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嘎!噶!噶!,天边鱼肚白突然浮现,惊得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扑打几下翅膀,往其他地方飞去。
“小师弟,小师弟!”仁楼轻轻叫着清风,“嗯~,谁啊”清风缓缓睁开双眼,只能勉强有些光亮的床边,隐隐约约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啊!鬼啊!”小师弟突然尖叫着一跃而起,定了定神看清楚了来人。
“师兄,你有毒吧!”清风看了看天边,
气急败坏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卯时一刻”仁楼不好意思的对清风笑了笑。
“这么早?师兄你想干嘛?”清风奇道,然后立刻往墙角退了退,
“不会是有什么倒霉事又想让我陪你一起吧。”
“怎么会呢,师弟,师兄爱护你还来不及呢。”仁楼对清风解释道,“那师兄你把早饭分我一半”小师弟立刻眯眼带笑。
死崽子,就想着吃,看我不坑死你,仁楼心里暗子窃笑,又对他说:“师弟啊,武学之道浩如烟海,我们更应该勤加练习,要珍惜时间呀。”
“师兄你的意思是?”清风有点迷糊
仁楼笑了笑回答道“以后我们每日卯时去山间挑水,从山道来回练习脚力吧。”
什么?啊,滚,我不认识你,
小兔崽子,还不起来陪我去。
一阵鸡飞狗跳,清风打着哈欠站着山道上,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是谁?我在哪?
等到挑完水,二人第一个来到学堂,准备开始早课。
清风突然高兴的对仁楼说道:“师兄!你好像又回来了。”
仁楼望向师弟,感受到师弟对自己的爱护,感激的回答道:“是呀,又可以折磨你了。”
等了一会儿,众人皆到了,张松溪开始今天的早课。前几日道家的经典篇目已经教完,今天教授的是一篇《坐忘论》。
仁楼仔细听着四师叔讲学,越听越喜。
这坐忘论主要讲述了能随时随地进入深层次入定,达到坐忘的境界,和他最近修炼内功的颇多地方皆有印证,而且似乎能对照俞莲舟所讲修习静功要点,查漏补缺。
听着听着,钱仁楼忽然想起:“记得第一日上学堂之时,四师叔曾经强调了这些经典的重要性,说不定像我这般天资平庸者,也能有些窍门加快内力修炼,我何不问问他?”
“是了,那黄裳遍观道藏而悟《九阴真经》,真经中又有易筋锻骨篇,我虽然没有真经,不妨多看看道藏,从此间入手。我也不求领悟和真经一般的神奇武功,只需要能加速一些内力修炼也就感激不尽了。”想到这里,仁楼内心愈发炽热。
待到上午授业完毕,他悄悄来到张松溪住处。
“四师叔好!”仁楼腆着脸问候。
“哎呀,山清水秀,师叔你这里可真是人间福地啊!”他继续厚脸皮说着。
“哦,是松溪啊,怎么,有事?”张松溪看见来人,笑了笑回应。
“说来惭愧,弟子对道藏十分喜欢,因此特来向师叔请教,想去藏书楼换取对内功修习有益的典籍。”
张松溪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来意,对他说道:“也罢,我就成全你一次。我这里刚好有一本相关的书,你借去看吧。”
说完,从书案左侧翻出一部看起来年代颇远的古籍,双手轻轻的拿起,似乎怕弄坏了其中一小页,将他交给了仁楼,对他说到:“这本道藏贫道看了很有意思,你就看这本吧。”
钱仁楼听了大喜,将此书装在怀里,准备晚上细看。
他没注意到的是,这位武当四侠下意识注视他将此书装入怀中,又目送他远去,
待他走远,才自言自语道:“不知恩师是何用意,将这本书赐予他。”
奇怪,四师叔刚才递给我这本书的时候一脸郑重,而且师叔取书时双手颤抖,好像怕破坏了什么宝藏,仁楼走在路上诧异道。
莫非,是师叔偷偷塞给我纯阳无极功!想着想着,仁楼自己都笑了。
仁楼啊仁楼,你可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以你现在的内力修为,就算纯阳无极功摆在面前,又能练会几层?
