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阿尔布雷希特赶来维也纳,其实是为了签售会的事情。原来奥地利的黑格纳出版社在买下版权,并出版了《天空之城》和《齐格弗里德钢琴曲谱》后,就一直联系他,希望能邀请齐格弗里德在维也纳办一场书籍签售会。之前因为阿尔布雷希特自己有工作要忙,又赶上圣诞假期等因素,就一直没有答应。
不过最近《曼弗雷德历险记》的第一集《罗马篇》即将完结,漫画里曼弗雷德成功的造出了能带人上天的风筝,但受制于古代落后的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风筝仅能承受曼弗雷德这样小孩的重量。恺撒发现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后,就希望曼弗雷德去验证风筝的效果,他安排屋大维带着曼弗雷德登上一艘罗马商船,打算在航海中测试风筝的瞭望功效。而曼弗雷德历险记的下一站,就是罗马的海上贸易伙伴——希腊。
黑格纳出版社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第一集漫画连载一结束,就马上推出它的单行本,为此还请齐格弗里德额外画了几个彩页作为单行本的福利。借此时机,出版社就第二次提出了希望办签售会的要求,这次阿尔布雷希特没有拒绝,因为正好齐格弗里德会在奥地利逗留一段时间,而且他也需要和出版社维持好关系,因为未来的摩托车生意还需要倚重出版社的宣传资源。
由于要准备接下来的维也纳签售会和萨尔茨堡音乐节,齐格弗里德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作画和练琴展开。虽然以他成年人的性子完全可以忍受种枯燥的生活,但婶婶还是会担心压力太大会对他“幼小”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会时常带他和曼弗雷德去维也纳城里转转散心。
从克恩顿大街到玛利亚希尔夫大街,他们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库宁古德像个称职的导游,不停的给两个孩子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
“在欧洲,没有一座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追求文化和艺术。因为奥地利数百年来既无政治野心又无军事行动,稳定带来了全面繁荣,全面繁荣又注定引发全民对艺术的最强烈追求。
从一千多年前罗马人在这里筑起第一面城墙开始,维也纳就成为了德意志地区的文化守护神,欧洲的各种文化都聚集在这里,并融洽相处。然后七位不朽的音乐大师——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依次把维也纳抬上了音乐之都的宝座。”
讲到音乐时,库宁古德婶婶就会变成一个话痨小姑娘,指点着一处处的历史古迹,让两个孩子都目不暇接:
“这里是利希诺夫斯基侯爵府,贝多芬曾经在这里演奏过。
旁边是维也纳大学,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就是在这里首演。
那边是城堡剧院,曾经上演过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曼弗雷德忽然指着路边一栋被很多人围住的小楼,问道:“妈妈,那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围在那里,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
库宁古德也很好奇,就带着孩子们走过去想一探究竟。那是一座已经开始被拆除的小楼,门口的牌子上依稀可以看到“伯森多尔夫音乐厅”的字样。不少穿着华丽的绅士淑女不顾建筑工人阻拦,也无视堆满建筑垃圾的地面,他们在这处已经被半拆的小楼废墟里拣选着。有人捡走了地板的碎片,有人拿走窗户上的装饰,还有人小心翼翼的剥下墙上古老的演出海报。
库宁古德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些人都看上去非富即贵,可能他们平时连家务都不会做,可为什么会在这里捡垃圾呢。
这时一位站在人群外围的老先生为她解答了疑惑,也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的缅怀过去:“这座伯森多尔夫音乐厅是专供演奏室内乐用的,别看它装修普通并不华丽,但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很多音乐家都在这里演出过,许多著名的四重奏都是在这里首演的。但现在它却必须为一座新建筑让路了,或许以后在这里会新建一栋更大、更华丽、更有价值的建筑,但那却不是我们所看重的价值。像这种有历史意义的房子被拆除,就等于是在抽走维也纳人的灵魂。现在我们这些曾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来向音乐厅做最后的告别,顺便取走一点纪念品以安慰自己。”
说罢,这位老先生向库宁古德摘了摘帽子示意,然后拄着拐杖缓步走向小楼,似是要完成自己与音乐厅最后的仪式。齐格弗里德看着老人的背影和那些在废墟上徘徊的人,感觉对于音乐的感悟和热爱又多了几分。
1897年春分,维也纳的春天比布雷斯劳要暖和不少。齐格弗里德看着镜子中那个穿着高订小西服、头发被梳得整整齐齐、连眉毛都透露着帅气的小男孩,有点感慨自己穿越这一年的变化可真不小。
不过他很快就被叔叔、婶婶带上了马车,因为今天是他办签售会的日子。出版社把签售会安排在维也纳的弗朗茨·利奥书店(FranzLeo&Comp.),这座由弗朗茨·维默在1817年开办的书店至今正好有80年历史。它不是维也纳最大的书店,但市口非常好,在维也纳繁华的市中心,隔壁就是豪华的帝国酒店。
到书店后,书店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签售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齐格弗里德也没有因为年纪小就闲着,他指挥着工作人员,把从布雷斯劳运来的飞艇模型组装起来。这次模型场景里还增加了新的展品,一列与飞艇相同比例的普鲁士S3型蒸汽机车模型也被摆上了地台。另外齐格弗里德还拿出了请婶婶制作的一面红底黑纹旗帜,请工作人员挂在签售台的背后。看着这面奇怪的旗帜,工作人员不住好奇的打量,齐格弗里德也没卖关子,直接告诉他:“这是天空之城吉翁王族的纹章。”
此时帝国酒店的楼上,也有两个人在准备着另一场活动。一个留着长长络腮胡、只露出半张脸的青年人,打开了酒店房间的窗户,仿佛是想要把房间里沉闷的空气都赶出去。他惆怅的说道:“埃德蒙·德·罗斯柴尔德男爵(EdmondJamesdeRothschild,Baron),我要告诉您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现在慕尼黑的几个犹太人社团已经拒绝了我们的要求,他们不希望这第一届锡安主义代表大会在慕尼黑举行,我们必须另外选择举办地点。”
