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玻璃上的苍蝇回忆录 / 第三章 我又搬家了

第三章 我又搬家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杂院没住多久我家又搬了。我爸觉得一辈子在工厂干活没啥前途,刚好遇上改开的春风来,他又自学了无线电修理,想自己干点啥。然后又和同事换了房子,这次搬到了离省政府直线150米的繁华地段,还是个独门临街的小二楼,唯一的缺点是只有自来水没有下水,上厕所要去巷子里一百多米远的公厕,很不方便。
  新家地理位置很优越,是个独立的老式的两层楼,楼板都是木制的那种,其实每层面积很小,现在想起来每层也就30来个平方吧,有一个很窄很陡的木质楼梯上二楼。房子外墙上还能依稀看到有个石刻的“当”字,我猜以前可能是旧社会的当铺吧。因为是临街所以很吵,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爸的同事才同意换房子的吧。这个房子我爸其实是要用来开个铺子的,一楼隔成了两间,中间有通道,一半用来当客厅,有门能直接进来,另外一半重新开了门和橱窗,弄了几个货架子和木制玻璃柜台,我爸开起了无线电修理铺,边学习边修理。那时候一般人家里顶多有台收音机,坏了肯定舍不得扔了,就来花钱修理,更换个小配件,花个块八毛的就能修好继续用。从那时开始我认识了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等电子元器件,以及用万用表测量它们的挡位和度数,也学会了用电络铁焊锡,经常把全新的二极管针脚用电烙铁挂锡玩儿。
  这个小铺面也是承担着养活我们一家三口的全部责任,家里全靠我爸的收入生活。其实那时候应该收入比起工人上班来说好多了,因为我从小在吃的上面没亏过,那是个什么都要票的年代,粮食定量有粮本,粮票、布票、肉票等等,反正我家没缺过吃的,鸡鸭鱼肉从来不缺,过年的压岁钱我都能有100来块,那时候可是一笔巨款,我都用来买课外书,最爱看科普类的和飞碟探索杂志,小时候爱看书,自己去省政府旁边的新华书店买各种科普读物,家里也挺支持。
  后来我爸可能觉得修理无线电赚钱太慢吧,那时候社会已经开始普及磁带式录音机了,我爸就弄了好些原版的歌曲磁带,在家用双卡录音机翻录,用蜡纸刻字印磁带歌曲的封面,然后销售,那时候好像整个社会也没啥版权意识,当时法律也不管翻录。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双卡收录机品牌是夏普的,型号好像是787吧,母带用的叫什么铁带,翻录的磁带用的是小日子的TDK的,他们两口子基本就是连轴转的不停的翻录,我那时放学后写完作业也会帮着翻录,用的贼溜。记得翻录最多的就是邓丽君的歌了,在当时很受欢迎,有多少能卖多少,奈何产量跟不上,就一台收录机能翻录多少?这应该是我爸掘到的第一桶金吧。
  再后来我爸就南下参加广交会,不知道他用什么办法参加的,当时应该普通人是没办法参加的,反正我记得每年他都去,从广交会寻找商机,把无线电修理铺改成了家电销售门市部。开始销售单卡录音机,那时候叫砖头,黑色的,和砖头大小相仿,有外放的喇叭,很流行;还有就是小一些的随身听,记得有索尼的,但很少毕竟价格贵,大部分人买不起。大多都应该是广东那边生产的,只有单放功能,不能录音也没有线控什么的高级功能,卖的很好,我记得我有时候放学回来铺子里还挤满了人要买这个的,还有就是放在家里的那种双卡或者单卡收录机,也是卖的火热,基本上货到了就卖光了,没奈何本钱小,只能一遍又一遍去南下进货。
  我爸认识了一个贵人,也是他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他在我爸进货的上游单位工作,那时候应该叫五交化吧,有一次他来我们这边出差,我爸接待他在我们这边品尝当地美食和游览当地的公园,我也在,还合影了。他是广东人,年纪和我爸相仿,说话很温和,语调很慢,性格很好。那时候没有什么甲方乙方的差别,都挺和蔼可亲的,也没啥弯弯绕的小动作。他姓王,广东人,我叫他王叔叔,结果他回去的时候还要去别的城市,坐的飞机,飞机落地出故障迫降了,他从舱门直接跳下去把脚摔了,当时他家人还不知道,是我爸听广播新闻知道后,紧急联系他单位和家人,后来我爸又去广东看望王叔叔,从这里开始我爸和王叔叔就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要知道那时候五交化的权利很大的,可以赊账的,但是基本是给公家单位赊账,根本不会给远在上千公里的个体户赊账。王叔叔认可我爸的人品后决定给他赊账,要进什么货先发货,卖完再给钱,要多少发多少,下次进货把上次的货款汇过去就可以了,滚动结算。从此我爸的生意越来越好,至少资金能周转开了。但是我爸自始至终没有拖欠对方单位一分钱,说实话,那时候发货后卖完拿钱跑路的的多了去了,但我爸没有,直到最后不做家电生意了也把最后一笔货款支付了,两不相欠。诚信,可能这也就是我爸和王叔叔能够成为一辈子朋友的基础吧。
  到现在我还记得王叔叔的样貌,不过他已经移民了,后来很多年每年过春节我爸和他都要通话互相问候拜年,直到我爸去世。
  其实我爸和王叔叔也就见过几面而已,大多数都是电话沟通,这样的友谊实在难得。我爸曾经告诉过我,人一辈子交一个知心朋友就够了,狐朋狗友酒肉朋友没啥意思,我当时记住了,但我没听进去,这就是我后来花天酒地的原因之一。现在想来那才是金玉良言呀,可惜没有卖后悔药的。
  人这一辈子,跌跌撞撞起起落落不算啥,但是能在顺风得意的时候还能保持自己确实不容易,很多人就飘了。
  我就是从这次搬家后上的小学,我现在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学校的名字,后面我给大家讲原因。。。。。。
  我家因为是临街,家门口隔壁就是电影院的售票处,你们可想而知有多热闹了。那时候电影票是一票难求呀,尤其是当年电影少林寺上映的时候,门口的售票处抢票的情景真是盛况空前,比之春运过犹不及。经常发生打斗事件,为了一张票狗脑子都能打出来,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开着边三斗的警察叔叔们过来处理。
  不过我家想要看电影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卖票的阿姨说好给我们留着,还是黄金位置,哈哈,那时候的电影我是一场都没拉下。票价好像是五毛钱吧,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是几毛钱。热门电影上映时,门口就有黄牛党了,当然那时候没这个叫法,叫投机倒把票贩子。买不上票找他们加钱买高价票,他们的票是也是排队买来的,那时候可不存在什么内外勾结的事情。
  嗯,看电影,小时候没亏过。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