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推翻大清 / 第2章 远大的想法

第2章 远大的想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个世界,男子十六岁便成年,意味着郑兴再过一年就要成年,成年的小厮可不能待在凤姐院当差了。
  现场众丫鬟媳妇婆子纷纷诧异了起来,都没想到王熙凤竟然挑了郑兴。
  虽说郑兴再过一年才成年,可他再过一个月就十五了,就不是总角了,凤姐院当差的小厮一般都是总角,十五岁的可没有过。
  二奶奶这是咋了?咋偏偏就挑中郑兴了呢?
  难不成江氏提前求过人了?可她是个朴实的,她也应该没这份情面啊……
  眼下江氏喜上眉梢,忙上前拉着郑兴道:“兴儿,快给二奶奶磕头谢恩。”
  郑兴倒是不想给王熙凤磕头,然而这种情况下还是需要磕一磕,他也不觉得这是多大的屈辱。
  郑兴当即磕头谢了恩。
  王熙凤对林之孝家的道:“给他发五两银子和衣服,让他明儿便来当值。”
  吩咐完她便在一群丫鬟媳妇的围拥下离开。
  郑兴看着王熙凤华贵高傲的背影,悄悄感叹:“必是幸运起作用了!”
  ……
  ……
  “兴儿”这个角色,在原著里出现过,且有着精彩戏份。
  原著里,“兴儿”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对尤二姐细说了荣国府,他心直口快,说话幽默诙谐。
  他说王熙凤是“醋缸醋瓮”,说贾迎春是“二木头”,说贾探春是“有刺戳手的玫瑰花”。
  他说林黛玉是“多病西施”,“风儿一吹就倒了”,说薛宝钗是“雪堆出来的”。
  他说他见了林黛玉、薛宝钗,不敢出气儿,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林黛玉,气暖了吹化了薛宝钗……
  王熙凤发觉贾琏偷娶尤二姐后盘问过他,他在王熙凤跟前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告知了相关情况……
  据郑兴判断,原著里的“兴儿”,应该就是他穿越的这个身份了。
  而现在他虽跟贾琏还没什么干系,却率先被王熙凤选入凤姐院当小厮了。
  不过在郑兴看来,这次的事情应该是他的金手指起了作用,是幸运!
  ……
  ……
  林之孝家的带着江氏、郑兴来到账房,找到她丈夫林之孝。
  林之孝是荣国府的二管家,主要负责账房。
  只是五两银子罢了,不用去银库领的,郑兴直接在账房领到了银子。
  接着郑兴又领到了小厮的衣服。
  江氏分外激动,临时告了假,带着郑兴回家。
  母子俩刚回到家中,便听到“砰”的一声响,响声从卧房传来。
  重病在床的郑喜安从床上摔倒在了地上。
  母子俩忙一起搀扶郑喜安,见郑喜安面如白蜡,痛苦地哼叫着,之前还激动不已的江氏,眼下却情不自禁伤心落泪了起来。
  郑喜安忍着痛苦问道:“兴儿他娘,兴儿被二奶奶选上了没?”
  江氏道:“选上了呢!咱们兴儿今儿可是行了运了,来了五个总角的,偏偏二奶奶瞧上年龄最大的他了。”
  郑喜安看向郑兴,挤出很浅的微笑:“好啊,好啊。”
  说完他便闭上了眼睛,将江氏吓了一跳,下意识以为他就这么没了。
  “兴儿他爹,兴儿他爹……”江氏哭喊了起来。
  郑喜安重新睁眼,用蚊蝇般的声音道:“放心,我还没死。”
  江氏“嗯”了一声,想到郑喜安活不了多久了,又情不自禁伤心落泪。
  不止一个医生说了,郑喜安的病治不好,活不过一个月了。
  眼下,郑兴默默想到:“或许我的金手指能让这位爹的病好起来?”
