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事情其实是东北军精锐出动反击上海的事情(在四行仓库战役以后),但是也没有能够挽回淞沪会战的结局。
所谓的小有挫折,其实是连东北军的一个军长都被日本人打死了。
可想而知,最后几次没怎么被记录的战斗,是十分凶险的。
百度百科上写着:四行仓库保卫战,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
但没有人告诉你,都到11月月底了,还有零零散散的东北军部队还在上海苦苦支撑着。
3道国防线,吴福防线和锡澄线防线,早已经战火纷飞。
只有所谓的几十万大军溃逃南京,然后12月被日军包饺子,南京城沦陷。
中间消失的一个月时间,没有人在乎。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情,眼前守备团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马有才的手下溃逃了十几个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而是找了一个会做菜的,在主干道找做红烧肉。
回头牌子一挂,“守备三团征兵处。”
当然,以上行为是经过团长许可的。
马有才主动献上一部分缴获的猪肉,换来了一批不错的枪支弹药。
汉阳造50支,子弹2000发,冬装和棉鞋80套,此外还有其它配套的坛坛罐罐的。
同时还给他补充了一个连长。
马有才是排长,还有一个不知道在哪的连长。
反正给的编制足足有130人。
有了这些东西,马有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兵买马。
“来来来,红烧肉新鲜出炉的,兄弟要尝一口吗?”
那些溃兵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手里的肉。
就两字,想吃。
但能不能吃的上,得看督战队说了算。
否则你挖来的人,也得吐回去。
比如马有才自己,原本是98师的补充兵。
但去十一军混饭吃就是不行。
来到这里,被整编到地方守备团。
那就是吃当地的粮饷,属于保安团序列。
因此才会多给升一级军衔。
现在他想要挖这些溃兵,决定权其实在督战队手里。
他们把花名册一划,这些人就从中央军的序列调到了保安团的序列。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不必再东奔西走了。
今后的日子,很大概率就是浙沪苏皖边境的山区打游击。
这安全系数,绝对是高于参加各种大型会战。
当然,大头兵才不管这些。
包括督战队在内,只想着吃肉。
马有才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批老兵油子,并且真诚的请他们吃了一顿晚饭。
新来的赵连长打趣道:“诶!马排长,干啥去啊?”
之前几个和他相熟的老兵(打过一仗的人)端着饭盒回答:“排长找他城里头的相好的呢。”
众人起哄:“哦!”
马有才尴尬的说道:“低调、低调。”
“诸位兄弟吃好喝好,鄙人先行一步。”
“赵连长,这里就交给你了。”
赵连长也知道,对方这是让自己做好人,不争夺领导权的意思。
于是他也拿出了一点钱,交给他。
“好好陪一陪弟妹,阵地有我守着,稳稳的。”
马有才把钱退回去:“哪能让您劳累啊,我这有,我这有。”
赵连长坚持要给,马有才坚持拒绝收钱。
所谓的人情世故,就是三推三让。
赵连长眼看马有才推辞,就果断掏枪。
当然,不是要打马有才,而是送上自己手里的驳壳枪。
赵连长说道:“老弟,既然如此,我就借花献佛,把此枪赠送给你。”
“晋造一七式驳壳枪,点四五子弹,威力巨大。”
“就是子弹没地方补充去。”
“你拿着装装样子也好。”
马有才迟疑了一下,最后表示收下这份礼物。
晋造驳壳枪,就像赵连长说的那样,用的点四五口径,11.43毫米。
其实是用美国汤姆逊冲锋枪子弹。
而国军体系中,只有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和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冲锋枪子弹)。
其它的手枪弹都是异端。
实际上,连美国人内部也是贝鲁姆手枪弹居多,也就是9毫米子弹。
后来还成为了北约各国的标准弹。
相反点四五子弹基本上是随着电影红火的,好像美国美国大兵都配备M1911是点四五口径。
但实际上,勃朗宁M1911手枪,一直都是用9毫米子弹居多。
因为美军要参加二战了,所以为了方便子弹通用,又制造了一把11.43毫米的手枪。
这种子弹弹丸很大,火药相对较多,后坐力明显。
对于自动手枪而言,就是射击跳动非常离谱。
第一枪打得准,第二枪就飞了。
传说中驳壳枪打不准的流言,其实就是山西兵工厂制造的晋造一七式驳壳枪的原因。
正常的驳壳枪,是射击精准度十分稳当的。
晋造一七式驳壳枪,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它是使用固定弹仓设计的。
也就是说。虽然它看着好像有一个弹匣模样的东西,但实际上不存在所谓的弹匣,那个地方是焊死的。
你得像装填拉栓式步枪一样,从上面拿着子弹,同时拉住枪栓,然后一发一发的装填。
也可以用弹桥,5发5发的装填。
注意,是必须要一只手拉着枪机,然后装填子弹。
这个过程不能让它回弹。
否则二次拉开枪机,就会像二战栓动步枪一样,里头一发子弹自动蹦出来。
总之,这种手枪的火力持续密度,差的非常离谱。
打完10发子弹,再一次装子弹就是坑爹了。
除了近距离射击威力巨大以外,没有其它优点了。
央视曾经说过,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口径是11.25毫米。
这个其实是翻译的锅,就是打11.43毫米的子弹。
就像我们理解的汉阳造步枪,口径是7.92毫米步枪。
国军使用的7.92毫米子弹弹头,直径都是8毫米以上。
其中毛瑟7.92圆弹头和毛瑟7.92尖弹头,两个尺寸上不一样。
毛瑟尖弹的弹头直径为8.20毫米。
毛瑟圆弹的直径为8.08毫米。
这也是为啥,很多文献说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无法通用的根本原因。
汉阳造曾经也有改尖弹的案例。
因为要推行中正式步枪弹(8.20毫米),所以这个事情就被取消了。
不然以当时的国军文化水平,很容易把两种子弹混用了。
这会出事的。
总之,阎老西故意弄个非常规的尺寸,就是可以牢牢的把控晋绥军后勤。
因为他的武器装备有别于中央军的武器弹药,所以才能牢牢地坐稳地方军阀头把椅子。
其它部队压根做不到这些。
哪怕是滇军装备了法国枪,但他们不会自己造啊!
这就无法形成部队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赵连长手里的这把驳壳枪就显得无比鸡肋了。
除了剩下空枪,木质手枪套,背带,子弹袋什么的都有。
就是11.43毫米的子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