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郎中闭着眼睛,不再看他。
秦铁匠瞪着眼珠子:“侄儿实话说吧,莫说三五百岁,就是百八十岁,也寿比我祖,定是通了灵性的,整个沙河镇也不会有一两只的!若是两三年的,不用外找,侄儿家用于磨刀上脂的常养着几只。”
老郎中挑起眼皮,说:“嗯,那你就到各家寻寻吧,年越长越好,寻到后再来我这,我再开几幅汤剂,再加几贴膏药,命或可保住,只是不能痊愈,难免会落下些残疾。”
老郎中说罢,又闭上了眼睛。
秦铁匠看一眼郎中,见他不再说话,就将大手放在桌上,欲搂铜钱。
这时,郎中将左眼挑开一条缝。秦铁匠一看缩回手,只用二指夹两枚,捏在手里,走了。
除了鼋血鼋脂,汤药膏剂也用了无数,秦铁匠的钱也花了无数,秦家闺女的脚好好坏坏,时常流血流脓,直到半年后伤口才开始愈合。可这时夫妇俩才发现,碗儿左腿停止了发育,走路瘸了。
秦家夫妇无子,指望着瘸腿的女儿养老送终,今得我的宿主,明里说是养个义子,心里却是盘算,未来招赘入门,不待女儿不再愁嫁,还白得一个劳动力!
六月二十八,铁匠媳妇的外甥结婚,请秦家老小去吃酒。正好这天不是集日,在铺子里也闲,于是秦铁匠早早地压好炉子,套上驴车,锁上大门,一家人乐颠颠地赶往十里之外,赴宴去了。
没了秦家人的管束,我的宿主索性爬上炕,歪在脏兮兮的被垛上,睡了起来,临近中午,肚子咕咕地叫声,唤醒了他!
他起身,从黑乎乎的椴木炕沿上溜下来,然后,在屋里翻箱倒柜地寻找了一番,没有找到半口吃的!
他从灶台上拿起一个陶碗,掀开水瓮的木盖子,舀了半碗水,喝下去,肚子里的叫声更大了,他回头一看,灶台上的神龛,放着两个熏得煤黑发亮的馍馍!
他犹豫了一下,想起铁匠媳妇的条扫疙瘩,但肚子里的叫声催促着他,鼓舞着她,给他勇气!
我的宿主一脚蹬上灶台,脚踩着窄窄的釜沿,颤颤巍巍地站起身,伸手抓起一个馍馍。
他啃了两口,满口的馊霉味道,他吐了两下,然后跳下灶台,放下馍,又拿起陶碗,又舀了半碗水,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地漱口,咽下,然后,他又拿起馍,啃一口,喝一口水……肚子终于不再叫了!
他看一眼被他啃掉一小半的馍馍,里面已经腐烂,充满着绿霉,她一阵恶心,想吐!
他又爬上炕,趴在炕头,让炉火的余温,温暖她翻江倒海的肚子。也许是吃惯了食物的残羹,他的肠胃适应了腐败之物,我宿主的肚子闹腾了一会,竟然平静了下来。
他又想起了铁匠媳妇的条扫疙瘩,----
于是,他又溜下炕沿,蹬上灶台,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将半个发霉的馍馍放回去!
他好不容易爬了下来,抬头一看,馍馍光滑的脸蛋上赫然露着他牙齿的痕迹。
他再次登上灶台,又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想将馍转一下,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陶灌。陶罐啪的一声,掉在釜里摔碎了。
几只长相怪异的黑色虫子,滚落出来,毫不费力地爬上光滑的釜壁,迅速地游走。
我的宿主吓了一跳,他摸了摸屁股,不由得再次想起铁匠媳妇的条扫疙瘩!
他下了灶台,猫着腰,一手杵着釜沿,一手去拣拾陶罐的碎片。不想碎片下,一个巨蛹,摇晃着尾巴,钢针一样的毒刺,蜇中他的掌心。
他瞬间感到手心火灼一样疼痛,不一会儿,整个手掌肿胀起来,然后是整个胳臂,他蜷缩着身体,抱着臂膀,艰难地爬到炕上,想让热炕烙他的手臂,不想胳臂一挨热,更疼了!
他哭了,毫无顾忌地大声地号啕,没有人应声,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他想起了姥姥,想起了姥姥那肥壮的身体,和她坚定的眼神!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将他从木盆里赤身裸体地提出来,用柔软的棉布包裹他的身体!
他忽然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不一会儿竟飘了起来,向下一看,一泓碧波,小荷迎着晨露出水,阳光一照,花便开了,花香伴着水气,蒸腾而起,形成丝绸一样柔软的白云,滑过他细嫩的皮肤,一群美丽的鸟,绕着他飞。
太阳落山时,秦铁匠一家才醉醺醺地回来,闻到屋里霉味之中,混杂一丝清香,也没在意,见我的宿主躺在炕上,以为是睡着了,也没喊他,一家人倒头便睡了。
半夜时分,秦铁匠忽然坐起来,捂着胸口,唤他媳妇:“她娘,醒醒,看看我胸口怎么了,疼得要命!”
铁匠媳妇迷迷瞪瞪地坐起来,穿鞋下地,摸索着去点灯,灯刚点燃,还没端起来,忽然捂着肚子,蹲了下去,油灯啪的一声落地,之后满地打滚,杀猪一样地嚎叫。
叫声惊醒了秦家闺女,她起身,一瘸一拐地跑到父母房里,刚进门,就哎呀一声,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一家人鬼哭狼嚎地闹腾了半夜,渐渐平息了。
过了一天,六月三十,是沙河桥集日,秦家铺子大门紧闭,炉膛里的火尚有余温,房廊上,仍然挂着锹镐锄耙,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着新鲜的磷光。
一群在上个集日订了货的人,聚集在门外,等着取货,可半晌不见秦家开门。
有一个性子急的,铛铛地敲着案板,喊着:“取货的!开门呐!”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
一个常赶集的中年人,走到门前,叭叭地拍了两下门,细着嗓子怪声道:“秦铁匠,大集都要散了,还和婆娘亲热呢!”
众人哄堂大笑。
门里还是没有动静,众人止住笑。
中年人又拍了两下门,声音凝重了些:“秦铁匠!秦铁匠!”还是没有人应声。中年人再拍门板,再喊……。
有人小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