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来异世当王爷 / 第九章 吴勉

第九章 吴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炎直接睡到下午才醒,一问小兰,才知道,是昨夜刘澈把他带回家的。
  “看来这酒还是得少喝。”此刻的王炎,头还有些疼痛。
  “王少爷,你怎么也会去那些地方?”丫鬟小兰有些生气的问道。
  “我是去写诗的!”王炎自知理亏,但不好承认,只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公子乱说,真以为小兰是小孩子不成,哄哄就过去了?”小兰还是不依不饶。
  “……”王炎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表哥,你醒啦?”就在这时,刘澈进到屋里。
  “你来得正好,快,给小兰说清楚,我昨晚可真的什么都没干,就是喝了点酒,写了两首诗而已!”王炎终于找到了救星。
  “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做呢!”刘澈的一番话,顿时让王炎傻了眼。
  “你可不知道,你酒醉之后,我本想扶你回家,可你却一个劲的说不,还说什么太白诗仙酒醉吟诗三百首,你作为当代诗仙,怎么也得吟个五六百首。”刘澈说着说着还模仿起王炎昨夜酒醉后的动作。
  “我真是这么说的。”王炎也懵了,难道自己耍酒疯了?
  “秋香可以作证!”刘澈肯定的说道。
  “我的一世英名啊!”王炎恨不得此刻把头埋进被窝里。“
  “那后来呢?”王炎还想知道自己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后来你就彻底醉了。”刘澈有些失望。
  “醉了好啊,醉了好啊。”王炎此刻暗自发誓,今后再也不喝醉了!
  “但表哥,你还别说,说你是诗仙还真不为过,就你昨夜那两首词,要是传讲出去,这宁州第一才子就非你莫属了!”刘澈此刻也很佩服王炎。
  “我今后不作诗了。”
  “别啊,表哥,你今后可要多做几首,你不知道,昨夜就因为你那两首词,我那打赏钱都省下不少呢!”刘澈一听急了。
  ……
  王炎也不再和刘澈纠缠,找了个理由把刘澈支使出去。
  几日内,王炎都没出过刘府,而是拉着刘澈读书。
  “表哥,走啦!”一大早,刘澈拉着王炎上了马车。
  “这是去哪儿?”王炎很肯定刘澈没有大清早逛青楼的嗜好,这才跟他出去。
  “今天是书院开学的日子。”刘澈解释道。
  “哦!”这几日,王炎也搞清楚了,刘澈求学的数书院刚好也是致远书院,而横渠先生张载也被聘为书院山长。
  “这几日怎么不见表妹?”王炎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多日未曾见过刘疏影了。
  “南边方腊举祸,我家部分产业受到波及,刚好前几日家母也在南方探亲,舍妹便同父亲一道去了南方。”刘澈说道。
  “方腊起义?”王炎万万没想到。
  “表哥慎言,那帮反贼可不是什么起义。若是让官家听了去。免不了一番纠缠。”刘澈听出了王炎口中弊病,连忙纠正。
  王炎连忙告罪。
  致远书院在城外东郊,这一路上,王炎努力回想方腊起义的事情,王炎依稀记得方腊起义后七八年,北宋灭亡,虽说真武朝不是北宋,但难免会有重合之处,看来自己得加紧脚步,不然随时可能会死在历史的洪流当中。
  午后,到了书院之后,整个书院依山而建,前卑后高,层层叠进,错落有致;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加以庭院绿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阁点缀,山墻起伏,飞檐翘角,因而骨色相和,神彩互发,雅致不俗。
  王炎在刘澈的带领下办过入学手续,领了门房钥匙。
  “五时头鼓,五时半二鼓,六时三鼓上课。学院每月三、八讲经,一、六讲史,并书于讲簿。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其余时间自学……”刘澈给王炎讲解学院规矩后就离开了。
  在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之后,王炎找到张载所在门房,禀明来意之后,王炎见到了张载。
  “先生,学生想好了,还是走恩科为重。”王炎最终还是决定去考进士科,一方面是因为三舍科人为干扰因素太多,自己无权无势,择优录官这条绝对占不到,哪怕侥幸做官,也只是那种毫无前途的小官,尤其是过几年万一真武朝也同北宋一样失去北面江山,就自己无意还是炮灰。
  而王炎思考的另一方面则是待真武朝北面失势以后,王朝中心南移,而那个时候各种官吏经过战争洗礼,绝对会锐减,而自己还年轻,再加上进士恩科,自己的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好,为师没有看错你。”张载很高兴王炎的选择。
  “你于每月二四七九日到我处学习五经,余下日子你自学兼经,每月末我还要问策一篇,你可记得。”张载给王炎安排了学习任务。
  “学生谨记。”王炎与张载交谈一番后就告辞了。
  《诗》、《书》、《易》、《周礼》、《礼记》五经选其一经,兼以《论语》、《孟子》,看来要读的书还很多啊,王炎从学院直学哪里借来书籍,准备好好研读。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炎每日就在书院和张载堂屋两处来回奔波。
