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驭风空骑 / 第45章 动力的首飞

第45章 动力的首飞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直到这场战锤游戏收官,李林塔尔才想起介绍他带来的几位年轻人。他们分别是:
  30岁的英国人珀西·辛克莱·皮尔彻(PercySinclairPilcher),他是一位狂热的飞行爱好者,也是李林塔尔的朋友;
  18岁的奥地利人伊戈·埃特里希(Ignaz„Igo“Etrich),
  18岁的德国人汉斯·格莱德(Johannes„Hans“GustavPaulGrade),
  17岁的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哈斯(FriedrichHarth),
  后面三人都是李林塔尔的学生,也都是有志于航空事业的年轻人。
  他们几人都是接到李林塔尔的电报后来到布雷斯劳的,来之前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认为这将是一次艰辛枯燥的研究之旅。但却没想到,李林塔尔带他们到了一个这么好玩的地方,他们差点沉迷于战锤游戏不可自拔。要不是心中对于飞行的那种执着过于强烈,他们真的恨不得天天都泡在战锤沙盘上。
  不过进入飞行器研发后,再一次颠覆了他们的想象,其实航空研究也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李林塔尔为了加快对不同形状机翼的性能测试,他别出心裁的把一辆三轮摩托改成简易测试工具,他在摩托车前轮的上方水平安装了一个摩托车轮毂,轮毂可以自由转动。轮毂的两边各有一根小杆子,左边一根上面插着一块平面金属板,右边一根上面插着对比用的翼形金属薄片。当摩托车直线行驶时,平面金属板和翼形金属薄片都受到相同速度的气流,但由于形状不同,产生的压力差异会导致轮毂旋转,需要调整翼形金属片的翼面角度,直到与平面金属板的压力相同,以此来评估翼形的潜在性能。鉴于摩托车这种新鲜事物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显而易见这种测试方式对他们来说也等于一种娱乐活动。
  当然这种测试的结论缺乏精确性,因此被挑选出的优秀翼型还需要在风洞中作进一步测试,不过这已经比之前的测试速度大大提升了。
  齐格弗里德知道这几位年轻人都是上一世在航空史上留名的人物,他们在航空领域的才智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们的研究方式又很科学高效,因而对李林塔尔的研发更有信心了。不过齐格弗里德也没有袖手旁观,他承诺只要第一架飞行器能实现飞行100米,他就会在战锤里推出一个新的兵种,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让几位年轻航空先驱的干劲更足了。
  其实早在看到战锤试玩版如此受欢迎时,齐格弗里德就已经着手完善其兵种配置了。卡尔爵士参考此时的德国陆军,在战锤中补充了具备对应功能的兵种,当然都经过了齐格弗里德的魔改,比如炮兵使用的是投石车、侦察单位是猎人部队。另外齐格弗里德还恶搞的在步兵里增加了一种精锐单位——暴风突击队,它们有着比普通步兵更高的护甲和生命值,但代价就是暴风突击队的命中精度极低,玩家在游戏中做命中判定时可能会恨不得把筛子吃掉。
  凑齐了一个起始包所需的兵种后,齐格弗里德就开始在《曼弗雷德历险记》里植入战棋游戏的软性宣传。比如古希腊人用战棋模拟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率领300精兵,力阻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的几十万大军,以此来纪念温泉关战役;比如古埃及人在祭祀中,用战棋模拟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王国,并统一整个埃及;比如古罗马人用战棋来推演高卢战争的进程;反正就是把战棋与那些古代历史中的战争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另外连载漫画的报纸上也同时搞起了促销,每期报纸的一角会印上抽奖券,剪下并寄回抽奖券就有机会赢得限定版棋子。这样既宣传了战锤,也带动了报纸销量,实现了双赢。
  阿尔布雷希特还借着之前打下的关系,把几套战锤战棋送入了德国皇室和奥地利皇室,据说两位皇帝都很喜欢,然后战锤的知名度又渐渐蔓延到军队。
  5月渐渐走到尾声,一天早上,叔叔高兴告诉齐格弗里德:“今天上午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自称是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AlfredGrafvonSchlieffen)的人,他一开口就要订购100套战锤战棋套装。我一开始还担心是骗子,后来才想起这位是陆军总参谋长,看来我必须要扩大生产了,之前为摩托车新建的厂房还有不少场地,我打算辟出一块区域生产战棋,我从未想到这种小锡兵居然有这么大的市场。”
