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权御大宋 / 第七十二章 君民之辩

第七十二章 君民之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相身居高位还能为天下百姓着想,铭章深感钦佩。只是,王相可曾想过‘树高靡阴,独木不林’的道理?”
  对于王曾的说法,柳铭章大部分是不服的。
  在他看来,若是没有那一个个愿意为国捐躯的将士,便是再好的战略也无法实施。
  若是不能将这些牺牲的捕快大肆表彰,把他们当做烈士,将来还有谁愿意为国家卖力?
  或许那时,每个将士想的不是‘我先上我立功’而是‘友军先上刮对面一层血,然后我再上’。
  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再愿意为国牺牲奉献,剩下的自然都是尸位素餐的人。
  这时王曾有些不解,遂问道:“‘树高靡阴,独木不林’出自《后汉书·崔骃列传》,你用在此处,是否不妥?”
  柳铭章说道:“自太祖建朝距今已有六十余年,上位者为何屡屡褒奖空狱?铭章曾让转呈一份劄子到阁部,王相可曾看过?”
  对于柳铭章的质问,王曾陷入了一阵沉思。
  按照北宋的官吏制度,五品外官员是没有资格直接将奏折递到皇帝案头的。
  通常会送到中书阁部经由相府文官批阅,最后由宰相挑出有建设性的奏折报给皇帝。
  只不过柳铭章的建议,说大不大,说小倒也不小。
  同样因为北宋畸形得十分可以的俸禄体系,让中枢阁部有了高昂的月俸,地方小吏却领着微末的薪水。
  在巨大的收入落差下,底层官员会削尖了脑袋向上爬。
  若是料定自己没有能力往上爬的人,唯一的出路便是——贪赃枉法!
  所有人都只看到北宋的文官俸禄如何高,就连九品外的仓库管理都有五贯的月俸,殊不知那一夜柳铭章带去剿匪牺牲的捕快们,月俸仅有两贯。
  这还是放在仁宗时期,四五百文钱就能买一石米的治世。
  因而大宋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绝非王曾能想得明白的。
  对此柳铭章很清楚,只有让底层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拥有极高的荣誉,才能保证国家继续正常运作,这也是他一再坚持赋予牺牲者最高荣誉的目的。
  见王曾不作答,柳铭章又说道:“贞观名臣魏徵与唐太宗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为君者,出则以车,入则以撵;为相者,蟒袍玉带,前呼后拥;而为民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为求得一夕温饱。王相可知‘民富则国强,民贫则国弱’的道理?”
  柳铭章提出的论题着实有点大,王曾一时间没能消化过来,有些愣怔地问道:“那你觉得,上位者如何使民富,又要如何使国强?”
  一席话聊到这时,柳铭章才觉得进入了正题,转身让王曾的随从吩咐小二把自己那桌酒肉移上来,想来王曾应该不介意和他拼个桌,他可不想喝人家的酒,到头来还输个人情。
  见小童离开后,柳铭章才对王曾说道:“班固于《汉书·郦食其传》中曾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因此铭章对魏子之言不以为然。若依魏子之言,水覆舟,水依旧是水,而舟依然是舟。但君若不给民食,君之覆,民之焉存?所以铭章以为民非水,君亦非舟也!”
  “依你之言,何谓之民,何又谓之君?”王曾问道。
  柳铭章想了想,说道:“君为天,民为日月。天青则日月明,天晦则日月黯。若如此,天下牧民者可为亿万星辰。”
  “君为天,君为天……”王曾沉吟了几遍后笑了起来,说道:“如此比较,确实比那魏徵说得更加恰当。”
  “所以铭章做的,正是擦拭天星。若星辰暗淡蒙尘,又如何见得天青?若无数将士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只换来恤养司一纸公文,如何教会将士遗属报效国家?难道王相还觉得,铭章只为求私,而不是为公?”
  柳铭章知道,一定要得到王曾的首肯,让他同意为牺牲的捕快做表彰。
  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人为了国家共同出力。
  他知道只有这样做,在九百三十年后,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才能以弱国姿态战胜一个从来没有败过的帝国。
  “好吧。”
  王曾想了许久终于松口,不过还是提醒道:“王某知道你在这件事中出力甚多,但对于丁谓一党切不可穷追猛打。”
  “这是为何?”这下柳铭章可听不懂了,愤然道:“丁党之恶罄竹难书,王相难道打算让他善终?”
  “你听说过危宿吗?”
  对于柳铭章的问题,王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缓缓问道。
  危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危月燕。
  危月燕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五宿。
  由于位居玄武尾部,战争中断后者不能说是九死一生,只能说是百死难还,故而得“危月燕”之名。
  柳铭章不明白为何一朝宰相突然跟他聊起了天文学,没好气地说道:“王相想说这丁谓乃是二十八星宿的危宿下凡,所以我等凡人不应该和仙家作对是吗?”
  听到柳铭章的揶揄,王曾咳了两声,从怀中掏出了一枚刻着“京狱”二字的手令推到柳铭章面前道:
  “如今丁谓正在大理寺里好吃好住,对于是否出卖国家的事一概不肯交代,他倒是很想见一见你……这个让他一败涂地的人。”
  “我原以为应该不是你。但前几日吕相、晏大夫、钱枢密使都去看过了,他们都套不出话来。”
  这时王曾顿了顿,指节轻轻敲着桌上的手令对柳铭章说道:“王某想来,以你现在开封府司法参军之职,倒也不算是违反常例。”
  王曾这下可把柳铭章给整懵圈了,完全没想过自己一个九品芝麻官,居然得正一品宰相的委任,去帮他审同样正一品的宰相。
  不,确切的说,丁谓不是正一品,而是特品。
  因为该有的虚衔他都有,只差九锡而已。
  柳铭章实在想不明白,王曾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随即问道:“所以王相今日相请,就是让铭章去见丁谓?”
  “倒也不是。”王曾摇了摇头道:
  “先前不知道是你,所以王某奏请太后将李相召回阁部,最晚上元节后,待李相归朝便让他给我引见一番,没曾想今日竟能遇上你,索性就让你和他聊聊,看能不能聊出点东西来。”
  好嘛!还说没有屁眼关系!
  此刻柳铭章几乎断定,这王曾和李迪绝壁有歼情。
  只不过他越听越是糊涂,一头雾水问道:“还请王相明言,究竟让铭章和丁谓聊什么。既是要问话,总要有个方向才是。”
  “你就和他聊一聊危宿吧!”
  王曾却高深莫测地说道:“或许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他还真是危宿下凡。”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