  时间已过半年,王炎在这半年里,虽说苦读圣贤,但平日里也结交了不少好友,但也结下了不少死对头,比如张进,张青山那伙人。
  “学长,吴勉,他考试作弊。”张青山在课堂上公然喊话。
  “我没有。”一个瘦小的年轻人也大声回斥。
  “吵什么?”学长听到有人争吵,便赶忙走了过来。
  “赵学长,近日应试,吴勉居然誊抄作弊,刚刚被我抓住。”张青山笑着说道。
  “吴勉。可有此事?”赵学长转头问道。
  “我没有。”吴勉辩驳道。
  “还说没有,你看你脚下那是什么。”张青山指着吴勉脚旁的书本。
  “这不是我的书。”吴勉只是瞥了一眼就知道不是自己的。
  赵学长走到吴勉面前,捡起地上的书本,只翻到第一页,赵学长的脸色就变了。
  “你自己看!”赵学长把书扔在吴勉桌上。
  吴勉翻开书本,看着书本上自己的签名,也愣住了。
  这的的确确就是吴勉的字迹。
  “抄写雷同者,罚停膏火一月,如有再犯,逐出住院。”赵学长很是生气,直接当着众学生的面说道。
  罚停膏火一月,这在吴勉听来,仿佛五雷轰顶一般。
  所谓“膏火”,就是学生学习期间的花费,古人俗称“养士费”。“膏火”原本为资助困难学生的,实际使用时已普遍散发,生徒都有份。或给钱两,或给粮谷,或钱粮兼给。
  而吴勉本就家庭贫困,家中父母也是因为给学田做工,才有机会求来这个读书的机会,若是没有了这个月的膏火,再去向父母伸手,那自己的父母恐怕一日还不得食一顿果腹。
  想到这里,吴勉越发伤心难过,虽然气愤,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自己如何斗得过那张青山,如实自己反抗,指不定后面回更加报复自己,也罢,吴勉只有忍气吞声。
  王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虽然他也很愤慨,但没必要为了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出头,毕竟吴勉的家世一开始就决定了不在他们这个圈子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青山斗不过王炎,就只有找别的出气筒。
  ......
  “你还敢还手。”饭后,王炎去找张载进行时务策时务策学习的时候,看到张青山几人围着吴勉一顿拳打脚踢。
  王炎没有理会,而是转头走开。
  刚没走几步,王炎就见到了张载。
  “山长!”王炎大声称呼道。
  后面的张青山等人听到王炎呼喊,顿时撒腿就跑。
  “你跟我来。”张载没有关心吴勉的情况,而是叫走了王炎。
  吴勉看了一眼离去的张载和王炎,随即收拾下就离开了。
  王炎跟着张载来到后山,亭中早有小厮置好家当,王炎和张载登高望远,大片学田映入眼帘。
  “今日的时务策我们以吴勉为题可好?”张载在亭中坐下,抿了一口茶水。
  “还请先生出题。”王炎恭敬的说道。
  “那吴勉可抄袭?”
  “未曾抄袭。”
  “何以观之?”
  “吴勉家贫,为人甚是好学,书面定然小心爱护,然勤奋好学,翻阅时多,书里定汗糟口沁,然今日之物证,书面破损,书里崭新,定时那张青山众人之物。”
  “签名何解?”
  “善书者仿之。”
  “方才吴勉见伤,为何不救?”
  “不敢救。”
  “何解?”
  “怕误伤之。”
  王炎回答完毕,张载抬起头,看着王炎。
  “王炎,你是个好学生,也是一个聪明人,你怕你救了吴勉,反而会让张青山等人误会吴勉是你们的人,今后加倍报复于他,这从长远来看是对的,但你有一点做错了,你知不知道?”
  “还请先生教诲。”王炎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你看,那吴勉此刻是不是在帮他父母做工?”张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遥指山下学田里的一对夫妇。
  “正是。”由于书院天青色的衣服在众多农事人中显得格外显眼,这才让王炎一眼看出。
  “你说吴勉的父母能看得出吴勉被打吗?”
  “应该看得出。”
  “那吴勉会自责吗?”
  “应该会。”
  “自责什么?”
  “自责自己为何要让父母担心。”
  “然也。”
  “吴勉今日蒙冤受屈,若无意外,则罚停膏火一月,先不说那几贯膏火钱对吴勉有何影响,就今日之事,你觉得后面还会发生今日之事吗?”张载再次问道。
  “会。”王炎思考了一下,说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在前世,学校里被霸凌的孩子的孩子不会只被霸凌一次。
  “若下次的结果是逐出书院呢?”张载问道。
  “这......”王炎一时答不上话来。
  “你觉得吴勉受欺和辍学,他会如何选择?”张载又问道。
  “他或许会宁愿受欺吧。”王炎想了想,觉得在吴勉看来,读书比受欺负重要的多了。
  “然也,你视而不见,固然是为他好,可换言之,刚才我也视而不见,我难道也是为他好吗?”
  “处境不一样。”王炎辩驳到。
  “那你说吴勉会不会因此记恨于我,恨我不出来主持公道,恨我不去帮他?”张载的这个问题顿时让王炎哑口无言。
  “他既可以恨我,难道不可以恨你吗?倘若他没有想到你那一层,而认为明明你可以帮他,但你却不帮他,他说不定会恨你没有同窗之谊,再说不定他还会感激张青山那伙人,感谢张青山们让他看清了你的真面目。”张载的一番话让王炎冷汗直流。
  “你要记住,有些时候,有些人不会恨伤害他的人,而是会去恨不救他的人,这就是人性。”张载语重心长的说道。
  “今日虽说是考时务策,但更多的我是想让你明白,做任何事,思考任何问题,千万别忘了人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