  他融合了原主的记忆,对郑喜安这位今生的爹,有点亲情的感觉,他也知道郑喜安是个朴实的人,郑喜安若死了,他刚穿越不久,这辈子的爹就没了……
  他觉得,他的金手指或许能让郑喜安本来治不好的病好起来。
  这种事若发生,也属于他的幸运。
  这种事若发生,那他的金手指就更神奇了。
  ……
  ……
  母子俩走出卧房。
  江氏要去买菜,准备下午在家里摆一桌简单的酒席,也没亲人,只是请几个贾府奴才和朋友邻居,这一桌酒席自然是江氏自己烧。
  江氏还要去雇一个婆子照顾郑喜安。
  之前郑兴没当差,可以在家照顾郑喜安,现在他也要在荣国府当差了,便需要雇人照顾。
  这种婆子容易找,每月给四五百文钱便可以。
  出门前,江氏突然拿出一两银子递向郑兴:“兴儿,这一两银子你收着,明儿你便要去府上当差了,或有需要用钱的时候。”
  郑兴道:“娘,这银子还是留给爹治病吧。”
  江氏叹了口气:“头里找的三个医生都说了,你爹的病是治不好了!”
  “咱们家本还剩四两多银子,今儿你又得了五两银子的赏钱,给你一两银子,加上今日摆一桌酒席,还能剩八两。”
  “这八两银子都会用来给你爹治病,其实这已是在白费钱了,没必要白费更多了。”
  郑兴点了点头,这才接过银子,却突然道:“娘,我想用这一两银子去买笔墨纸砚和书籍,都买廉价的,一两银子就够了。”
  江氏感到诧异:“买这些东西干嘛?难不成你要读书?”
  郑兴点了点头:“想读书了。”
  江氏道:“头里你倒是跟着咱们附近住的那位老童生读了一年书,可只读了一年你就不想读了,那老童生也说了你不是个能读好书的。”
  像郑兴这样的家生子,一般是不读书的。
  但郑喜安和江氏都想让他读点书,加上附近住着一个老童生召学生,收费不高,三年前郑喜安和江氏便安排原主跟着老童生读书,只读了一年。
  郑兴道:“那时年少无知,不懂读书的好处,如今知道读书是好事了,哪怕我没资格考科举当官,能在读书上增益一些也是好的。”
  江氏道:“可是咱们家现在花不起送你去私塾的银子。”
  郑兴道:“也不去私塾,不找老师,我自己自学。”
  江氏点了点头。
  她巴不得郑兴能多读点书,哪怕这个儿子是奴才秧子的命,她也巴不得这个儿子是个有文化的奴才。
  ……
  ……
  事实上,郑兴已在想着或许以后要考科举当官。
  在清朝,他这样的奴才没资格考科举,除非像赖尚荣那般脱离奴籍。
  赖尚荣是荣国府大管家赖大的儿子,是赖嬷嬷的孙子,本来他也会是荣国府的家生子,但他一落娘胎胞就被荣国府开恩放出,脱离了奴籍。
  赖尚荣跟公子哥似的读书认字,由丫鬟媳妇婆子们捧凤凰似的长大,考过科举,还捐了个州县官儿,虽只是虚职没有实授,却已是官身。
  郑兴觉得,凭他的金手指,以后应该会脱离奴籍,或许还会考科举当官。
  他是个聪明的,记忆力也是好的。
  如果只是如此,他在这个世界就算读一辈子书,或许也考不中举人,更别说进士了。
  但他有行善事积幸运这样的金手指。
  或许以后他要科举的时候,能通过金手指考中进士当个官……
  他当然想中进士当官,哪怕中一个举人,身份也会大大提升,跟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事实上,他现在也已有了一个比考科举当官更远大的想法。
  那就是造反!
  来到清朝岂能不造反?
  他觉得凭自己的金手指,或许未来真有可能造反且造反成功……
  当然,现在谈这种事还遥远了。
  现在他已经从一个闲置的家生子,成为在荣国府凤姐院当差的小厮了。
  呃,尽管都是奴才,却已是他的一次上升。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