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而在大部分人看来,杨念桥与唐水水已经保持了很久的暧昧关系。每天早上杨念桥由于走读的便利,都会从外面给唐水水带早餐,而唐水水一旦遇到了学习上什么难题,也会直接去问杨念桥,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们白天因为是同桌便坐在一块儿,每天晚上放学离开的时候总会互道一声再见,睡觉也少不了晚安的问候。
杨念桥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或者说更多的其实是享受。他从小成绩优异,中考又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但家离学校较远,这也致使了他除了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与此同时,他又是孤独的。
高一下开学刚分到这班来,他便没什么朋友。他想去认识其他人,但又觉得与他们格格不入。后来经过了一次月考他才知道,这是分班后整体水平最差的一个班。他们这个班的人集结了各种少有人选的选科组合,还分到了一个在杨念桥看来极为软弱的班主任。他同时也打听到,他们这个班分到了年级中将近三分之一的业主生。
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其坏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便是纪律。似乎是和他作对一样,他第一次分到的同桌是一个胖子,男性,业主生之一,成绩垫底。不仅是上课,上自习的时候他也一直四周转去找他的狐朋狗友。一天后杨念桥便忍不了了。第天晚上,就在胖子说得正欢的时候,杨念桥把书往桌子一摔,猛的一下子站起来,外泄的气势伴着猛的摔书声震住了所有人。就在寂静中,他指着那个胖子的鼻子骂了起来:“你他妈不学老子还要学……”胖子最开始被吓住了,但随即又朝杨念桥露出玩弄的表情。沉默中酝酿着杨念桥的下一次爆发。就在这一刻,那个被杨念桥瞧不上的班主任来了,他问清了缘由之后,便将杨念桥的同桌换了。这件事得到了草草的处理。
他的第个同桌仍然是一个男生。但即使到现在杨念桥对他也没有任何印象。胖子下场在前,他倒也没作什么出格的事,始终与杨念桥保持着不短的距离。这般一直持续到学期末。
而这一学期杨念桥的成绩倒也不错。学期共四次考试,月考,半期,月考,期末,他在班上的排名是2,1,1,1。本以为凭着相对优异的成绩能在班上收获不少的友谊,但杨念桥最终失算了。由于杨念桥刚开学就给班上同学留下了一个不太和善的印象,班上并没有多少同学主动找他说话。而他本身又是不善交际,一学期下来除了寝室几个人外,倒也没认识什么人。与此同时,成绩也带给了他不小的烦恼。由于班级整体水平不行,他即使总分考了第一,在年级上也就200多名的水平,按照往届的录取情况看,这个水平的学生大概会去到“山川吉”这一层次的学校。而班上目前还在认真学习的人,大都认识几个清北班的同学,在年级排名两位数甚至一位数的成绩前,杨念桥的分数便显得可怜了,故而也没人把他当回事。当然也包括和杨念桥关系最好且与他同一寝室的一个同学。那个人的一个兄弟在清北班,与杨念桥的绝对分差甚至在80分以上。
仅管如此,他也想着毕竟是明面上的班级第一,应该会有所优待。但事实让他再一次失望。高学年开学举行的表彰大会上,班主任选择的班级代表并不是他,而是另一个同学。他与杨念桥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是共列第一。按班主任的说法,选择他是因为他进步明显。他的班级排名轨迹是:14,41,27,1。杨念桥当然有所不平衡,但他也坦然接受了——一个年级排名200多的班级第一对班级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耻辱吧?其余平行班的第一都在前150名以内,更有甚者进了前100的门槛。杨念桥顿时便起了斗志,他想在这个学期第一次考试进入前200。
但事情并没有如他意。
第一次月考,他滑到了班级第6。此时的他尚且以考试没发挥出来为借口,尤其是数学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本以为半期考试他会重回第一,恰恰相反,结果更让他心寒,他反倒跌到了20名。月考的失败刺激他孤傲的人格,他认为老师不行,于是开始不听老师讲课,沉迷于自己的节奏,结果竟是这样的结局。客观来讲老师的水平确实不高,尤其是高不少科目难度增加了之后。在这时成绩有明显进步的同学都是在外补课的,据一个同学讲,他们上一对一,一个小时700。
意识到成绩下滑之后,杨念桥的妈妈也打来电话让他去补课,但他有着他自己的骄傲。他相信他是有天赋的人。而这个底气在于他能从偏远的县城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
杨念桥开始更加努力起来。他几乎处于一种不问世事的状态。下一次的月考他有了一点起色,上升到了11,但他自问他不相信。他这才意识到班上也有很多学习不错的同学。而这几次的第一虽然不是同一个人,但都进了年级前150名,这显得他的过往就更像一个笑话。他有种班里大部分人都逐渐将他遗忘的感觉。似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的所谓的朋友们也更愿意去找别人问问题,而不是他。
他开始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中。按现在的他的话来说,他当时多少有点抑郁了。杨念桥整天很少说话,而脾气暴躁易怒。就像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当然最后的期末考试也并不如意。数学再一次考砸,而不擅长的英语又考得较难。刚从最后一门考试的考场出来他便飞奔回寝室大哭了一场。他不理解他明明付出了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却没有取得他所想要的东西。这定是命运的不公。诚然,这确实可以说是命运的不公。但又并不恰当。
