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傲视东周 / 第一卷:权臣篇《帐中对》

第一卷:权臣篇《帐中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民变》
  不出所料,被带过来的就是段庆。
  段庆羞愧地没有看向我,只是低着头。
  “公子可识得此人?”祭离绕过宴桌指着被绑在中央的段庆。
  身后的段友差点没冲动得冲出去。
  “未曾见过。”我伸手拉住段友的脚,听我答得快,段友止住步伐。
  这一切当然瞒不过在座几个人的眼睛。
  “查实此人聚众偷盗颖谷粮仓出逃,途遇公子密谋行刺,不知公子有否受伤。”惺惺作态。
  自古庙堂出演员。
  混过职场的我,也不是没有演技的。“多谢祭大夫,父君庇佑,一路平安。”
  祭离一挥手,走过来两个士兵。“拉下去烹了。”
  烹,也就是煮。把人放青铜鼎里,用开水煮了,然后还有人吃。是不是很野蛮?
  对,这个时代,就是一个野蛮的时代。生在这个时代,跟错人的下场,就是死得这么憋屈!
  我不能救他,救段庆会暴露我的底牌,抱着必死之心的段庆回颖谷,我救他,他不会感谢我,可能还会怪我。
  从一路走来,我已经了解到,祭家在颖谷有私扣贡赋的可能,段庆肯定是关键的证人。
  但是段庆不会出卖他的主人祭离。段庆的部下不会出卖段庆。
  可是段庆死了,那么段庆的手下就可以出卖祭离了。因为他们认为他们之间是无关的。
  祭离无非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杀人灭口毁灭证据,借机向我示威,当然也有可能是向我的母亲陈女示威。因为他可能还不相信,将他击败的会是一个七岁的小孩。
  我得等。
  烹人!很吓唬小孩吗?我倒不怕。
  “祭大夫,康,从未见过烹人,可否见识一下。”
  没想到我提这样要求,楞住了。“公子有兴致,大可观看。”
  陈女拉住想起起身的我:“康儿放肆,不得胡闹。”
  我硬生生站起来,踢翻了宴桌,发脾气说:“娘亲,我就要看,就要看。”
  看到我一反常态的陈女,不知道做何应答,她内心肯定已有主意,但是还是征询地看向太甲乐和两位戎长。
  太甲乐半个月接触知道我不会无的放矢,冲陈女点点头。
  “好吧,去吧,要是怕了就回来。”
  “多谢娘亲。”我抓了一把瓜果走出新设的仪仗庭。
  祭离得陪名义上的主客陈女,而我出来则可以好好观察颖谷的民情。
  四个戎长在身后跟了过来,我舍弃了马车,直接要求祭离的四个人给了我一匹马,这样跑得更快。
  一路的桑田和麦田。
  很快便接近颖谷城。
  时值秋季,麦子还没有完全长好。
  人的身影基本没入麦田中,士兵模样的人,拿着皮鞭在路边偷懒。
  田间有窸窸窣窣的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我故意勒停了马问四名领路的士兵:“可识得此歌谣?”
  四人面有难色。其中一个抽出兵刃下马,走进农田。
  看到有士兵过来,麦田间的人都闭了嘴。
  过了一会,下马的士兵回来了,田间却没了歌声。
  我用鞭子拍马臀,马跑得飞快。快到城墙下。看见城门内不远,煮了一口大青铜锅。
  我相信,段庆就在其中。
  我下马一边走一边学着农民刚才唱的声调: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那些奴隶农民听到我唱,纷纷看过来,看到一个妆容华贵的公子哥带头唱,也纷纷跟着低唱起来。
  为了调动情绪,我站在城门外越唱越悲愤,人们被我带动起来,有个老头儿干脆停下手中的活儿,拿着木棍打起节奏。
  我听到了隐藏在他们内心的声音。
  愤怒,不甘,控诉。
  在路边偷懒的士兵听到整个麦田的声音此起彼伏,抽着皮鞭赶过来。
  靠近路边的奴隶最先遭殃。本来就身体瘦弱的他,被几个皮鞭抽得爬不上身。身边的奴隶不忍心,纷纷过来替倒在地上的奴隶挨鞭子。
  士兵反倒打得更狠了。我跑到被鞭打的奴隶前,我的四个戎长明白我的意思直接过去就夺皮鞭。
  事情闹大了,从祭离处跟出来的四个人默契的跑了一个回去通知祭离。
  更多的士兵围了过来,他们不认识我。我在四个戎长的保护下,骑上马说:“颖谷,此共主周天子以赐郑国,今日康,受郑伯命代理此地,何人敢放肆!”
