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辞职后的那段日子里,张渺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混沌的状态。他就像一只失去航向的小船,在社会这片浩渺的大海上茫然地漂浮着。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心中却满是迷茫。每天都是如此,他不知道自己该驶向何方,未来在他眼中如同被浓雾笼罩的山峦,模糊不清。
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就像一团粘稠的迷雾,紧紧地笼罩着他的生活。他的日子变得毫无规律,有时候一整天都窝在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对着天花板发呆,思绪如同乱麻。偶尔他也会出去走走,在街头巷尾漫无目的地闲逛,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他觉得自己像是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直到有一次和初中同学李明涛的哥哥李明望的聚餐,命运仿佛突然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推动了。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他们在一家小餐馆里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简单的菜肴。李明望是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人,他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几杯酒下肚后,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李明望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你以前在网络公司干过,我们公司缺人,来这儿吧”,就像一道穿透迷雾的曙光,直直地照进了张渺心中那片黑暗的角落。
张渺当时的感觉,真的就像是一个即将溺毙的人猛地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毫不犹豫地回应:“好的,还希望哥多多帮忙!”那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期待。而李明望的一句“那我就跟公司约一下。”更是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这小火苗在他心中跳跃着,驱散了长久以来的阴霾,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没过几天,他们再次见面。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微风轻轻拂过街边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李明望带来了确切的消息:“跟公司说过了,四月一日上午十点,老板在公司,老板姓冯,你到了后,跟前台说你是来应聘的,找冯总就行。”简单的几句话,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张渺新生活的大门。
2001年4月1日,阳光似乎并没有为张渺带来太多的勇气。他站在应聘公司的楼下,就像一个迷失在十字路口的孩子。他身旁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仿佛是他此刻狼狈模样的写照。车胎在地面上的每一次摩擦,都像是他内心纠结的叹息。那辆自行车已经陪伴他多年,在他过去的奔波中从未缺席,而现在,它却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他的眼神在那栋大楼上徘徊,那大楼高耸入云,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阳光,仿佛那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对于张渺来说,这份工作机会就像一颗遥远而闪烁的星星,充满了诱惑,却又让他心生畏惧。他害怕被拒绝,一想到可能面临的失败,他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速。他害怕面对可能来自公司老总的轻视,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贫困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而他心中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这种贫困与期待的双重压力下,他的自尊心就像脆弱的玻璃,不堪一击。
然而,时间不会因为他的纠结而停滞。半个小时的挣扎,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在约定时间的催促下,他终于迈出了那沉重的一步。那扇大门在他眼前,像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充满了神秘与危险。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了那扇门。
公司的前台宽敞明亮,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前台的小姐面带微笑,礼貌地询问他的来意。张渺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来应聘的,找冯总。前台小姐给他指了方向,他顺着走廊走去,感觉自己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响,仿佛每一步都在叩问自己的命运。
见到冯总的那一刻,张渺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冯总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有威严。他取下眼镜的动作,像是一种审视,那目光中的严肃让张渺紧张得手心出汗,可又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简单的开场白后,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那种凝重的氛围让张渺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当那份纯英文的文件递到手中时,张渺觉得自己仿佛握住了命运的咽喉。那些英文字母在他眼里不再是熟悉的字符,而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障碍。专业词汇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准备将他的希望吞噬。他的大脑一片空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选择了诚实,在冯总面前,他像一个坦白的孩子,承认自己可能无法准确翻译。而冯总的宽容,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散了他心头的阴霾。冯总微笑着示意他可以说说自己能看懂的部分。
当他开始讲述自己能看懂的部分时,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光亮的探索者,虽然小心翼翼,却充满了希望。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随着讲述的深入,他逐渐找回了一些自信。冯总那轻轻的点头,仿佛是命运之神的眷顾,那一瞬间,张渺听到了那句如同天籁的话:“底子不错,明天来技术部上班吧。”
就这样,张渺踏入了新的公司,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年的职业生涯。这十年,就像一部长篇连续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节。
初入公司时,他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个全新的世界。技术部的同事们看起来都很专业,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复杂的程序让他眼花缭乱。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公司,主动向同事们请教问题。有时候为了搞懂一个技术难题,他会在办公室待到很晚,反复查阅资料,进行试验。他的努力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慢慢地,他也开始融入这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