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是烦啦他大爷的 / 第25章晋造一七式驳壳枪

第25章晋造一七式驳壳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事情其实是东北军精锐出动反击上海的事情(在四行仓库战役以后),但是也没有能够挽回淞沪会战的结局。
  所谓的小有挫折,其实是连东北军的一个军长都被日本人打死了。
  可想而知,最后几次没怎么被记录的战斗,是十分凶险的。
  百度百科上写着:四行仓库保卫战,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
  但没有人告诉你,都到11月月底了,还有零零散散的东北军部队还在上海苦苦支撑着。
  3道国防线,吴福防线和锡澄线防线,早已经战火纷飞。
  只有所谓的几十万大军溃逃南京,然后12月被日军包饺子,南京城沦陷。
  中间消失的一个月时间,没有人在乎。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情,眼前守备团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马有才的手下溃逃了十几个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而是找了一个会做菜的,在主干道找做红烧肉。
  回头牌子一挂,“守备三团征兵处。”
  当然,以上行为是经过团长许可的。
  马有才主动献上一部分缴获的猪肉,换来了一批不错的枪支弹药。
  汉阳造50支,子弹2000发,冬装和棉鞋80套,此外还有其它配套的坛坛罐罐的。
  同时还给他补充了一个连长。
  马有才是排长,还有一个不知道在哪的连长。
  反正给的编制足足有130人。
  有了这些东西,马有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兵买马。
  “来来来,红烧肉新鲜出炉的,兄弟要尝一口吗?”
  那些溃兵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手里的肉。
  就两字,想吃。
  但能不能吃的上,得看督战队说了算。
  否则你挖来的人,也得吐回去。
  比如马有才自己,原本是98师的补充兵。
  但去十一军混饭吃就是不行。
  来到这里,被整编到地方守备团。
  那就是吃当地的粮饷,属于保安团序列。
  因此才会多给升一级军衔。
  现在他想要挖这些溃兵,决定权其实在督战队手里。
  他们把花名册一划,这些人就从中央军的序列调到了保安团的序列。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不必再东奔西走了。
  今后的日子,很大概率就是浙沪苏皖边境的山区打游击。
  这安全系数,绝对是高于参加各种大型会战。
  当然,大头兵才不管这些。
  包括督战队在内,只想着吃肉。
  马有才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批老兵油子,并且真诚的请他们吃了一顿晚饭。
  新来的赵连长打趣道:“诶!马排长,干啥去啊?”
  之前几个和他相熟的老兵(打过一仗的人)端着饭盒回答:“排长找他城里头的相好的呢。”
  众人起哄:“哦!”
  马有才尴尬的说道:“低调、低调。”
  “诸位兄弟吃好喝好,鄙人先行一步。”
  “赵连长,这里就交给你了。”
  赵连长也知道,对方这是让自己做好人,不争夺领导权的意思。
  于是他也拿出了一点钱,交给他。
  “好好陪一陪弟妹,阵地有我守着,稳稳的。”
  马有才把钱退回去:“哪能让您劳累啊,我这有,我这有。”
  赵连长坚持要给,马有才坚持拒绝收钱。
  所谓的人情世故,就是三推三让。
  赵连长眼看马有才推辞,就果断掏枪。
  当然,不是要打马有才,而是送上自己手里的驳壳枪。
  赵连长说道:“老弟,既然如此,我就借花献佛,把此枪赠送给你。”
  “晋造一七式驳壳枪,点四五子弹,威力巨大。”
  “就是子弹没地方补充去。”
  “你拿着装装样子也好。”
  马有才迟疑了一下,最后表示收下这份礼物。
  晋造驳壳枪,就像赵连长说的那样,用的点四五口径,11.43毫米。
  其实是用美国汤姆逊冲锋枪子弹。
  而国军体系中,只有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和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冲锋枪子弹)。
  其它的手枪弹都是异端。
  实际上,连美国人内部也是贝鲁姆手枪弹居多,也就是9毫米子弹。
  后来还成为了北约各国的标准弹。
  相反点四五子弹基本上是随着电影红火的,好像美国美国大兵都配备M1911是点四五口径。
  但实际上,勃朗宁M1911手枪,一直都是用9毫米子弹居多。
  因为美军要参加二战了,所以为了方便子弹通用,又制造了一把11.43毫米的手枪。
  这种子弹弹丸很大,火药相对较多,后坐力明显。
  对于自动手枪而言,就是射击跳动非常离谱。
  第一枪打得准,第二枪就飞了。
  传说中驳壳枪打不准的流言,其实就是山西兵工厂制造的晋造一七式驳壳枪的原因。
  正常的驳壳枪,是射击精准度十分稳当的。
  晋造一七式驳壳枪,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它是使用固定弹仓设计的。
  也就是说。虽然它看着好像有一个弹匣模样的东西,但实际上不存在所谓的弹匣,那个地方是焊死的。
  你得像装填拉栓式步枪一样,从上面拿着子弹,同时拉住枪栓,然后一发一发的装填。
  也可以用弹桥,5发5发的装填。
  注意,是必须要一只手拉着枪机,然后装填子弹。
  这个过程不能让它回弹。
  否则二次拉开枪机,就会像二战栓动步枪一样,里头一发子弹自动蹦出来。
  总之,这种手枪的火力持续密度,差的非常离谱。
  打完10发子弹,再一次装子弹就是坑爹了。
  除了近距离射击威力巨大以外,没有其它优点了。
  央视曾经说过,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口径是11.25毫米。
  这个其实是翻译的锅,就是打11.43毫米的子弹。
  就像我们理解的汉阳造步枪,口径是7.92毫米步枪。
  国军使用的7.92毫米子弹弹头,直径都是8毫米以上。
  其中毛瑟7.92圆弹头和毛瑟7.92尖弹头,两个尺寸上不一样。
  毛瑟尖弹的弹头直径为8.20毫米。
  毛瑟圆弹的直径为8.08毫米。
  这也是为啥,很多文献说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无法通用的根本原因。
  汉阳造曾经也有改尖弹的案例。
  因为要推行中正式步枪弹(8.20毫米),所以这个事情就被取消了。
  不然以当时的国军文化水平,很容易把两种子弹混用了。
  这会出事的。
  总之,阎老西故意弄个非常规的尺寸,就是可以牢牢的把控晋绥军后勤。
  因为他的武器装备有别于中央军的武器弹药,所以才能牢牢地坐稳地方军阀头把椅子。
  其它部队压根做不到这些。
  哪怕是滇军装备了法国枪,但他们不会自己造啊!
  这就无法形成部队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赵连长手里的这把驳壳枪就显得无比鸡肋了。
  除了剩下空枪,木质手枪套,背带,子弹袋什么的都有。
  就是11.43毫米的子弹没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