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你给我等到,不要跑,我马上到了。”
此时是晚上十点半,我接到了小亮那气势汹汹的电话。
听到的我肯定的回答之后,他果断的挂了电话。
半个小时之后,电话又响起来了。
还是他。
“你不要走,我马上就到了,不要跑,不准跑。”
好嘛,这家伙果然是吃醉了。
我朝着夜宵摊上的兄弟姐妹耸耸肩:“我两年没回来,小亮真的是怀恨在心,要把场子找回来啊。”
大家哈哈大笑,对于小亮这人菜瘾大的表现已经是见怪不怪。
如果是乡愁在父母、亲人、故乡、本味之外还有什么,那就是在座的这几位了。
他们是我的同学。
是一起哭过笑过醉过。
是青葱岁月最深刻的回忆。
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是很久都没有联系,但是听到你回来的人。
要从很远的高山光伏电站摸黑开车下来的人。
是还在外面休假都要一口气从昆明、西昌、宁南县赶回来的人。
是已经相夫教子是带娃儿已经不喝酒,但是在你面前毫不犹豫开啤酒瓶的人。
是已经连续上班十几个小时,换完班还要饿着肚子等你的人。
是见面喝不了几杯就要给你抖糗事的人。
在小亮带着他的悲壮和决绝赶到面前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那青春的岁月。
这一群依然保持着真挚友情的人,其实都是我的高中同学。
在十六七八年前,我们都曾经是班主任老师口中的:某些同学、极个别同学、更有甚者、我说的是谁心里清楚、一颗耗子屎打烂一锅汤、破罐子破摔、烂泥扶不上墙等等等。
我们长期处于第一面到第十名的强势竞争对手,当然,是倒数的。
小亮同志为什么这么嚣张,自然是有嚣张的本钱,因为他当前不仅长期在五班牢牢占据倒数第一的交易,还是班上第一个退学的人。
我和小秋两人说起这个事来就气不打一出来,原本我们哥俩即是同桌,也是竞争对手,小亮退学之前,我们的成绩都非常稳定,高一高二都是倒数二三的竞争对手,当然,我们对手也是兄弟,名次的竞争并不影响我们的友情。
直到小亮退学,我们两个的成绩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即将垫底,变成了真正的垫底。
对我们十七八岁的幼小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今晚上说起这个事情,必须让小亮自罚三杯。
一说起高中生活,大家就刹不住车了,互爆自爆的环节开始了。
大眼睛说我玩不来MP3,一开机第一首歌是《等一分钟》,因为没有点播放所以没有声音,我硬是在那里等了十分钟,还问大家为什么等了十分钟还要等。
小秋说有一天晚上烟草公司找我们学生娃儿去做表,忙了一个通宵,结果才两百块钱,我说去KTV潇洒,结果他垫钱垫了不少。
我说小秋当年在学校一副日系少年的柔弱模样,有好些女生追他。
一群男生分享一根烟,谁带的烟谁就可以抽第一口,越到后面越惨,最后一口的时候烟蒂早就被口水浸湿,烟屁股还烫嘴。
······
香香突然叹了一口气:“哎呀,那时候我们要是有个好点的手机或者相机,可以留下多少美好回忆的照片啊。”
兄弟姐妹们,买手机那可是大学的时候了好吗,这下大家开始说大学生活了。
小秋大学逃课在火车北站住旅馆住了一个月。
小王川骗我们说琴妹在学校被欺负了,我们从各个地方赶过来,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大家开始组团到彼此的学校去耍——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喝酒。
在塔子山公园烤烧烤,两帮人差点打起来了。
那时候大家眼里都透着一种清澈的愚蠢,但是我们真的关系很好,真的很好玩啊。
过去了很多年了,当年的很多记忆都已经变得模糊了,但是只要大家能聚在一起,那些模糊的记忆突然就变得清晰了起来,似乎大家又变得年轻了。
后来大学毕业,大家各奔东西,有的人再也没有遇到,有的人回到家乡,有的人背井离乡。
后来我们聚得很少了,偶尔在成都遇到一次,那真是记忆深刻。
我和大葱2015年在成都吃了一顿饭,两人各喝了一个大件啤酒(24瓶),结账的时候老板都目瞪口呆,但是我俩人还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要求老板拿来两瓶歪嘴,一饮而尽这才搀扶回家。
会东县和昆明只隔着金沙江,冬日是非常温暖的,说是四季如春那是夸张,但是昼夜温差确实很大,夜渐渐深了,气温也渐渐冷了起来,但是酒是越喝越暖,话是越聊越多。
成年人的生活是多么不易啊,职场、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矛盾,太多太多,很多时候都觉得,那个十八岁的自己已经消失在时间里。
我已不是“我”。
“我”是职场里面招人恨又或者脾气古怪的人。
“我”是为了业绩频频举杯喝得头重脚轻陪笑脸的人。
但是和朋友们在一起,那个没有啤酒肚没有脱发没有各种异常指标的自己又活过来了。
我爱我的朋友,正如他们爱我一样。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自卑且敏感的人,疯狂的崇拜李小龙并且爱打架,用拳头和肌肉掩饰自己的人,但是我的朋友们却是用他们的真诚弥补了的我人格缺失的一面,让我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不知不觉十二点了,小亮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转场到了KTV,我必须要给兄弟姐妹们唱几首稻城的经典歌。
《亚丁传奇》
《亲爱的我爱你》
《我从亚丁来》
小亮推开包间的时候,正好听到我在唱“我从亚丁来,亚丁是我的家。”
他勃然大怒,拉着我的衣服,对我说了三遍:“你从会东来,你是会东的。”
然后一如既往的在沙发上找了个座位,舒舒服服的睡着了。
这是我时隔两年,跨越一千四百里,终于回到家乡,和朋友们相聚的一幕。
我们醉、我们唱,我们流泪也欢笑,我们欢聚也离别。
但。
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