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上海逃难出来的百姓数量,高达百万。
溃逃的士兵有十几万,这么多人密密麻麻的的出现在大路边上。
反击?
反击什么?
人都是随波逐流的心态。
也有一种人潮涌动裹挟着你强行前进的姿态。
想要逆流而上,可以说是在人潮涌动的旅游风景区,一路逆向行走试试看。
所以,溃兵也越来越多,溃败的速度越来越快。
溃败的速度越快,溃兵越多。
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挡住日本人,日本人就从容不迫的在身后追杀他们。
直到日本人也追累了,杀人也杀麻了。
上百万人啊!
日本人也有一种无力的感觉,真的杀不完的中国人。
“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
几个溃兵发出来撕心裂肺的的吼叫声。
无数难民蜂拥着狂奔,那些曾经死死的护着弱小的成年人,此时也一狠心,把孩子抛弃到一旁。
老人、小孩、行李,损坏的车辆,总之一切可以抛弃的,他们都会抛弃。
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就是传说中的“流民”,也叫“流寇”。
马有才紧急护着高雅隐蔽到一个损坏的卡车附近。
卡车上的货物已经空空如也,司机死在了方向盘上,玻璃碎了一地。
看样子,是炸弹产生的爆破片,击杀了司机。
马有才把一把柯尔特手枪交给高雅:“拿着枪!这里...这样打开保险。”
“要是坏蛋靠近了,你就扣动扳机直接开枪打他。”
高雅满脸惊恐:“你要去哪?”
马有才回答:“我要去看看,你在这里躲好了。”
“日军斥候一直骚扰我们,这样我们谁也跑不了。”
“藏好了。”
随后,他毅然决然的弯腰快跑过去,然后埋伏在路边的丛林里。
然而,让马有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树林里走出来的并不是日军斥候,而是中国人。
几个可能是溃兵,也可能是伪军。
拿着日本枪,说着中国话,一边搜刮财物,一边肆意的屠杀自己的同胞。
他们身后拉着两辆马车,上面装满了沿路捡来的值钱货物。
这些人果然是生财有道,居然能想出这种主意。
马有才默默地数着数,一共是11个百姓。
3个人牵着马车,8个人分散在各地搜刮钱财。
高雅则是惊恐的躲在副驾驶位置上,死死的趴着。
其中一个人突然说道:“有个小娘们!”
另一个惊喜:“真的!”
“小娘们,你别跑!”
待他们几人相对集中以后,马有才突然架着九六式机枪猛烈的开枪射击。
“哒哒哒...”
不到100米的距离上,七八个人瞬间被打的体无完肤。
残余的3个人则是慌不择路的逃跑。
连枪都丢掉不要了。
马有才呸了一口唾沫,嫌弃的说道:“一群垃圾。”
其实他自个也不是什么好人,也懂得什么叫黑吃黑。
杀日本人不心软,杀自己人也是。
至于这些人所得的钱财,就是自己的了。
高雅有些惶恐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你会妖法!”
马有才回应:“你咋不说是仙法呢?”
马有才打死这几个作妖的家伙后不久,身边又来了一波人。
中国人太多了,所以才感觉像是永远杀不完一样。
马有才认真的打量这几个被他打死的“中国人”。
说实话,看面相不太像中国人。
等他扒掉死人外套,里头露出了日军的军服。
再扒掉他们的裤子,真相豁然开朗。
怎么会是日本人。
这是日本斥候?
“沃柑!这特么不是拍抗日神剧吧。”
马有才不理解,为什么日本人能说这么流利的中国话?
后来,马有才理解了为什么。
来的这些人,既是中国人,也是日本人。
他们来自海峡对岸,是我们的同胞。
但是马关条约之后,她们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而当地人也被日本人驯化成了侵华日军。
曾被吹上天的赛德克巴莱,在1930年“雾社事件”仅七年后,这些人就踊跃参军来到淞沪战场,变成了侵华日军的一部分。
这些人和另外一种朝鲜人的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军纪极差。
正常的日本人进攻,着装都是端着三八大盖,背上背着行军背包。
大部分累赘物品,都会舍弃给后方的辎重部队。
这两种假日军喜欢用中国百姓的床单,或者大件的衣服组合成一个大布包。
甚至衣服都是穿着抢来的名贵衣服,套在身上。
他们不像是来正儿八经的打仗的,而是纯粹的来抢劫的。
后来的侵华日军也有样学样的。
日本普通士兵的每月津贴是10日元左右,约等于10个大洋,二等日军直接打5折。
10日元的购买力,约等于中国法币15块钱(1937年初期的物价)。
说白了,他们和中国的工厂底层工人差不多的薪资待遇。
日军的伙食不能说多好,最多吃个半饱。
这个时候,淞沪会战末期,国军溃败。
国军输的溃不成军,日本人赢得溃不成军。
日军的编制被打乱了。
你是选择头铁的继续追杀中国士兵?还是选择捡地上的钱?
现在,满地都是中国上海的有钱人丢下的值钱物件。
这种机会,几十年难得一见。
第二次鸦片战争打满清的北京城,一部分日军发了大财。
庚子事变,也有有一部分日本人跟着发了大财。
九一八,相当一部分日本关东军发大财。
现在,轮到他们了,能不心动吗?
一张应征入伍的信件,才区区8分钱,有必要为帝国献出生命吗?
还不如学习这些假日军,抢劫钱财来的实惠。
说来也真的是有趣。
四十万残兵败将挡不住日军进攻的步伐,百姓们遍地丢钱的财物,却严重迟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
真的是神奇的很。
传说中的吴福防线就在眼前,但是大部分碉堡都形同虚设。
很多人归结于国防线上碉堡群的工程建设进度不够及时,施工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换个通俗的说法,这些都是豆腐渣工程。
但即便是过了90年,这些吴福国防线的碉堡依旧竖立在江南的平原上。
或许,相对于后人而言,那确实是豆腐渣工程。
但是在1937年,这些国防工事还是非常可靠的。
有一部分地方的守军,就是依托国防工事,给了日军巨大的杀伤。
但要求所有的防线要都是密不透风的,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很显然,这里是有问题的。
就一个水泥碉堡,和提前预备挖好的壕沟就可以挡住日本的攻击吗?
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主体是人,而不是武器,更不是虚空的防线。
一群打了败仗的残兵、伤兵,连武器都丢了七七八八的,还能挡住日本人吗?
除非这里原本就有一支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