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时候我常常在想,怎么才能走出大山,长大后又在想着怎么才能回去。
我出生在一个寨子上,基本都是同姓的人,在没有异地拆迁前,邻里关系还是很好的。我家在寨子上算得上有名,这多亏我的爷爷是一个正直的人,受到当地很多人的尊重,他很有先见,我们在他的庇佑下,生活算得上美满。在寨子上盖了水泥房。我印象里最好的家。
平房,就一层,占地很大,小时候常和玩伴在家里玩捉迷藏,这是幼时最爱的游戏,门前有两棵桂花树,树上挂着秋千,我常在上面晃荡,这也是我为什么到现在我这么喜欢桂花的原因。它陪伴了我十几年的岁月。难以割舍的情感。
春,清晨的炊烟,鸡鸣,狗吠,是新一天开始的标志。寨子上的人很勤劳,多次天不见亮,就看见扛着锄头耕地的人。在大山里耕作是困难的,但我却从未听见有人抱怨过一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寨子很团结,每当有人家里有了空闲的劳动力,其人便担起了照顾寨里小孩的重任。这让其他主人家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心劳作。
夏季有一个独特的“规定”,每当到了半晚,夕阳下了山坡,耕作的人回了家吃了饱饭,他们都会自觉得抬上板凳来到我家的桂树下,畅聊今日的所闻或是八卦。当然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时候,我们爬在大人的怀里,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点,这是我们小时候了解外面生活的途径之一。夏风吹过,桂叶莎莎作响,“妈妈桂树又在做星星了”月光透过闪烁的桂叶就像天上眨眼的星星。不知不觉在父母怀里睡着。
秋,树叶泛黄,地里的粮食也到了收割的时候,地少的会帮地多的收割,地多的会分一点给地少的,这是寨上的默契。一天的收割结束会在火炉旁一起吃点热食饮一点热酒。收割时孩子是不能出错的,只能乖乖的在家里,这也是寨上孩子最安分的季节。父母们常常在半夜做好明天的饭食。为了不耽误收割,孩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送饭者”。寨上少用电话,通常是父母在上坡大喊:“幺送饭。”这是件有趣的事,那个时候寨子上真的很吵。
冬,过年是寨子上最重要的事情,送年龙,召回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来的人会给邻里送点新年礼物,感谢邻里这一年对家里的扶持。这是规矩!邻近过年,会摆上长桌,寨上的人家会拿出食材和大伙分享。一桌又一桌的流水席吃到过年。大年三十。一家人围炉坐。同举杯庆新年,欢笑语同枕眠。这是一年之中难得的休息时刻,也是最轻松的时刻。新年的第一天晚上有重要的仪式,“送年龙”,通红的巨龙被寨上的年轻耍得活龙活现,巨龙会钻进每家每户,主人家会扔铜板给巨龙,这寓意着驱邪佑福。新年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