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战争来的如此突然,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随后,日军的九七式水平轰炸机开始登场。
从天而降的航空炸弹,一发就可以轻松摧毁四五栋砖瓦建筑物。
一发燃烧弹从天而降,引发了巨大的火灾,一大堆的建筑物开始燃烧起来。
最要命的是,西城门口附近传来了大量的发动机轰鸣声。
一辆重达3.5吨的94式轻型坦克直接冲破城门口,两挺机枪不断地扫射周围的百姓和士兵。
一个军官大骂:“日本人居然打进了城里,外围的守军都是瞎子吗?”
“重机枪连还等什么呢?”
“给我狠狠地打。”
94式轻型坦克,就是日军的小豆丁坦克。
正面装甲高达12毫米,重机枪压根打不穿它。
很多人可能对于12毫米钢板没有多少概念,最多认为不是就男人食指的宽度吗?
举个大家常见的例子就知道了。
很多施工的工地在路边挖坑,但是把道路挖断了。
这时候施工队往往会放上一块大型的钢板。
这个钢板的厚度大约就是12毫米,可以承受大部分重型车辆碾压。
我们熟知的九米六快递转运车,就是正常开车压上去,没有什么变形。
而且,战斗中,因为不同的射击角度问题,无法让子弹飞行的轨迹和坦克钢板形成完美的90度夹角。
这就会导致马克沁重机枪子弹打上去,就是“当当当”。
要么是跳弹,要么就是碎蛋变形了。
日军坦克身后的日军步兵,则是牢牢地掌握各个有利地形,挨个击杀企图冲上来的国军士兵。
集束手榴弹爆破?
你起码得学着某些电影一样,有机会靠过去才行啊。
日本人又不是傻子,能让人白白的炸毁坦克吗?
大街上的热闹的行人,此时已经统统跑光了。
地痞流氓则是趁着乱世,到处抢劫。
发财机会就这么一会儿。
这也是为啥流氓地痞会率先成为伪军。
因为他们是日军夺下城池的一大功臣,给防守部队制造混乱。
还有日军的渗透的斥候,端着枪打自己人的。
几个百姓衣服的斥候,突然对着一群国军士兵开枪。
一个班的新兵,就被日军斥候打死了。
还有一个侥幸逃命的国军士兵,疯狂的涌入逃难的人群中,连步枪都不要了。
这些日军斥候快速的把死人拖入小巷子里。
马有才站在高处,小心翼翼的靠近。
找准机会,4个手榴弹一起拉线。
“丢!”
日军斥候一脸懵逼,随后大惊失色。
“手榴弹,隐蔽!”
“轰轰轰轰...”
四连爆过后,马有才都不需要机枪突突他们了。
这些狗子基本上已经死透了。
他快速的打扫战场。
一旁路过的行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匆匆忙忙的逃命去了。
乱世杀人,谁还管秩序啊?
马有才在搜身完毕后,把武器存放到背包里,随后退回原本的唱片店。
店铺老板已经走了。
马有才内心一横,做起了打劫的勾当。
他从来不是什么好人,本身就是一条贪婪的毒蛇。
社会责任和正义,与他无关。
一小队日军快速从街道上跑过,对于行人压根没有多少关注。
他们主要是消灭国军的有生力量。
流氓杀人和他们没关系。
也有少量日军进入商店打劫的。
比如眼前就有2个不长眼的日军,冲进来抢东西。
而躲在拐角处的马有才果断拿出南部十四式手枪开枪射击。
两个日军猝不及防的倒下,坛坛罐罐摔了一地。
外头的日军压根不管店铺里头。
还以为是某个日军军官在杀人呢。
杀人,换皮,然后潜伏出去,换个地方继续干。
流畅的操作,马有才早就轻车熟路了。
日军是从西面攻入无锡城的。
也就是说,无锡城是因为西面的防线无人管理,才导致城池沦陷。
正面向着上海方向的防线,防线依旧坚如泰山。
这不是防线漏洞,而是三防压根没有人驻守的后果。
一防,是吴福防线,也就是从苏州吴江区到昆山福山一带。
二防,是锡澄线,核心是无锡,江阴。
两地的平均距离只有约四十公里纵深,中间段是号称钢铁江南的常熟城。
三防,按道理来讲,应该也是修建类似的40公里纵深。
也就是镇江、常州、宜兴一带才对。
但实际上国军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压根不是这样修建的。
第三条防线就是后来南京保卫战的核心阵地。
也就是说,二防和三防中间的空隙足足有一百多公里的空挡区域。
中间有好几个独立的城市,并没有纳入国防体系当中。
这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点。
很多学者只会告诉所有人。
国军国防线屁用没有。
就只有迟缓了日军两三天的时间,就沦陷了。
就像他们会抹杀东北军增援上海的过程一样。
四行仓库没了,就是上海没了吗?
难道淞沪会战就只是闸北的战斗吗?
宝山、罗店、大厂、四行仓库都在租界的北面。
旧上海县可是在租界的南面,上海火车站也是在南面的。
说白了,国军要增援前线。
要么绕过英法租界,要么沿着江边走,被日本海军炮轰。
北面的国军主力溃散了,南面还有部队呢?
难不成都是在打酱油划水吗?
还有苏州沦陷的时间。
不是说日本人冲到了城里,这就算沦陷了。
只要这个城市还有正规军在抵抗,这个地方就没有沦陷。
苏州外围的国防线还在起作用。
要不然日军也不会想方设法的开辟杭州湾战场,从南面向西进攻南京。
因为北面打不过去,所以日军主力绕过了太湖南岸。
又因为二防和三防中间的防御空隙,加上信息传递不及时。
结果在两道国防线作战的士兵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后路又一次被断了。
可以说,整个大型战役,输的是稀里糊涂的那种。
而很多学者就是刻意营造一种感觉,好像闸北打的火热,南边就完全是无用功一样。
为啥南边的主力部队挡不住日军的进攻,难道上峰真的一点都不知情吗?
一个劲的无脑补充有生力量,在闸北做表演。
这都是有代价的。
2道国防线崩溃后,最后的南京防线就成了笑话。
永备工事又如何。
没有生力军,都是一堆残兵败将,怎么守得住。
傻子都看的出来,战败是必然的。
至于南京城该不该守,这就是最愚蠢的问题。
国防线,尤其是南京城那一段,还是耗资最高的一段,总花费高达5000万银元。
就算是再豆腐渣的工程,也必须要守住。
那些拿着教员的说辞,断章取义的家伙大概不会明白,什么是战略要地。
这不是因为南京城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而是长三角地区的最后支撑点。
它没了,意味着华东整个局面就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