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辽东的这次耻辱性大败,王治道死了,李秋也被撤职了。李成梁想走后门,更进一步,成为辽东总兵。
“哥,这次我去关里,李大人连一根人参也不肯收。”
“成名,你说李大人这是咋了?”
“李大人说了,辽东的这次惨败,王总爷战死,陛下很生气。BJ风声很紧,朝廷要是知道,咱们还有钱送礼,谁也承担不了。现在的局势,李大人也看不清楚。但他确信,辽东的两个实缺,关里没人敢来,倒贴钱也没人来。”
“你说这事儿闹的,人家给钱都不来,咱们送礼,都没有没门路。”
两人正谈话间,李成材走进了屋里,坐到了炕檐儿上。
“老二,你们也出去几天了,有没有捡几个人头回来?”
“西虏的人头没弄到,只抓了一个小孩儿,我寻思得养几年,等长胡子了,再噶他人头。”
“也就说,西虏在我们辽东劫掠这么多天,咱们一个人头都没落着,就抓了一个小鞑子,还得养几年才能噶人头?太丢人,再说了,就是一头猪,养几年也有感情了。”
“就这儿,还是人家锦州那边抓住的。”
“去,把那个小鞑子给我带过来。我倒要看看,这西虏有啥不同。”
没过多久,李成材就将那个蒙古小孩儿带来了。
李成材道:“哥,你看这个西虏小鞑子,跟咱们这边的蒙古兵口音都不一样。”
李成梁看小孩儿身子骨不错,问道:“啥名字?”
那小孩儿叽哩咕噜,说了一大堆话,李成梁一句也没听懂。
身旁的一个蒙古家丁说:“总爷,这小子说,他没有名字,他爹是辛爱黄台吉的手下,为了给家里抢一口铁锅,被官兵杀了。他妈也被其他部落抢走了,他一直在辛爱老营周边捡骨头吃,跟蒙古大军走散了,被锦州兵给逮住了。”
李成梁道:“多好的苗子,我就喜欢这种苦大仇深的。这小孩儿留我这儿,西虏比你们东边的野蛮凶悍,等他长大了,说不定能给咱们弄不少人头。你跟他说,我很喜欢他。你问他,愿不愿做我儿子。以后,跟我一起为大明扫平胡虏。”
那蒙古小孩儿听家丁说后,嘴里喊着:“额其格……额其格……”
李成梁疑惑道:“他在喊什么?”
蒙古家丁说:“总爷,他在喊爹,还是敬语。”
李成梁道:“从今以后,他就是我儿子了,跟我姓李,就叫平胡,由你教他汉话。”
话分两头,辽东死了三个总兵,无人敢去了。朝廷想要让毛纲担任辽新的辽东巡抚,毛纲听说此事,吓得尿炕了。他不敢区辽东,更不敢抗旨。
于是,毛纲上书撒谎说,他又死了一个新爹,得守丧。然后,他披麻戴孝,就回老家了。他这么一闹,辽东就更没人去了。
隆庆帝朱载坖气得半死,问道:“我堂堂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莫非找不出来两个敢去辽东的男儿?”
内阁大学士高拱道:“蓟州兵备副使张学颜,为人老实,可以担任辽东巡抚。”
朱载坖又问:“那辽东总兵呢?”
内阁大学士张居正道:“陛下,臣听关外人说,辽东副总兵李成梁老成稳重,而且他斩首颇多,不如就升任他做辽东总兵。”
“陛下,李成梁斩获虽多,但资历尚浅……”内阁首辅李春芳见朱载坖横了他一眼,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臣认为李成梁可以用都督佥事的身份代理辽东总兵,如果干得不错,再升任他做辽东总兵。”
朱载坖:“很好,就这么定了。”
不久之后,张学颜来辽东就任巡抚。几个月后,他跟李成梁也熟络了,成了燕赵大地的一对卧龙凤雏。
“张抚台,我想学蓟镇也给咱们辽兵弄点儿粮饷,你意下如何?”
“好是好,只是粮饷从哪儿来?”
“张抚台,你有所不知,当年我还是险山参将时,我驻守的险山就从女真人那里抢来的。咱们扩大军屯,这粮饷不就来了。”
张学颜欣然同意,并上奏朝廷,讨要建造堡垒的钱。
而这个时候,高拱已经是内阁首辅了,由于张学颜和李成梁是他和张居正一手提拔的人。如果张学颜和李成梁屯田有功,他们也颜面有光,所以他们批了钱粮,让辽东扩大军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