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岳父朱元璋,我打造了日不落帝国 / 第十一章 朱元璋:胡惟庸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第十一章 朱元璋:胡惟庸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片刻之后。
  武英殿。
  太子朱标朝着大殿里面,一脸尊敬之色地喊道:“启禀父皇,儿臣求见。”
  听到太子朱标的声音,正在武英殿大殿御案面前看着奏折的朱元璋抬起头来,说道:“老大,你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是,儿臣遵旨。”
  太子朱标应了一声,才走进了武英殿大殿里面,来到朱元璋御案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咱不是跟你说了很多次了吗?”
  “你来了,不用请示,直接进来就可以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对着太子朱标说道。
  在大明朝,只有两个可以不需要请示,就直接进入到武英殿之中。
  这两个人,一个是跟朱元璋伉俪情深的马皇后,一个是太子朱标。
  只不过太子朱标哪怕是有朱元璋的吩咐,依然还是每次都会先请示,然后再进来。
  “父皇,礼不可废。”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说道。
  “你呀。”
  朱元璋脸颊上露出了无奈之色地说道。
  太子朱标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老大,你已经见了胡文安了吧?”
  “感觉如何?”
  “此子是否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
  朱元璋摇了摇头,看着太子朱标问道。
  实际上,太子朱标跟燕王朱棣出宫去见胡文安的时候,锦衣卫这边就已经是过来禀告过了。
  只是具体太子朱标跟燕王朱棣出宫见胡文安的情形如何,他却是并不知道。
  既然他把事情交给了太子朱标,就不会再继续过问。
  这就是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的信任。
  “父皇,胡兄乃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有胡兄,是我们大明之福!”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脸色肃然了起来,坠地有声地说道。
  朱元璋脸颊上露出了惊讶之色地看着太子朱标,说道:“老大只是见了胡文安一次,竟然就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看来这一个胡文安,确实非凡。
  更为难得的是,还能让老大称呼他为胡兄。”
  对于自家老大,朱元璋可是非常了解。
  虽然太子朱标宽厚仁慈,但是宽厚仁慈不代表太子朱标会轻易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已经不是夸赞胡文安是一个人才那么简单。
  而是国之栋梁,大明之福!
  “儿臣带着老四在胡兄的桃源居里面,见到了胡兄。”
  “儿臣在跟胡兄下棋的时候,问了胡兄一个问题。”
  闻言,太子朱标沉默了一下,说道。
  “什么问题?”
  朱元璋带着一缕探索之意的看着太子朱标说道。
  “我们大明朝,刚刚建国不久,经历过蒙元的腐败统治,百姓贫苦,生活艰难。”
  “需要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民富国强,让百姓生活改善,吃饱饭,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说道。
  朱元璋脸色变得认真了起来,说道:“这胡文安如何回答的?”
  他已经猜到,定然是胡文安给出了一个让太子朱标都不得不叹服的回答,这才让太子朱标对他都有了尊敬之意。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
  太子朱脸色肃穆,郑重其事地说道。
  听及此话,朱元璋脸色微变了起来,他一拍御案,高声地说道:“好,好一个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
  这胡文安,当真是一个大才也!
  胡惟庸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他已经不是说胡文安是一个人才,而是说胡文安是一个大才了。
  “是啊,真正的大才!”
  “这寥寥十几个字,却是说出了真正的治国良策。”
  “儿臣不如胡兄。”
  太子朱标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自叹弗如地说道。
  听到太子朱标的话,朱元璋看了他一眼,一脸平淡之色地说道:“老大也不用妄自菲薄,你的才能,未必就比这胡文安要差。
  而且这句话虽然可以称得上是治国良策。
  但是,说起来简单,真的想要实施起来,就难了。
  国库没钱,修路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大明可能需要用数十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
  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作为开局一个碗,打下了江山的朱元璋而言,他已经明白了胡文安这一句话的意思。
  也知道他这一个路,肯定是要遍布了整个大明朝每一个角落。
  让百姓的农作物,或者是其他货物,都能够通过这一条路,运送到各地,让商品贸易繁荣起来。
  这样百姓自然而然就富裕起来了。
  而商品贸易繁荣起来,商业就发展起来了,商业发展起来,商税就能够大大提升。
  民富国强,很多时候是相伴相生的。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儿臣就问胡兄了,需要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说道。
  听及此话,朱元璋挑了挑眉,说道:“那这胡文安又是怎么说的?
  莫非他真的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胡兄今日并没有给儿臣答案,而是说他有极为重要的事情。”
  “等明日再给儿臣讲解。”
  太子朱标脸颊上露出了遗憾之色地说道。
  “这胡文安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比得上我们大明朝民富国强之路?”
  听到太子朱标的话,朱元璋脸色阴沉了下来,一股肃杀之意仿佛笼罩了整个武英殿。
  就如同要天塌地陷一般。
  这就是开国雄主的气势与威严。
  “父皇,胡兄可不知道儿臣是太子。”
  太子朱标咳嗽了一下,对着朱元璋说道。
  “也是,老大是微服出巡,这胡文安怕是就当你是一个普通的文人。”
  “既然如此,那老大明日就再去见这胡文安,看看他能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出来。”
  “是不是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大明朝的百姓吃饱饭,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听及此话,朱元璋脸颊上的怒意就消散了,哑然失笑了起来。
  对于国强,他都没有提了。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民富,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百姓是不是能够吃饱饭,是不是能够安居乐业,重于泰山!
  “儿臣明白。”
  太子朱标点点头,铿锵有力地说道。
  “不过,这胡文安,是有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老大派锦衣卫的人查了吗?”
  朱元璋对着太子朱标问道。
  显然他还是对胡文安没有回答太子朱标问题,有些耿耿于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