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很快有人打听出来,升平戏班擅琵琶的那位花魁娘子,叫周纤纤。
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日,周纤纤这个名字,开始传扬江南。
有心之人,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得心中一笑。金陵城中,十里秦淮,秦楼楚馆林立,其中最有名的是伴月楼,而半月楼中,这一两年,声名鹊起,最当红的姑娘,叫周翩翩。据说,周姑娘擅舞,月下轻舞,身姿妙曼,似欲乘风归去,可比蟾宫嫦娥,一舞值万金。
今日,又多了一位与她名字相似的,周纤纤姑娘,看来,这位周姑娘,将来也是指着要红极一时的。
在周翩翩的一曲琵琶后,大望台上剩下的歌舞杂耍节目,就显得有些嘈杂纷乱,索然无味了。
很快到了午正。
归义伯爷吕敬元念完手中的祝词后,再次接过了侍卫递过来的朱红锣锤。
那面挂在朱漆木架上的金黄的大铜锣,再次被人抬了上来。
吕伯爷挥起锣锤,三声锣响,江面上,二十四支舟队,如同离弦之箭,一齐往前扎去。
每支舟队上的鼓手,下锤如落雨,桨手各自喊着号子,双手用力划着浆,船尾的舵手更是紧绷了神经,控制着龙舟的方向和划行中的稳定,防止龙舟的偏离,丝毫不敢松懈。
岸上,响起了雷鸣般地加油喝彩之声,此起彼伏,绵延数里。
瑞竹被人群挤到了靠近一棵大柳树的角落里,勉强能露出半个头来。
那颗大柳树的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大柳树的树干上面也爬上去了几个半大的孩子。
她先是找到了顾家的那面褚红色大旗,接着看到了龙舟上的掌舵之人,那是个肤色微黑,五官有些凌厉的汉子,掌舵的动作十分熟练,此刻他已经收起了面上的锐气,只能看出几分精干来。想来,他就是霜色说的郑举了,确实不是个简单之人。
瑞竹眉头拧了拧。
对付这个郑举,霜色说的是六成。霜色是个谨慎的人,八成的把握,也会保守的说到六成。
在未见到郑举之前,她是相信霜色所说的这个六成的。可是见过郑举后,她觉得,霜色说的六成,可能真是六成,因为,那是个历练良多的机敏之人,不易对付。
尤其,瑞竹忍不住又想到了,方才洗墨阁上的那束目光。
来人,辨不清敌友。
她不敢冒风险,她要的是十成十的把握。
想到这里,瑞竹按了按收在自己腰间的物什,往后退两步,闪身隐入人群。
赤色的杜衡百刻香,将将燃尽时,一红一黄,两支折转回来的龙舟队,已经当先行到了齐云桥下。
朱红龙舟这队,旗帜上绣了一个醒目的沈字,那是去年拿下了金龙头的沈家舟队。
姜黄龙舟那队,旗帜上写的,则是一个陆字,是临安陆家的舟队。
双方显然都尽了全力,鼓声急促,桨手们划的极快,两只龙舟齐头并进,不相上下。
在这两支队伍后,又有一支龙舟划到了近前,也行的极快。那龙舟上人人穿褚红,舵手是个黑脸汉子,舟首的旗帜翻飞,隐约能看到,也写了一个字。
有人站的近着,眼也尖,先看清楚了那旗帜上的字,不由得惊讶叫到:居然是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