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渺站在公司大楼的门口,望着那扇玻璃门上映出的自己,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半年前,他满怀憧憬地走进这里,而如今,他却要带着一种决绝离开。
初入社会时的那种慌乱与不安,仿佛就在昨天。校园生活的单纯美好还历历在目,那时候,阳光总是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校园的小径上,同学们的笑容都充满着无忧无虑的气息。大家为了考试成绩、为了校园活动而忙碌,人际关系就像清澈见底的小溪,一眼就能看到底。可是社会却截然不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每一个转角都隐藏着未知。
当母亲告诉他在这家广播电视网络私人公司找到工作的时候,他其实是有些抵触的。在他的想象中,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然后意气风发地走进一家知名大企业。然而,现实却是母亲的人脉给他铺就了这条路。
刚到公司的时候,他带着那种从校园里带出来的清高。看着周围的同事,他心里总有一种不屑。那些同事,有的学历确实不高,像一些初中技校毕业就来工作的。在他眼中,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都和自己有着巨大的差距。他觉得自己在大学里钻研的那些高深学问,在这个环境里简直是大材小用。
每天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似乎都充满了一种“屈辱”。他坐在办公桌前,心里却想着那些曾经在校园里做过的学术研究、参加过的高端讲座。他觉得自己像是一颗明珠被错放在了一堆瓦砾之中。那些同事之间简单的谈笑风生,他都觉得是那么的粗俗和无趣。
在工作中,他也总是独来独往。同事们偶尔聚在一起讨论工作方案或者分享生活趣事,他总是远远地避开。他觉得自己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自己的思想境界要比他们高得多。有一次,公司组织了一次团队建设活动,大家一起去郊外野餐。同事们都兴高采烈地准备食物、布置场地,互相打趣欢笑。而他却像是一个局外人,皱着眉头,对这种他认为幼稚的活动毫无兴趣。
可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其实这些同事们虽然学历不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巧。他们对待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他所欠缺的。比如,在一次网络故障排查中,一位技校毕业的同事,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迅速地找到了问题所在并解决了故障,而他还在那里拿着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苦苦思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内心的那种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他的“优越感”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横亘在他和同事们之间,也阻碍了他自己的成长。他每天都在这种自我矛盾中挣扎,对这份工作的不满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终于,在半年后的某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感觉。他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周围的一切,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辞职。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像洪水猛兽一般无法遏制。他快速地写好了辞职信,然后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经理的办公室。
当他把辞职信递到经理面前的时候,经理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是看着他,淡淡地说:“小张,我知道你可能一直觉得这里不适合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这里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社会和校园是不一样的,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张渺却没有听进去经理的话,他只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这个让他痛苦的地方。他走出经理办公室,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公司大楼。那一刻,他的心中确实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冲破了重重束缚。
可是,当他真正站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慢慢爬上了他的心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他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他发现,自己除了那点在校园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什么真正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
他开始投递简历,可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那些他曾经看不上眼的公司,现在都对他的简历不感兴趣。有的公司直接拒绝了他,说他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有的公司虽然给他面试的机会,但在面试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应对那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他开始怀念在那家公司的日子,怀念那些曾经被他看不起的同事。他想起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专注,想起了他们之间那种融洽的团队氛围。他也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幼稚和冲动。他的“优越感”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他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旅人,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夜晚降临,张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望着天上的星星。他想起了自己刚入社会时的那种憧憬,想起了母亲为他找到这份工作时的期待。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步走得太鲁莽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像一个被他亲手打碎的珍贵瓷器,再也无法复原。而他自己,也因为这个冲动的决定,陷入了人生的困境之中。
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放下那毫无根据的“优越感”,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可是,他也知道,这个过程将会无比艰难,就像他当初踏入社会时一样,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但这一次,他没有了母亲的庇护,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