考完试后放寒假,杨念桥也从宿舍打包了行李后坐了几个小时车回了家。他爸爸杨惠民来接了他。杨念桥回到家的第一感觉是想哭。
后来班主任发了成绩,他的排名下滑到了十多名。在家缓了几天后他似乎已经不在意了。他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数学。
他不愿承认他数学不行,但事实上他这学期每次数学考试都惨不忍睹,这也是他考差的大部分原因。每次考完数学一出来对答案,他就知道他数学要完了,进而对后面的考试产生极大影响。但他并不知道他数学是出了什么问题。他那高傲的心也不得不放下来。他心里知道,很多题目都是看了答案才会,但他欺骗了自己。
而就在这个寒假,杨念桥作为几十亿的人中的一员经历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首先是口罩,然后是封城,再是风声鹤唳中的不断的核酸检测。停摆的几个月却反倒给了杨念桥静下心来学习的契机。他温习了之前学的内容,自学了剩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在网络上认识到了一位老师。按他后来的说法,这位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位老师教的是如何优雅地解题。他通过大量作题总结提炼了不少方法,更是学习了不少知识,包括超前的内容,数学竞赛的内容,甚至数学分析的内容。他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重塑,他甚至发现他开始喜欢起数学来。如果有一种可能,大学他想去学数学专业,而不是刚进高一时想象的中文专业。
疫情终于被控制下来。过了清明,杨念桥也终于回学校了。
这一学期时长很短,第一次考试便是半期考试。他考了班级第7。与从前的不是第一就是失败的骄傲相反,他更多的是坦然。他珍惜这一次来之不易的进步,他也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令他惊讶的是,这一次的第一名进了年级前100,是平行班里的唯一一个。
诚如杨念桥所想,这确实只是个开始。这一学期的期末他凭着数学147的绝对优势拿到了班级第一,同时也考到了年级107。他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这是高的结束,也是高三的开始。
高三他开始了走读,并且也用上了智能手机。他父母并不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但他也陷入了瓶颈。高三几次考试他保持着班级第一,但年级排名到了80多名后便再无突破。
与此同时,他与班上的同学仍保持着从前的状态。除了几个能常说话的之外,便再无交集。他也乐得其中。相比于班上那些同学,他更喜欢网上结识到的同龄人,他们因为学习数学而走到一起。
杨念桥本以为会如此持续到高考,但随着唐水水的到来他的心态出现了一丝变化。唐水水就像冬日的暖阳,一点一点地融化着他心里的寒冰。
在每天早上的“早上好啊”与晚上的“拜拜”的问候中,他们逐渐熟悉。杨念桥发现唐水水虽然在他从前看来很安静,但其实是分享欲很强的人。她喜欢和杨念桥分享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哪里的花又开了,她又吃到了什么没吃过的好吃的东西……这些都是杨念桥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杨念桥一直充当着倾听者的角色,他也乐于听了后去看看新开的花,尝尝她曾赞赏的食物。唐水水也经常向他借手机去玩,杨念桥倒不觉得有什么忌讳。周末留教室里学习的人多了起来,他们也还像从前那样,但是只是坐在了一块,一坐便是一整天。
兴许是受了杨念桥有手机的刺激,唐水水也偷偷把手机带进学校了,还特意向杨念桥炫耀了一番。杨念桥回到家后便鼓起勇气从班级群里加了唐水水的QQ,自那之后便保持着睡前互道晚安的惯例。唐水水也会在头天晚上把想吃什么发给他,让他给带进学校。唐水水就像她的姓一样,最喜欢吃糖,总是让杨念桥帮着带各种糖果。他们也借此互相加了微信,微信便是转钱的工具,在杨念桥看来或许是微信的红包会比支付宝的蓝色更暖一点。唐水水偶尔会在转钱的金额上突发奇想。有一次她让杨念桥带了5块的东西,她给他发了5.20。杨念桥打开红包后看到5.20便心跳加速了,思索良久他给唐水水退了两毛。
不久杨念桥竟神奇地突破了那个破颈,就在和唐水水熟悉后的第一次考试。他已经忘掉是如何准备这次考试的,只记得考试前唐水水望着他笑着说:“加油哦,祝你好运。”他也笑着祝她好运。但最后唐水水并没有什么进步,反倒是他考到了年级46名。这在整个平行班都是极为惊人的。这意味着他有冲刺市前100的潜力。他将此称之为“唐水水带来的幸运”。
和唐水水的相处正在一点一点消磨他的戾气。他开始习惯于偷偷地看着旁边的唐水水发呆。同时他也开始喜欢旁敲侧击去试探在唐水水眼里他是怎样的人。最大的成就是他无意中看到了唐水水和他聊天时的背景。起初唐水水只是把手机放在寝室,后来在杨念桥的影响下胆子越来越大,下课看手机已是常态。杨念桥那次突发奇想在下课给她发了条消息,本意是打扰她看视频。唐水水看到了跳出来的消息笑着把头扭向他,嗔怪道:“不要这样啊!”然后转过头去点开QQ给杨念桥回了一个愤怒的表情。杨念桥便看到了唐水水手机里他们聊天的背景,那是她喜欢吃的浅粉色的草莓蛋糕。而在他的留意下,这个背景除了与他聊天之外,便再没看到。
共同去了书店之后他们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些。最显著的证据是唐水水不仅开始分享她的生活,也开始分享她的零食。她常常把巧克力给他掰一半。当然,称杨念桥“猪”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这十天的补课应该是杨念桥这一年最放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