  士兵听到我大喝,纷纷驻足不敢向前。
  春秋礼仪中。阶层不同的人,穿着也各有不同。单单从我身上佩戴的玉,就可以证明,我,是某个公子。
  我干脆绕入城内,走上城墙。
  “燃烽火!”我大喝。
  士兵都是祭家和本地五大奴隶主的。根本没有人听我的。
  我愤怒你抓起火折子点燃了一支烽火。
  看到烽火的奴隶和士兵纷纷赶到城墙之下。
  “可有战事?”城下士兵喊。
  士兵后边滚滚烟尘,看来,通知祭离的士兵把他通知回来了。
  正好,我要挫挫他的威风。
  “诸位莫慌!吾名姬康,替我父郑伯监颖谷一年,康有一言,请诸位听。”
  祭离在人群堆前放慢了马步。再不放慢。就得踩着人过来了。
  人群纷纷让开道路,祭离没有加快,他知道他阻止不了我要说什么。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忤逆庄公的公子,因为我摆了郑伯的名号。
  “昔夏桀无道,民皆歌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后有商汤不予民活,终有牧野之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有民贼……”我说这怒目看向徐徐而来的祭离。
  祭离自然面不改色,不得不赞叹他心里素质真好。
  他知道,我当然也知道,我现在不可能发难弄死他。他也不敢众目睽睽杀了我,他把我说的话当放屁。
  “今有民贼蚕食郑国,鲸吞百姓。”我说着停了下来。我观察着围观过来的百姓。个个面有菜色,却无一人敢露怒容,恭恭敬敬俯身让开大路给祭离,甚至不敢抬头看他一眼。我失望了,想用这样的方式除掉祭离,太过自信了。
  果然民智未开,妄谈改革。
  祭离慢慢悠悠走上城墙,向我作了个揖。向着城墙下的奴隶和农民说:“颖谷之硕鼠,段庆正于烹中。人人皆可啖其肉,食其骨。”
  很久没有吃过肉的奴隶听罢却发出欢呼声。
  在他们的心中,这个祭离才是他们的主人,他们的天。
  祭离听着欢呼声,左手作了一个请动作,让我下城楼,似乎在宣扬他的胜利。
  我颓废下了城楼,这一个羞辱我一定加倍奉还!
  下楼时,刚好看到人群中,刚才被鞭打的几个奴隶,还有那个击木棍的老者。我心念一动,有了注意。
  “祭大夫,恳请借几位佣人,可否?”
  “公子意欲何为?”
  “想必我来得匆忙,还未及为我修缮住所,祭大夫日理万机,我自要人处置。”
  正好母亲陈女和五大姓奴隶主都回来了,我走到五大姓奴隶主面前故意揶揄道:“祭大夫好小气量,借三两奴隶,竟是不给。”
  五大姓奴隶主错过了刚才的演讲,不知道发生什么,纷纷看向祭离。
  祭离哪里落得下去面子?正要开口反驳。
  我不给他机会,不等他开口就说:“祭大夫果然慷慨,那我就要这个这个这个……”我走入人群指着7.8个奴隶说。
  事情到这份上,祭离不好反驳。当然他也刚赢了我两场,段庆顺利成了背锅侠,而且成功带着众人的仇恨被杀。他觉得我在他的地盘,翻不起大浪。所以,给我几个奴隶,他心里不会很不平衡。
  五大姓奴隶主吃饱喝足,被我扫了兴纷纷要求离开。
  我可不会放过盘剥他们的机会。
  “康,恰逢生辰,父君设宴,各方皆有贡赋。今日祭大夫送我几个贱民奴隶,不知道各叔父可有贡献?”