  齐格弗里德笑得很开心,但心里觉得叔叔还是有点眼皮子浅了,上一世2018年全球已经有500家战锤直营店,如果算上非直营店那就更要多出几倍,这个市场可大着呢。因此齐格弗里德也给了点建议:“叔叔,如果把商店里生产战锤的设备搬到新工厂的话,那商店里空出的地方就留给战锤开发小组吧,他们也需要多些人手才能更快设计新的棋子。”
  叔叔很快就答应了,这下齐格弗里德去商店就可以不用再找其他借口了,因为战锤项目完全是他主导的,他有充分的理由去那里关心棋子的开发进度。当然,齐格弗里德去商店更多是为了飞行器项目,虽然他不方便直接干涉李林塔尔的设计思路,但在他时不时的启发和纠错下,第一架动力飞行器制造进度被大大加快了。其中最大的改变是齐格弗里德拉着沃尔夫米勒整出了一套飞行操纵装置。
  沃尔夫米勒虽然每天忙于摩托车设计,但他和这个时代的很多摩托车设计师一样,都有着一颗向往飞行的心。齐格弗里德知道他在上一世就曾经发明过一套滑翔机操纵系统,他把滑翔机的几个控制舵面用绳索连接到一件背心上。飞行员穿上这件背心后,可以通过转动身体来控制滑翔机,优化了李林塔尔用移动身体改变重心的滑翔机操控方式,避免了因为重心改变过度而失衡坠机。
  齐格弗里德通过魅力领域启发沃尔夫米勒,开发了一套初级的操控系统,它包含了:飞行员右手操作升降杆,可以上下转动升降舵;飞行员左手操纵方向盘,可以左右偏转方向舵。这也是参考了上一世巴西航空先驱桑托斯·杜蒙所设计的操控方式,虽然简陋但符合现在的技术水平。另外齐格弗里德还给沃尔夫米勒植入了副翼的概念,沃尔夫米勒已经开始在模型上进行测试,不过投入实用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
  时间很快来到1897年6月9日,在上次滑翔机试飞的时隔一年之后,李林塔尔终于要开始动力飞行器的试飞了。这次试飞不适合在奥得河边进行,所以李林塔尔和阿尔布雷希特又在布雷斯劳周围转了一圈,最后选定了布雷斯劳西南方向约10公里的施奥尔滕地区,这里有开阔平整的草坪,除了一侧有一片稀疏的树林,周围也没有什么障碍物,很合适飞行器的飞行。
  一大早,李林塔尔就在几个助手的帮助下,把这架他命名为“李林塔尔1号”的飞行器运到了施奥尔滕。曼弗雷德也拉着齐格弗里德,跟叔叔婶婶一起来围观,阿尔布雷希特为了见证这次飞行,还带来了他新买的照相机。两个孩子一下马车,就被这架奇特的飞行器吸引了。
  这架1号机与上次齐格弗里德见过的模型相比,虽然机体结构仍旧主要由箱形组成,但看得出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所有机翼都不再是平直造型,而是做成曲面造型,这样改动是为了提高机翼产生的升力。1号机尾部安装了一台25马力的四缸“凤凰”发动机,并搭配一个直径2.5米的双叶螺旋桨。这台发动机是迈巴赫依照李林塔尔的需求进行优化过的,主要是应用了新设计的喷嘴化油器、排气阀和皮带传动,并做了最大程度的减重。发动机两侧是一对翼展约10米的双层主机翼,上下两层机翼之间都有支柱和张线固定。发动机前面是飞行员驾驶舱,使用了沃尔夫米勒开发的操控装置,但由于驾驶舱过于靠后,需要飞行员站着操纵才能看清机头前面的情况。机头是由一对升降舵和一对方向舵组成,飞行员可以进行操控来改变飞行姿态。矩形的细长机身连接机头、机翼,并承载发动机和飞行员,另外在前机身下部、两侧机翼下部和后机身两侧都有轮子,用于支撑起整架飞行器,以及起降时滑跑。1号机主体结构用强度高、重量轻的云杉制作,外面覆盖丝绸。螺旋桨也是用三层云杉薄片,粘合并压制后制作。
  齐格弗里德伸手摸着这架李林塔尔1号机,通过【空骑系统】对它的性能数据已经了然于胸。相比上一世的14-Bis,这架飞行器的性能已经有了不小的优化,齐格弗里德估计如果没有机械故障,它应该能飞得起来。
  李林塔尔和几位助手仔细的做着试飞前准备,他们检查了所有连接件、支撑点和操控系统,另外在旁边还安排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待命。
  不久之后,李林塔尔爬进了驾驶舱,埃特里希、格莱德和哈斯扶住了机翼,把1号机调整到迎风的方向。沃尔夫米勒和塞克帮他启动了引擎,螺旋桨产生推进力,让飞行器缓缓向前滑行,几个年轻人也放开了机翼。谢缵泰和皮尔彻则驾驶着摩托在一旁同步前行,他们是负责观测飞行效果,并记录飞行距离的。
  随着滑行速度的提高,1号机毫无预兆的飞了起来,皮尔彻也眼疾手快的从摩托车上扔下一个盘子记录起飞点。它的飞行高度并不高,大概只有4、5米高,飞行状态也不是很稳定,大约保持了100米不到就落回地面上,皮尔彻又扔下一个盘子记录降落点。
  李林塔尔操纵着1号机尽量保持直线前进,然后飞行器又飞了起来,但这次飞行距离更短,就像是跳了一下,落地后被侧风吹得朝右侧倾倒。李林塔尔赶紧关掉了发动机,1号机终于停了下来,但右侧机翼下的轮子被压坏了。
  李林塔尔1号机的首飞就这样结束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