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看守所的会见室里,马天明见到了儿子。
这里必须单独提及一下马九的状态。往往在这种场景下都会将被羁押人员描写
的如何如何憔悴,多么的战战兢兢,好像越惨就越能烘托出一种独有的氛围状态,然后家人再紧张询问,被羁押人员打呼愿望,直至双方泪洒当场,以便推动后面的剧情。但是我并不想过度渲染,力求真实就好。
马九在会见室见到父亲,人确实显得有些困倦,看见父亲很激动,但也拦不住连打了两个哈欠,毕竟在看守所这一晚上也睡不好。明哥也没有过度反应,坐下后没有说话而是先好好端详了一会儿子,然后才开口,“小九,你给我讲讲咋回事。”明哥语气很平和但却带着威严。马九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咂咂舌,缓缓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跟之前民警说的基本一致,只不过马九一直在强调被设计的这个哥们先对不起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拿哥们一个教训。
马天明听完就明白了,这个事已经做实了,至于马九说的动机在他看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马天明久久的没有说话,在他的认知里江湖的事就要用江湖的方式解决,走到了派出所,那就只能公事公办了,况且马九犯罪证据充分。
“爸,你快想想办法啊。”马九先打破了沉默。“跟你设局的人是谁?”马天明尽量要抓住整个链条里的几个关键点。“她,她是”,马九支支吾吾说不出来,“爸,总之她跑了,不那么重要,你就先想办法救我吧。”
“救你?怎么救?你现在这是犯罪!”马天明的怒意已经在一点点泄露出来。
赶巧,民警来了,会面时间到了。马天明压住怒火站起身就走,马九赶紧在后面喊,“爸,爸,去找小文,他知道情况。”马天明头都没有回一下径直离开了看守所。走出看守所的马天明感到一阵目眩神迷,混迹了一辈子社会的马天明本应对进派出所、蹲看守所哪怕是蹲大狱都应该是坦然处之,但是真轮到自己儿子他还是接受不了。也许是他真的老了,也许是之前他对儿子的预期太高了,也许是儿子这种进去的方式太令人不齿,总而言之马天明就是接受不了马九这件事。
像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一样,生气归生气,但孩子还得管。马天明听见了马九最后那一声救命呼喊,找小文。小文,全名文和,他可不是马九的小兄弟,按说他是明哥的朋友,通过明哥才认识的马九。
文和来自外省的省会,奉阳市,因为工作关系来到北春。要说他跟北春的缘分也是颇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大学四年就是在北春市最好、乃至整个东北都是数一数二的吉北大学度过的。现在因为工作原因再度回到北春。文和不敢说是人中龙凤,但是在这本书里同龄人的圈子里绝对是翘楚。
文和是也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人,在北春虽然有强大的校友资源,但是仍投身于社会关系拓展和建立的海洋中并乐此不疲。因为他始终认为任何事靠自己一个人是永远也不能成功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他的一个老大哥认识了明哥。要说文和的这个老大哥身份神秘,但极有社会地位,在圈子里话语权很重,明哥也要叫这位老大哥一声“天哥”。因此,明哥对文和也是比较客气从未因为自己年长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因为明哥知道,天哥能看重的兄弟,年纪还这么轻,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认识马九时,马九正在膨胀,自以为长文和几岁,就自顾自的把文和看成是兄弟(注:在北春,兄弟多用于指弟弟)。但他并不知道文和的实力和背景到底有多深。文和是个极重礼数和规矩的人,对于“哥”这个事,文和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年长者,在文和这一律可以称哥,但内心真正认可的“哥”一定是有能力有实力的人;还有一种例外,如果你让文和看不上,你就是比他大上几轮,这声“哥”,你也是听不见,对于文和来说马九肯定就是在这个例外里的,因为文和一直称呼他为“小九”。
马天明拨通了文和的电话,电话接的很快。“喂,明哥!”文和一如既往的热情。
“啊,小文啊,说话方便吗?”,明哥还是先试探一句。
“稍等~”,明哥可以隐约听到文和在移动。因为“说话方便吗?”这类话语就好似一个暗号,一定是这个事情只能两个人单独说,文和深谙此道。
“好了,明哥你说。”现在明哥的听筒里非常安静,如果文和不说话,就像没接通电话一样。
“你九哥的事你知道吗?”明哥直奔主题。
“哪个九哥?你说小九吧,明哥。”文和也是直崩,没有一点转弯。但是听到这话的明哥着实一愣,因为在马九跟明哥的描述里,文和只是马九的一个小兄弟,所以文和这句话让明哥感到意外,说明在文和心里根本不认可他这个儿子。
“是,他那个事你知道吧?”明哥没有任何波澜,因为从文和的态度他感觉这个事没那么简单。
“是,明哥,这事我很清楚。你可以随便问,任何细节。”
马天明正欲开口,文和却打断了他。
“但是,我现在没在北春,这个事电话说不方便,明天我会回去,到了北春我当面跟您讲讲,您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告诉您。”文和的口气很客气,但也没有给马天明其他选择。
“好吧。”马天明叹了口气,他也不得不接受,毕竟是有事找人家。
临要挂断之前,文和又说了一句,“明哥,当弟弟的得先跟您打个招呼,这个事的全部内容您要有个心理准备。”说完两人又寒暄了两句就挂断了。
回到家的马天明一直沉默不语,哪怕老伴追问,他也是一句,“明天就知道了。”然后就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
这个夜晚,对于明哥来说是难熬的。文和的态度和最后那句话让他辗转反侧,但是怎么想也想不通,他只能默默的等待第二天文和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