  陈女见我主动要礼物,一是没礼貌,二来不知道,我又想搞什么幺蛾子。嘴上不说什么,却一直盯着我,戒备突发情况。
  五大姓奴隶主眼神交流了几秒钟,差不多异口同声说:“明日给公子贺礼祝寿。”
  母亲陈女不卑不亢替我回道:“代公子谢过几位。”
  目送五大姓离开,祭离对陈女说:“夫人请。”
  我赶忙阻止说:“住所急切不能修缮,且将士劳苦,不如与将士同留郭外。”
  “夫人贵体,如何使得?”祭离情切间恳求。
  进去容易,出来难,我可不会傻傻地被他控制监视在祭家的城郭之内。我拉了拉陈女的衣袖。
  陈女领会意思拒绝说:“明日新加民隶,与将士旬日间便可造新所,不劳大夫费心了。”
  哇,果然宫廷的女人也是阴谋家,这一句话,省了我千言万语。
  祭离见计划落空,又生一计:“我使家臣保护夫人公子安全。”
  “祭大夫领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有盗贼?”我用他的弱点怼死他。假如他派人就是承认自己治理无方。不派人他日下暗手,也难辞其咎。所以他只能派人远远地跟着,方便我的行事,也保护我的安全。
  “公子所言极是,祭离情切过滤了。”
  打发走了祭离,天渐黄昏。
  这时候庆阳,伯乐,郑籍和段友突然跑过来问我:“公子今日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何道理?”
  古代除了奴隶主可以受到教育外,其他人是没办法受到教育的。直到470年也就是郑庄公后12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私学。
  我看着几个求知若渴的人,同情和可怜之心顿生。耐心教了他们半个小时,天地玄黄也过来凑起热闹。我顺便还说了牧野之战,硕鼠的意思。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大逆不道的言论。
  教完四人,营帐也搭建好了。
  按例,我要到母亲陈女营帐问安的。
  没想到,陈女这晚突然跟我谈起严肃的事情。
  ……………………
  《帐中对》
  “康儿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陈女严峻地问我。
  “母亲可知,父亲与叔父共叔段之争?”我针锋相对。
  “康儿既知共叔段之败,当恪守本分,辅佐有道之君。”陈女已经有些受不了我的肆意妄为了。
  “母亲可知,父君死去之日,就是母亲下黄泉之时?”
  古代君王殉葬,一般诸侯死的时候,怕自己寂寞,会把自己的嫔妃全部杀死殉葬,越是宠爱越是死得快,只有儿子成了新国君。才最大可能保住自己的命。
  听到我最后一句,陈女呆住了。
  “母亲安康,康儿告退。”我正要离开。
  “康儿何以胜!”
  这个问题就问得好了,差一点把我给问住了。
  “母亲何以知康不能胜?”
  “公子忽入周为质,国中乱,周以共主名入郑,名正言顺,莫不敢从。”
  “周储公子狐入质郑,他日回周,定途经颖谷,以狐对郑之恨,以康对狐之恩,狐继周天子,用共主令,谁敢不从?”
  “嫡子废,二公子突立,突母为宋女,宋郑比邻,宋未必弱于郑,宋军入境,旬日之间,安能抵抗?”
  “公子突行为乖张,性格暴虐,为大夫祭仲,高渠弥不忍。立国不久,必生内乱,因机趁便,不难图之。”
  “公子为生性平稳,待人有君王姿态,何以胜?”
  “为不久入质于齐,虽国中乱,齐国路远,必不能回。母亲陈氏之母,陈国近,需时必有援。”
  “何以知之?”
  “天机不可泄露!”
  陈女这才明白,我不要京的富饶,不要制的多产,偏偏要颖谷的原因。越是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越是让她恐惧,一切我早就计划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早就计划好了。
  “我儿果于天人相授?”
  我哈哈大笑退出账去。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