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铁手神匠 / 第四章 刘平出世

第四章 刘平出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来这材料竟是玄铁,难怪如此难锻。”刘守礼心道。这玄铁只怕是百年一遇的宝物,与那沉金一样,若不是此刻见到,刘守礼只觉得这些天才地宝不过是些远古传说罢了。
  除了玄铁宝剑外,老者留下的,还有一份冶铁典籍和一份地图,地图上标着这黄花岭的山川地貌。老者行事虽天马行空,但却非常心细,生怕刘守礼走不出这片大山。
  循着图中所引,刘守礼一路赶回了杏桃村。他自然没有忘了对老者的承诺,回家后,对这趟奇遇只字未提,那把玄铁宝剑,也被他用粗布包裹着,藏到了后院。
  后来,刘夫人先后诞下三子。刘守礼心想,与其寻找旁人,不如栽培自己的孩子,作为老者所托的传人。因此,就全力培养起老大刘顺。
  可惜刘顺天生不是做铁匠的料,刘守礼对此非常头疼,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人,不敢有负老者所托之事。
  万幸小儿子刘平天赋异禀,对铁匠技艺几乎一点就通。于是,刘守礼开始全力教导小儿子。他心里明白,学武艺赶早不赶晚,最好在儿子十岁之前,能把铁匠的门道都学全了。这样就可以按照那位老者的要求,拿着信件去寻访那位太原府的绝世高手。
  刘平在学习父亲的铁匠手艺上可是下了苦功夫,寒暑不歇,风雨无阻,加之其确实聪明伶俐,不到三年的功夫,在刘平九岁这年,已经把父亲的铁匠手艺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再后来,风云突变,父亲殒命于匪患,大哥不知所踪,母亲病中离世。
  五年前,刘守礼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将对那铁匠神仙的承诺、玄铁宝剑和冶铁典籍全部托付给了刘平。虽然时间紧迫,没有详细地讲述前因后果,但刘平自幼聪慧,也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灾变过后,刘平的生活渐渐平复下来,悲痛之余,他也燃起过满腔复仇的怒火。但对于这种流窜的匪徒,官府尚且找他们不到,自己一个平头百姓,又哪里能寻得到?就算寻到了,以自己的本领,也只会枉送了性命。
  因此,刘平压下了复仇的念头。如今和妹妹相依为命,养家糊口的责任就落在了刘平身上。
  他花了个把月的时间,聚拢了之前铁匠铺子里几个比较出色的伙计,并让他们入股做东,几个人共享这铁匠铺子的收益。伙计们当然高兴,只是对这位小少爷的手艺心存疑虑。
  不过很快,这疑虑就烟消云散了。他们发现,这位小老板的铁匠技艺几乎不在老当家的之下。而且不畏艰险,什么难活儿都敢应。有的买主开价非常一般,刘平也一样坦然接受。
  刘平心里明白,现在正是他刘家铁匠铺重新树立名望的关键时期,眼下口碑最为重要,还没有能挑活儿的资本。因此,就这么夜以继日,一单一单全力以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家镇铁匠小神童的名声,就在泾县的十里八村传开了。刘守礼的绰号叫“花铁手”,刘平接手之后,雕花的模子还都在,但刘平却不忍使用。毕竟是睹物思人,父亲牺牲自己保全了家人,刘平每每想起,还是痛心到夜不能寐。
  既然不雕花,刘平自然是不能继承父亲的绰号,有好事者就给他起了个恰如其分的新名号——神童小铁手。刘平对此乐见其成,他知道,自己越是名声在外,买卖生意自然就越好。
  渐渐地,刘家铁匠铺的生意愈发红火,寻常铁器接的少了,武林中人的兵刃订单,则随之多了起来,小铁手刘平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到刘平十岁这年,打一口寻常的朴刀,也能卖出去三五两银子。
  偶尔赶上个材料特殊的大单子,更是能大赚一笔。在刘平十岁这年,铺子接了个大主顾的单子——一柄七斤重的精钢链子刀。由于图纸的锻造难度颇大,刘平和伙计们忙活了四五天才完成。交付之后,买主使着十分趁手,一高兴就给了足足五十两银子,在杏桃村和李家镇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就这样,在刘守礼去世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刘平就把刘家铁匠铺子的买卖重新振作了起来,不仅恢复了原样,而且在‘神童小铁手’名声的加持下,一年的收入足足有之前的两倍还多。
  家底殷实了,刘平也动过拿着信件去山西太原府寻那位武林高人的心思,毕竟是少年人心性,谁不喜欢闯荡江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但刘平强行压下了这个念头,他心里明白,妹妹还很年幼,还要识字、读书、学才艺,未来才能嫁个好人家。而这些开销,唯一的来源就是刘家铁匠铺子。眼下收入确实还不错,但全仰赖自己闯出的这一点微名。如果自己一走,铺子的生意定然会一落千丈。
  况且太原远在千里之外,自己路途上若出了意外,又如何是好?或者哪怕是不出意外,学武艺怕是没个七年五载不能出山,妹妹又托付给谁来照顾呢?