房间里另一位头发略有花白的中年人也走到窗边:“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Herzl)先生,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为这次大会投入了不少筹备资金。但我并不在意这点钱,我只在意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办下去。既然有这么多犹太社团并不支持复国,我们又何必再费那么大的力气。”
赫茨尔还想争取一下:“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奥斯曼帝国已经不在意我们在巴勒斯坦买地和迁徙了,而当地的阿拉伯人,不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或是信仰天主教的,都愿意接受我们的雇佣,都愿意为犹太人工作。我们只需要再团结一些,再多争取一下英、法、德几个强国的支持,让贪婪的奥斯曼人对我们的需求再让步一些,我相信在巴勒斯坦建国并不是幻想。”
但罗斯柴尔德男爵并不完全认同:“但维持现状不也很好吗,你看看这个歌舞升平的城市,犹太人也一样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除非你能让维也纳人也高呼“锡安”,否则我觉得没必要再为此浪费人力物力了。”
但突然一阵阵高呼“锡安”的声音从窗外传来,罗斯柴尔德男爵也顾不上这么快被打脸,忙探头出去查看,声音是从隔壁的弗朗茨·利奥书店里传出来的。
此刻,书店里的签售会正在进入高潮。两个多小时前,书店一开门营业,签售会就开始了。很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早已等候在书店门口,进门后他们拿着书在书店里排成一圈,请齐格弗里德签名。有人拿的是刚出的《曼弗雷德历险记》单行本第一集,也有人拿的是《齐格弗里德钢琴曲谱》,但更多的仍旧是《天空之城》。
齐格弗里德是懂得营业的,他微笑着给书迷们签名,同时也会满足他们一些额外的小要求,多数是想拥抱一下,一些女孩子还会得寸进尺的要亲下他的小脸蛋。签售结束后,活动还没有结束,出版社把报纸上的讲解和评论栏目搬到了现场。齐格弗里德回答了几个书迷们关心的问题,比如:齐克和茜茜是否成为了情侣、曼弗雷德接下来会去哪里历险、最新有没有新创作的音乐作品等等。
大家谈兴正浓时,突然有一位记者模样的人站出来提问:“齐格弗里德先生,当我第一次阅读《天空之城》的时候,我被其中那些高科技机械的描写所吸引,飞艇、天空城、机器人等科幻事物都被介绍得非常详细。我就在好奇,连我这种成年人都无法想象的事物,是怎么被你这样一个三岁孩子写下来的?直到我得知,有一位德国作家一直在教你文学课,我才恍然大悟,这本书其实就是那位作家代笔的吧!以你的学识和见识,根本写不出这样的小说!”
周围的书迷都十分生气,他们不能理解居然会有人怀疑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
齐格弗里德并不奇怪有人站出来质疑,因为这人的口音暴露了他法国人的身份,不过正面回应是必不可少的:“你好,先生。很高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说明你认真阅读了我的小说,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前,我相信你一定听过以下这些人名:
比如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商博良(Jean-FrancoisChampollion),他10多岁就能掌握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古叙利亚语、梵语和科普特语,16岁就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
比如法国著名科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Pascal),他11岁就撰写了身体振动发声的论文,12岁就独立发现所有欧几里得的几何证明;
比如法国著名诗人阿蒂尔·兰波(JeanNicolasArthurRimbaud),他15岁就创作诗歌,18岁时的诗歌成就已经超越了文坛前辈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
所以你看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年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吗!”
那位记者被说得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反驳才好。作为一个法国人,他不能昧着良心诋毁那些法国的著名神童。其他书迷有的已经忍不住鼓起掌来,他们对于齐格弗里德的博闻广识也非常佩服。
齐格弗里德继续乘胜追击,并悄悄打开了魅力领域,这是他第一次面向多人使用这个技能:“是的,我的确很年幼,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但人的大脑是一座神秘的宝库,里面可能藏着每个人上一世的记忆碎片,并随着转生而被流传下来。
如果说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勃艮第的红酒是每个法国人前世的美好回忆;
如果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和莫扎特的交响曲是每个奥地利人前世的美好回忆;
那《天空之城》描绘的可能就是我齐克前世的美好回忆,那是一个可以自由飞行的世界,那是属于我齐克的吉翁!”
此刻书店里的书迷、工作人员、甚至还有那个法国记者,在魅力领域的影响下,都完全被齐格弗里德的话语所打动,每个人都情不自禁的跟随着高呼:“齐克的吉翁(ZickZeon)!齐克的吉翁!齐克的吉翁!......”
此刻,齐格弗里德也激动得无以复加,因为这场面太熟悉了,这就是高达里的“基连演讲”场景。他回头望着签售台背后的吉翁旗帜,眼泪伴随着上一世的回忆忍不住的流了出来。
在法国记者按下相机快门,拍下齐格弗里德流泪的时候,西奥多·赫茨尔和罗斯柴尔德男爵也急匆匆的跑进了书店,他们虽然还搞不清楚状况,但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也莫名的跟着高呼起来:“齐克的锡安(ZickZion)!齐克的锡安!齐克的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