顾客都有这样的心理。
  随后汤海江又来到了干货区和冰冻区,这两个交易区合在一起设在一条道上。在鲜货区隔壁,所以这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就是有三条这样长的摊位道路合起来的,组成了一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干货区和冰冻区的货物,基本上也是海产品,也有少量的河产品。考察完这三个交易区域,汤海江对整个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他又来到了鲜活区。
  批发摊位前的批发商,不像农贸市场上的老板那样需要吆喝,他们就坐在摊位前等候生意。而来批发水产的,大多数基本上都是在农贸市场上摆摊讨生活的小贩。也有一些精打细算的居民,几家人拼一下,到批发市场来进点货,然后拿回去几家人再分一下,这样就能省好多钱。小贩们有的像汤海江一样骑着个自行车来的,也有骑着个小三轮车过来的,并各自都带了装水产品的水桶之类的容器和进好货后到农贸市场卖货时的称。汤海江就跟在这些人的后面,看他们如何地跟批发商交谈,还价格。在一家卖对虾的摊位前,只见一位小贩停了下来,问老板:“对虾今天拿拿什么价格”。批发商说:“今天十一元一公斤”。小贩说:“老板,我今天要多拿一点,拿个三十来公斤,价格再下去一点吧”。批发商很爽快的回答说:“好,反正是老客户,再去一元一公斤”。价格谈成之后,批发商将一只容器里的对虾倒在地磅称上的一只塑料筐里称了一下说:“去皮净重30公斤,共收取300元钱”。随后批发商帮小贩将对虾倒在小贩骑来的小三轮车上面的塑料桶里,并给对虾加上了冰块,打满水。小贩再把自己带来的一只微型增氧泵放在三轮车上的对虾桶里,给对虾充氧气。在这只增氧泵的尾端连接着一只电瓶提供电源。小贩付完300元货款之后跟批发商说:“老板再见”。批发商很客气的回答:“再见”。这小贩进货的程序就完成了。后来等天亮后,汤海江到农贸市场去考察。那天的对虾行情,在农贸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十元钱一市斤。也就是说,市场零售价正好是批发价的两倍。在去除卖掉的过程中,死掉的对虾,一般打个八折,再交点摊位费或税收等其他的一些费用,利润也是十分的可观。
  随后汤海江又到了好几个摊位前去看了看,他跟在一位手里拎着一只水桶的大约五十来岁的一位男小贩子后面来到了买乌鱼的批发摊位前。小贩问批发商:“老板,今天乌鱼拿拿什么价格”。批发商说九元钱一公斤。小贩说:“老板,能不能再去一点”。批发商说:“那就八元一公斤吧,不能再去了,今天乌鱼我们拿拿也贵“。小贩说:“好的”,就蹲下身去挑了十条乌鱼。批发商将乌鱼放在地磅称上的塑料筐里称了一下说:“去皮净重8公斤,收取64元”。说完批发商就帮小贩把乌鱼倒入小贩带来的水桶中,并给桶里的乌鱼加上水和冰块。小贩付完货款后拎着水桶就走了。汤海江就跟着这个小贩出去了。只见小贩把自行车停在批发市场门口,自行车的后架上,有一只用圆铁条焊制的铁架子,两边分开,均匀的挂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铁架子上还有一只同样的水桶,小贩将从批发市场拎出来的那只装乌鱼的水桶,跟原先自行车上的那只水桶均匀的放在铁架子上面。并从批发市场提出来的那只水桶里,捞出五条乌鱼,放在另一只水桶中,加入冰块,并用勺子将两只水桶搞的一样满,这样铁架子上面的两只水桶,就显得非常的均匀了。然后在桶口盖上网罩,用绳子捆紧绑好,锁开自行车骑上就走啦。汤海江马上也骑着自行车跟了上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直追随小贩骑了20来分钟。到了农村一个镇上的集市,只见小贩将乌鱼从水桶里拿出两条,放在一只塑料盆里,其余的8条还留在自行车上的那两只水桶里。然后拿着塑料盆里的那两条乌鱼到处兜售,说是自己从河里捕捉来的野生乌鱼,按条算,二十元一条。这时,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从旁边走过,小贩向他兜售,男子不相信这是野生的乌鱼,说:“不要,不要,我才不相信这是野生的的乌鱼”。小贩子缠住男子说:“这确确实实是我从河里捕捉上来的野生的乌鱼,你看我一大把年纪的人了,难道是会骗你这几块钱吗,骗你不是人”。男子说:“你们这种人就是这样的,把养殖的乌鱼说成是野生的,上次我就上了一回当,这次不会再上当了”,边说边走掉了。
  这时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过来,她自认为是很内行的样子说:“我以前在农村长大,看看就知道了这两条确确实实是从河里捕捉上来的野生乌鱼”。所以她说完就掏钱买走了一条,说是她孙子正在长身体,这么好的东西买回去正好让她孙子吃了补补身体。
  看完这些,汤海江也对其他的摊位考察了一遍,认为对所有的情况基本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他为这次的考察起了个大早,所以他回去睡觉了。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