  想到这一层,刘平就打消了去太原府寻访高人的心思。毕竟当年的承诺,是父亲许给那老者的,自己就算是完不成,也不能算不守信用。
  就这样,时光匆匆而过。就在刘平十一岁这年秋天,一个外乡来的和尚,扣响了刘平家的门环。
  刘平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僧人,此人身材瘦长,面色淡金,长得是宝相庄严,一副宗师气度。他穿着干净整洁的粗布僧衣,腰上悬着一把宽大的戒刀。
  刘平是个铁匠,因此一眼就发现,这僧人的戒刀上有一块二寸来长的缺口,想必是砍在什么坚硬之物上,损坏了刀刃。
  刘平只道是来了顾客,忙欠身问道:
  “这位老罗汉,您要打刀具,烦请移步到前院铺子里,和看店的伙计说一声。”
  “哦,你就是神童小铁手,刘平吗?”老僧问道。
  “回禀老罗汉,神童不敢当,在下正是刘平。”
  “哦,好,好。”老僧上下打量着刘平,点点头,道,“我这戒刀,乃是替九江府除匪患时,砍在贼人的刃尖上所伤。出家人身无分文,但还是想找个地方,把这戒刀补上一补。”
  刘平一听,心里明白了,但又觉得有点好笑,心道这老僧真是不谙世事,这年头干哪一行能白干呢?但转念一想,这老僧协助官兵剿匪,而自己生平最恨匪徒贼寇,帮老僧修补个兵刃,又能花费多大功夫呢?
  想罢,刘平和颜悦色,道,“老罗汉,您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我愿意免费为您修补这戒刀,您且跟我来吧。”
  “如此,贫僧谢过。”老僧双手合十道。
  说罢,刘平把老僧引到前院铺子里,招呼了一个帮工的伙计打下手,便接过了老僧这把戒刀。
  这一接不要紧,刘平险些一个没站稳被这戒刀给摔出去。原因无他,这戒刀的分量,实在是与它的体积完全不相符。
  像这样寻常尺寸的戒刀,一般也就是个三五斤重,就算用上最压分量的上好钢材,也至多就是七八斤重。要知道刘平此时也已经十一岁,也是个半大小伙子了,再加上常年的打铁,手上也有把子力气,比那一般的成年男子也差不多少。刘平单手接刀,竟然握不住。他粗一估算,这刀起码得有个十二三斤的分量。
  常言道,学以致用。刘平之前把那铁匠老神仙留下的典籍翻来覆去读了不少遍,对其中的内容已了然于心。此时回忆起来,书中记载的最沉重的材料,共有三种。
  第一种叫墨玉钢,这是西域传过来的材料,非常稀有,分量极重,打造出的兵刃韧性硬度俱佳,常被用于打造双锏、破门锥这种兵刃。
  第二种叫黑黄石,虽然名字带石,其实这其实是一种金属材料,在深坑矿洞中才能寻得。由于黑黄石脆性大,容易损坏,因此用它打造的,一般是流星锤、月牙铲这类的重兵器。
  最后一种,则正是那老神仙托付自己寻找的沉金了。这沉金世所罕见,相传古代有两把上古神兵就是由沉金铸成,一把叫巨阙剑,典籍中记载其为一柄长大的重剑;而另一柄,则是玄之又玄的圣道轩辕剑,没有任何典籍记载此剑,因此大多数人只把其当作神话。
  看着这僧人戒刀上的缺口,刘平思虑片刻,问道:
  “老罗汉,您手里这戒刀,可是用黑黄石打造?”
  “好个神童小铁匠,果然是考不住你。”僧人哈哈大笑,道,“不错,这把戒刀,正是黑黄石铸成。贫僧我自恃有把子力气,喜欢沉重的兵刃。前两年云游到甘南道时,托朋友关系,打造的这把一十二斤重的黑黄石戒刀。”
  “老罗汉,不瞒您说,这黑黄石虽然不算稀世珍宝,但却也不是我这种寻常铁匠能获得的。您若是不着急,待三天后,我到李家镇大集上寻一寻,您看可否?”
  “小友,不必如此麻烦。你且把这柄戒刀融了,重新给我锻一把可好?”
  刘平心道,您这位主顾怕不是诚心来找麻烦的,融了重锻,说着简单,那可比修补一口刀要多花十倍的时间。
  他心中略一迟疑,但想到僧人是个侠义中人,朴素的正义感让刘平内心有了抉择,于是便答应了下来,道,“老罗汉,就依您所言。但重锻可是要花费至少四五天的功夫,我安排伙计在后院找个房间,您先住下,且等我几日。”
  老罗汉满脸笑意,应了下来。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