还不是阳顶天在老婆面前练乾坤大挪移----自寻死路。
下午,演武场。
今天俞莲舟带了个帮手,只见殷梨亭背上大竹篓,其中装着数十把木刀,这是准备教授众人玄虚刀法。
这玄虚刀法和清风剑法是武当派弟子入门需要学习的武功,共有三十六式,取自故弄玄虚之意。何为故弄玄虚?用俞莲舟的话来说,这套武功不求杀敌,但求自保,三十六式招招皆有破绽,招招破绽皆是陷阱,敌人倘若强攻,必然会遭遇强大的后手。
刀易学,剑难成,一个好的剑客往往要沉淫剑法数十年才能大成,而市井车夫往往凭借一口柴刀也能暴起杀人,因此武当派虽然以剑法为主,确先教弟子刀法防身。
俞莲舟讲解完招式,又和殷梨亭对练,殷梨亭自张三丰赐下一柄宝剑,自是剑法天赋极高。
众人看他以清风剑,神门十三剑,绕指柔剑等等近十种剑法与俞莲舟对攻,而俞莲舟统统以玄虚刀法应对,两人一边对练,一边给众人仔细解释这套刀法种种陷阱和可以应对的情况。
待到讲解完,俞莲舟便宣布对练:
只见刘穹立刻跳出,对着钱仁楼道:“师弟,为兄想请你指点一下刀法!”
钱仁楼笑着回道:“我今日有所不适,还是改日吧。”
刘穹听后立刻讥讽道:“哦,怎么?师弟是怕了,想做缩头乌龟?”
哪知仁楼嘿嘿一笑,对他说道:“是不是缩头乌龟,也不是师兄就能决定,我不想和你比,你还是再等几日吧!”说罢,也不管气得七窍生烟的刘穹,自顾自和清风对练起来。
钱仁楼不知道的是,这一幕幕都被俞莲舟偷偷看在眼里,听到钱仁楼拒绝对练后俞莲舟什么也没说,只是偷偷微笑不语。
傍晚时分,用过晚膳,钱仁楼回到道舍。只见他点燃蜡烛,凑到烛光下,看了几眼便大失所望,原来这部典籍并非他所期盼的是《纯阳无极功》,而是一部叫《无上妙道文始真经》的道藏。
说是真经,其实是一本杂经,仁楼做了几年道士,基本常识还是健在,宋徽宗崇宁皇帝时,曾命大贤黄裳编寻天下典籍而著《万寿道藏》,而后山河沦丧,鞑子屠戮中原,这部典籍也在乱世中被焚毁。当今天下典籍皆按照昔年正一道三洞四辅排列,也是每日早课小道童们必诵读的经典,仁楼又岂能看不出这部经书不在当今正统的任何一部范围内。
也罢,长夜寂寥,就当解闷看看吧。
钱仁楼对此书随意翻弄,此书共分三卷九章,和一篇序言,钱仁楼先从序言看去,凝神细观半响,不由得笑出声来。
原来是这序言讲述了本书来历,说此道称为文始道,又称隐仙派,此书是老子传与尹大夫秘不外传的宝册。
其时天下道家典籍,都信奉黄老学说,主张道德经是道家源头。西周时老子骑青牛遇见周大夫尹喜,留下五千言西出函谷,紫气三千里,因此天下道门虽奉龙虎山正一天师为牛耳,却遵从老子与尹大夫为祖师爷。只是虽有道德五千言,确从无具体修炼之法,后人著述立说,讲授成丹大道总是假托吕洞宾、韩湘子等神仙之名,从来没有典籍敢托老子与尹大夫之名。而此书却说是这二位传下,当真是孔夫子面前读孝经,鲁班门前耍大斧。
这经书,简直不要假得太明显,也许少林寺应该学一学,在易筋经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仁楼看完序言笑了笑心道。
不对啊,这样浅显的道理,四师叔不会不知,而且师叔为人谦和,又不似俞师叔那样腹黑,肯定不会无故消遣我,
他将此书给我定有深意,要不,再看看?仁楼思索片刻,硬着头皮继续读了下去:
只见他随手翻开正卷,看了一会儿,越看越是着迷,渐渐将坐姿扶正,不一会儿满头大汗逐渐滴落,而他本人却是浑然不觉。仁楼匆匆浏览完,仿佛心神收到了巨大的冲击,只是口中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原来这篇《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正文主要讲了三方面的修炼,分别是取真阳、达先天、存无
取真阳描述了人体如何修炼一己真阳之炁,以此外同天地,以盗天地虚无之炁,弥补自身神炁之真机。
达先天则是首先详细阐述了人体阴阳二气转换,人体任督二脉分别对应阴阳二气运行路线,人自脱离胎盘从先天返回后天,气从任脉下,从督脉升,经过中间脏腑运行转化,清阳变浊阳从而阴升阳降。而后描述,心下肾上处有一盗乾坤之机的穴窍,不在人体诸身大穴内,名为神炁穴,此穴,内有坎离精,若以真阳之炁冲穴便可逆转阴阳,复归先天。
存无篇最为深奥,只有寥寥数百字,为丹法最上层。却是讲无名,天地之始的境界。教人如何以养性为宗,虚无为本,无需炼精化气,练气化神,而是通过一己真阳之炁炼神返虚。
仁楼越看越玄乎,越看越觉得心里有个声音在疯狂呐喊:
我去,不会是真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