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末两日四连更,第一更)
月悬山头,夜色将没。
新帝聂炘携文武百官,立于天坛,玄帝灵前,悬泪登基。
“先皇灵前,新帝默悼。德高才显,文韬武略。上承寰宇之志,下应百姓之心。奉历代诸皇之命,开后世众生之明。……”
“请新帝登基!”
聂炘走向身边的宦官,刚要拿起冕旒,突然台下一声震吼。
“且慢!”
那不是别人,正是兖王聂煜。他拔刀出鞘,百官惊恐,安排的死士也抽出刀剑。
礼部尚书指着威风赫赫的兖王,“兖王,新帝登基,你这是意欲何为!”
聂煜可不买他的账,看都不看他一眼,剑锋直指台上的聂炘,“请大哥莫急于一时,这皇位究竟谁来坐,恐怕还不一定!”
聂熠随即出列,刚想抽出刀剑,聂炘叫住了他,“三弟,你可想好?”
聂煜回头瞪了聂熠一眼,聂熠下定决心,剑刃出鞘。
他很清楚,在剑出鞘的瞬间,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反贼,史笔如铁,他们难逃骂名。
兖王的死士挟持了百官,那些近侍也被杀完了,兖王太兴奋了,他赢了!
管他什么百年之后,管他什么千古骂名!
老子只要现在能过得好,只要现在能成为皇帝,能统御天下,我有信心能够做的比历代帝王都要好!
“大哥,你输了!乖乖让出皇位,我还能留你全尸!”
“二弟,你在逗我笑吗?在爹的灵前,你大动干戈,逼我禅位,你觉得有多少人愿意站在你这样的不忠不孝之人的身后?”
“少他妈废话!老头儿不公道,我立下赫赫战功,我也熟读经书,文韬武略,应该是我才对!就因为你比我年长?就因为你是嫡出?我就该把这皇位让给你吗!”
“哈哈哈……熟读经书?!什么经书?叛贼录吗?还是造反经?二弟,你读的经书恐怕有点特立独行啊。”
聂煜明白,选择了这条路,他就没法后退了,只能争,只能抢,只能赌了!
聂炘一声令下,隐藏在周围的御林军倾巢而出,包围了聂煜聂熠及其党羽。
“你!你早有准备!”
聂炘摇摇头,“二弟,在你眼里,为兄就那么傻吗?”仰头观天,积压的黑云让整个祭坛的氛围更加压抑。
聂炘拿起祭台上先帝的佩刀,在自己的左手上割开一道血口。
“皇上!”台下大臣惶恐不安。
“王朝更迭至尊梦,手足互戮骨血偿。二弟,三弟,你们太让我失望了…我还以为你们至少能让我感到一丝威胁。”
佩刀掷地,聂炘抬起左手,血滴不止,“朕以血为誓,凡我大陈子民,聂家儿孙,绝不互相屠戮!若有违背,天人共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此,兖王聂煜和幽王聂熠兵权被夺,财富也被收缴大半,不得不臣服,二人次年就藩。
而登基这一天,聂炘也把威望立足了,贤德无双,海纳百川,谁不信服!
一句“王朝更迭至尊梦,手足互戮骨血偿”,让天下士子争相参加科举,只为做这位明君的臣子。
聂炘迎风求雨,大兴科举,正如当年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豪杰尽入我彀中”。
聂炘以最好的方式,解决了皇室的内忧。大臣们都以为这位新帝会大开杀戒,诛灭兖王和幽王。
可是聂炘很清楚,杀了他们容易,但是他们的背后还有一群臣子,杀了这些大臣之后呢?夷三族?
天下会人心惶惶,百官会心怀惊恐,国家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聂炘自幼熟读经书,那些所谓的孔孟之道,不是得天下的妙计,却是治天下的良方。
仁义道德这一套,未必每个人都吃,但是大家非要这一套存在,仿佛只有仁义道德存在了,家才是家,国才是国。
王道有两径,天道与霸道。顺天而为,天定胜人,这是古贤传下来的思想,也是为历代所信服的。
但是只有那些在沙场上征战,见多了生死,看惯了尸山血海的人,才会明白,听天由命是不可行的。
事在人为,只要足够强,就不会在战场上丧命;只要足够强,就不会在乱世中流亡;只要足够强,就可以成为天下的至尊;只要足够强,就可以做到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是历代的枭雄留下的经验,他们终究只是枭雄,而真正所谓的英雄,是王道与霸道兼施,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而聂炘要成为的,就是这样的君主!
新帝聂炘登基,改年号为“继圣”,庙号“仁宗”,世称“陈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