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借古悟今 / 秦汉篇十九 主父偃

秦汉篇十九 主父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一代传奇人物,出身低微,尤其是在世家贵族势力兴盛的年代里,实属难得。
  对于这个人,可以说是底层逆袭的经典案例。
  学习能力很强,涉猎广泛,先研究战国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的学说,后学成后又涉猎儒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知识水平杠杠的。(主要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不得已只能转专业,因此被儒生瞧不上)
  当时这个人性格应该不好,或者说有才能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脾气,因此在学术圈子里受排挤。(齐诸儒生相与排摈)
  俗话说的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时前文说了,家境贫寒,所以没钱,也借不到钱。(后期大肆贪污应该与年少经历有关,人终究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虽然没钱,但是总得想办法谋出路,于是去其它地方求官自荐,(北游燕、赵、中山)结果嘛,自然一无所获。(皆莫能厚遇)
  在此我具体分析一下主父偃为什么没能做官,原因有以下几点:
  1.出身低微。这个问题在古代很要命的,卫青也是因为出身低微,即便面对匈奴七战七捷,也不免屡遭文人诟病,文人反而更共情出身名门而悲壮离世的李广,因此,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首先看出身,其次才看才能,这也能反映出汉武帝为何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了,选人不看出身,有才就用。
  2.性格桀骜。凡是有才能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这位爷更牛,直接发出了“生不得五鼎食,死亦五鼎烹”的豪情壮志。由此可见,这人还是比较桀骜的。
  3.受传统士族的排挤。官位是有限的,他有才能又在圈子里不合群,自然要把他踢出去。而且嫉贤妒能之辈很常见,出身低,学习比你好,换你是那些士族,也想给他踢的远远的,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似的。
  虽然在诸侯王这里面试没通过,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出仕之路自然不会就此埋没。
  于是主父偃在思索再三后,选择去大汉集团总公司面试。
  当时恰好对主父偃有利的一点好消息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卫青卫大将军也是陛下从底层提拔出来的,因此主父偃决定去找卫青展露自己的才能,寻求推荐信,好去当官。(这哥们一路爬山涉水去边关找卫青要推免资格的)
  卫青也是很够意思,你这人一把年纪还想为国效力,还有真才实学,同为底层出身,拉你一把进入朝廷以后也好多个朋友,投资主父偃的未来。因此卫青多次向汉武帝,不过此时汉武帝对卫青有偏见,因此消息已读不回,杳无音信。
  但是主父偃等不下去了,快没钱撑不下去了。(资用乏)于是只能使用最后一招了,冒险直言上书。(写治国策略自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幸运的是,汉武帝就是那个伯乐,自荐信通过。(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
  很快受到汉武帝的宠信,直接一年官级四连跳,(一岁中四迁偃)平民变成中大夫。京官,也就仅此于三公九卿了,可见汉武帝对他的宠爱。
  当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汉武帝提拔主父偃的目的很简单,他献的计中能解决汉武帝需要面对的王国问题。匈奴问题因此卫青的缘故,已经不足为虑了,至少不算主要矛盾了。因此外面矛盾目前缓和了,就得想办法处理内部矛盾了。(攘外必先安内)
  当时的王国问题虽然因为被景帝捶了一顿,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诸侯王在自己封国内就是土皇帝。(官吏任命、货币发行权、军权均在)可以说,王国问题已经成为汉武帝的心腹大患了。
  因此对王国问题进行献计的主父偃自然是汉武帝眼里的香饽饽。
  这一计就是推恩令,阳谋,堂堂正正。
  这一计应该是主父偃因诸侯王不重用而专门报复而提出来的。
  这一计很绝,也很懂人性,将中央对诸侯的矛盾转化为诸侯王内部的家庭矛盾。
  推恩令内容:除嫡长子继承土地外,其余诸子也能分得一小块土地,所分侯国,封号由皇帝拟订,不得修改。侯国行政归中央,侯爷只有领取租税的权力。
  这个计很毒,但是也有大前提,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前提是中央拳头硬,七国之乱有周亚夫镇压,汉武帝手里还有卫青,诸侯王没实力反抗只能接受。(朱允炆也想学推恩令,但是年轻人眼高手低,被儒家书呆子忽悠瘸了,结果失手了)另外如果诸侯王反抗,首先不同意的就是诸侯王的其它孩子。(得益于推恩令,刘备只能从底层慢慢逆袭,蜀汉浪漫得以给大汉划上句号)
  结果嘛,王国越分越小,对中央的威胁消除。
  不过人在得意后就容易飘。
  首先,人缘不行,早年在地方求职的时候人缘就不行,到中央也是,得宠后自然受到原来旧宠(公孙弘)的敌视,有机会去落井下石自然不会放过。(齐王乱伦案)
  其次,贪污受贿严重,立身不正。才能确实有,因此早年的经历对于任何能收的钱都收。(这个原因比较淡)
  另外,在处理诸侯王案件中行为太过火,燕王因他而死,齐王被迫自杀,引发诸侯王集体的恐惧和不满,压力传到汉武帝身上了。(原因很重要)
  最后,对于汉武帝来说,主父偃的价值已经没了,自然要发挥余热,用他的命去换取汉朝的稳定很划算。
  于是主父偃的结局就这么敲定了,在发挥完自己的作用后作为无用的棋子而被抛弃了。毕竟老刘家的皇帝是纯粹的政治生物,无情且理性。通过他的命(满门抄斩)拉拢儒学世家+消弭诸侯王的怨念很划算。
  所以古人留下的名言还是很经典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