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沉默寡言,这是他给我的刻板印象,大我10岁,他把“长兄如父”,这个成语诠释得很好。我的成长离不开他。
我觉得他是曾经也是个不信命,敢和生活做斗争的男人,但最后让岁月和生活磨平了斗志。
父母外出务工,留他一个人在家,读初中,学校离家远。那段时光对他来说是“无亲无故”的。
15岁那年得了干疮,脓血染红了被单,他很坚强,誰也没有告诉,以至于后来父母看见染血的被单时泣不成声。有年村里发大水,爷奶家和新房隔了条河。大水持续了一个月,他也吃了一个月的面食,这对南方人来说是可怕的。他从来不向外人述说难处,也很难向家里人开口。
在外他是“”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他的兴趣不在读书上,他更像古惑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混社会的人。在校的名声不好,常常打架斗殴,年轻气盛的他以为生活也不过如此。直到后来两兄弟喝酒时,他开口到,“我们这种人属于社会的底层”。
在家他也是“”。他也曾看见我不舍他离去时默默掉泪。将我挡在身后,让我风雨不侵。
初中毕业,他辍学了,学了汽修,17岁就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每次工作完,身上找不到一处白净的地方。喝酒误事,他早早的便有了小孩,但孩子跟着他没有受一点苦。他尽自己所能的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还是“孩子”的人怎么可能养活一个小孩。但他做到了,而且将孩子养得很好。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家里用钱的地方变多,为了生计,他选择了北上,去到了浙江,一去就是好几年的光阴,忍着高温,卖力的劳作。他很踏实,他常对我说,“人这辈子要有担当,要把自己的责任抗在肩上,选择逃避的人很懦弱,他看不起”。
他时常想念自己的孩子,远在他乡,相见成了奢望。他心里充满了对孩子的亏欠。
在他眼里再多的话语都不如行动来得实际,从不吹嘘炫耀,也许他在人群里是最不显眼的一个,但对我来说,不管他在何方,他身上的光芒总能照耀到我。
这几年他又变成了孤身一人,独自在浙江打拼,他被生活困住了。曾经的诗和远方只能在空闲时间去追求,也没有了当初年轻的狂妄。我的父母常问他,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吗?他从不后悔,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选择了就不后悔。
我每每在想,当初他要是选择了逃避责任,现在的生活该有多潇洒,但是我的选择了承担,他走过的路,我无法想象是怎样的艰难。一步一步的到达今日。这让我很敬佩。
也许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斗志高昂,也许很多事都不尽人意,但这就是生活,你得学会适应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