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回音响起 /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自述 上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自述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没有仰头彻尾,也没有歇斯底里,只是这种阴郁的情调一直贯穿我整个的青春期。
  以前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宁愿戴着悲观的眼镜生活,也不愿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从来没有纯粹的自信,相对的自信不可避免的附有自负;同样没有不含杂质的悲现,绝对的悲观等同抑郁,而相对的悲观则附加理性。
  如今翻看曾经的支言片语,只觉当时年少轻狂锐不可当,又疑现今是否麻木圆滑,已失去了弥足珍贵的“怀疑精神”,最近读到王小波《积极的结论》,其中提到让人在理性与乐观中选择理性是不大容易的,理性会带有消极,而乐观会带来满足;理性犹如贞操,先去了就不再有;乐观即使失去,遇到快乐的事就会再回来。
  能和小波的观点相似令我大受鼓舞,其实我和小波老师还有许多的看法观点相似,这更让我感到:小波不仅是我的导师,更是我的精神道友。这样说显然是太看得起自己了,每每细读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无不让我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高山仰上,景行行止。
  这样说便有些扯远了,毕竟这是我的自述,虽然有小波老师的精神指引,但我仍时刻感觉自己做不到“独立思考”,我总觉得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矛盾,我微小的能力什么也改变不了。造成无法独立思考的原因,除了这个社会满是嘈杂的声音,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我自己的眼界知识太缺乏了。要拓宽眼界,就需要增加历练。要丰富学识,就需要不断求学。对我而言这就走入了死胡同,我糟糕的成绩支撑不了我进入心仪的大学,或者说进入大学就一定能学到我想要的知识吗?
  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我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我更明白不论我在大学里学些什么都无法直接得到我想要的,它们只能先让我学会挣线,然后再通过钱过我想要的生活,多一个过程也就多了一份风险,谁能保证自己不失其本心呢?有时候义无反顾反而比精打细算的效果好很多,何况我想过的生活并不需要很多的钱。
  小的时候,在本子上画洛克王国里的宠物,赛尔号里的精灵,奥拉星里的亚比。我那时画得茶饭不思。在班里只要是我画的,没有同学是不喜欢玩的。那时梦想以后当个画家,去跟父母提学画画——“家里没线,不学。”
  初中的时候,无一技之长,又好玩手机游戏,因此对手机各种知识了如指掌,幻想以后成为专业的手机测评员。可惜初三时换了个雷厉风行的班主任,从此初三一年断绝了各种网络消息,时隔一年后连网,数码圈的瞬息万变让我恍如隔世,从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中考的时候,觉得自己大概是没书读了,又因生性嗜吃,觉得久仰大名的新东方一定是不二之选,无奈中考竟有5A1B,灰头土脸来到麓山。
  来到麓山后,没有一鸣惊人也没有一蹶不振,在无味重复的日子里熬煮成如今模样,所幸遇见了你,乃是不幸中的万幸。
  来到麓山后,荒唐的事见了不少也做了不少,在各种荒唐拳打脚踢的缝隙里我逐渐明白——我并不是个合群的人。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一直都有一种厌世的情感,也许厌世不太准确。我厌恶一切丑恶的事物,向往一切美好的存在。也许你会问——这不是人之常情吗?美好和丑恶都是唯心而言,普通的情感并不存在唯物。我认为的丑恶的在他人看来不一定是丑恶的,我以为的美好在他人看来也不一定是美好的。——我的价值观和有些人很不一样。(我永远搞不清我是和大多数相同,还是和少部分相同,所以只能写有些。)
  在我初三的时候,我的怀疑精神达到了顶峰,或者说是叛逆到了顶峰,不管是谁和我说话,我都会想一想“他这样说对吗?”,或是先站在他的反面找例子进行反驳。然而多数的事情不能盖棺定论,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样以往,有些同学视我为知己,也有些同学视我为垃圾。而在中学校园几乎没有古希腊式的学术交流氛围,也很少有人理解柏拉图所言——”吾爱师但吾更爱真理。”我并非说自己说的是真理,但如果老师听不进任何不同的声音,那和中世纪的教廷有何区别。
  就这样老师把我视为班级思想的害群之马,我永远忘不了初三的一次家长会,她让其它学生写下自己的目标或者总结。却单单把我喊出来,叫我写下自己的价值观时,班里各个角落传来的此起彼伏的嘲笑。
  那时我在纸上是这样写的——坚定了内心的正道,便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这样看来,初三那时我的价值观时隔三年未曾改变。可惜当时写下这句后不久后我便屈服了,屈服于诸多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屈服于老师的“谆谆教海”,屈服于同学的冷眼。其实更多的是向自己低头,那时老师说我错的,同学说我是错的,家长也说我是错的,到后来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
  很多事情到后来我已经不通过理性去判断,而是通过生存的本能去判断。就比如说,家长老师说什么东西,我不会去想它是对是错,我凭生存的本能去判断——“听话,就彼此相它无事;不听话,就要忍受批评。”
  趋利避害我于是选择了听话,我亲手把自己的价值观改成了——”老师家长说的既然是为你好,那自然就是对的。”这么大的病句放当时我却深以为然;不止我深以为然,我们全班都深以为然;不止我们班深以为然,我们全校都深以为然;不止我们全校深以为然,全中国不知多少人深以为然。
  有些人从控制别人生活中得到快感,有些人被控制生活中还甘之如饴,我哪种人也不愿当,无奈当时深深陷入了“深以为然中”,家长老师指西,我绝不住东,言听计从,唯命是从;我会因为随口的一句表扬而洋洋自得,也会因一次冷落而反思是哪里做错。活得和一种动物一样,当时身上的奴性让现在的我毛骨悚然,想象不到当时是种什么生活。那时我活得很疲惫,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让我想起了《家》中的高觉新,一个可悲的缩影。
  可我毕竟没有高觉新那般倒霉,集中营一般的初三生活总算熬完了。离开了就不愿再回去了,那儿没什么让我留恋。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