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谁做主 / 第七章 袁绍

第七章 袁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阳光照耀下,陶应的反应有些大。旁边陶商轻碰老哥,陶应反应过来:“久仰,久仰。子纲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不敢当,不敢当。听闻伯喈先生在此,某特来拜见。”张竑摆手。
  陶应心想:原来是蔡邕的粉丝团,也许可以跟他一起去见见名人?
  陶应一摆手:“伯喈先生方才随太常刘公入内,想必应当在校检五经。请!”
  张竑拱手一礼,便往内走去,陶应紧随其后。待到太学厢房前,张竑对值守侍从说道:
  “劳烦通禀,广陵学生张竑求见伯喈先生。”侍从通报回来后,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张竑整了整衣冠,大步向内走去,而陶应便也借着机会跟了进去。
  “伯喈先生,在下张竑有礼。”张竑见到蔡邕后施礼。
  “原来是子纲啊,今日怎么有空寻我来?”蔡邕看着书简笑道。
  “听闻蔡师在此辛苦,学生特意来拜见。”张竑笑道。
  “这位小友是?”蔡邕看向张竑。
  “我与他门前相识,听我要拜见蔡师便跟进来了。”张竑解释道。
  “我乃尚书郎陶谦之子,陶应。拜见伯喈先生!”陶应躬身一礼。
  “啊!原来是陶郎君之子,来来来,小友、子纲落座。”蔡邕招呼着。自己名气大,蔡邕也是知道的,并没有多做计较。刚刚落座,就有一声怪叫传来。
  “伯喈先生,曹操来访!”曹操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
  “哟,是孟德啊!怎么今天有空?”蔡邕笑道。
  “五经校注,可是泽备后世的大事儿,我怎能不来?”曹操自顾自地落座了。
  “信不信?袁本初也快来了!”曹操戏谑着。
  “袁本初能来?不是说在避世么?”蔡邕放下书卷,抬起了头。
  “避世又不是弃世,这段时间也不知做了多少大事了!”曹操看着张竑、陶应二人。
  “啊,孟德。来给你介绍下,这是广陵张子纲,丹阳陶应在太学就读。哦,尚书郎陶谦之子。”蔡邕走下主位,用手掌引着曹操的目光。
  “子纲?哦,广陵张竑!嘿嘿,我是曹孟德!现任雒阳北部都尉!”曹操很是豪迈的走向前去。
  “久仰!久仰!曹都尉棒打蹇平,整顿雒阳风纪,某佩服!”张竑拱手见礼。
  “哪里,哪里。为大汉尽忠,应当的!唤我孟德即可!”曹操回礼。“贤弟现太学就读?某亦是出自太学!某比你大,便托名为兄。若有事可来都尉府寻我!”
  “曹都尉威名,在下佩服!如有闲暇,定当叨扰!”陶应拱手。
  “来来来!就坐!就坐!”回礼后,曹操恍若主人一般回到席位上,扬手喊道,人却没有任何的不适。陶应看着曹操的威仪、神态凝结出的气场,深深的意识到资治通鉴中f所说曹操礼贤下士、深得人心并非虚言。“果然强大,这不知不觉反客为主的气场。。。”陶应心中暗赞。
  随后人就开始了畅谈,曹操的见识广博、蔡邕的学问渊实、张竑的才思敏捷和陶应超出时代的见解集合在一起,都觉得受益匪浅。时光飞逝流转,不觉中正午悄然而过,已然到了傍晚。
  陶应率先反应过来,起身拱手:“诸君,已经快要宵禁了。今日陶某f所获良多,在此拜谢!”
  “陶公子不必过谦,看子纲和孟德如此投入。应是都觉得相得甚欢。”主人蔡邕笑道。“时候已晚,公房多有不便。不若入我府中饮宴?”
  曹操起身笑道:“需得上好的包茅酒才可!”
  “那是自然!”蔡邕笑对。
  蔡邕府邸同样位于洛阳北部,其名气极大,迎来送往极多,府中美酒无数。正饮宴中,门前侍者来报:“主人,门外有贵客乔装而来,这是拜帖!”
  蔡邕起身借过拜帖,面容庄重的走了出去,曹操却是嘿然一笑。陶应、张竑二人不解却也不好问。转瞬间,仪表堂堂,身强体壮的中年男子在蔡邕的陪伴下走了进来。
  “孟德,近来可好?”声音谦和厚重,让人不觉中便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本初,近来你做的好大的事!”曹操饮酒斜视。
  “孟德,近来多亏你了。”袁绍淡然看着曹操。
  “我帮了你们那么多,不来敬我一杯?”曹操笑道,眼神中透着不甘。
  早有侍女上了酒案,袁绍拿起酒杯笑道:“孟德辛苦,满饮此杯。”
  袁绍,字本初。四世公袁家第五代的闪耀之星,袁家自袁安起连续四代均是朝廷公(高官)。袁安威望能达到对著名丑陋的掌权外戚窦宪一顿神骂,也只是换来了窦宪的小声埋怨。在汉和帝借助宦官铲除来外戚夺回实权之后,和帝对袁安诸子给予了丰厚的回报,袁氏因此一门荣达。
  第二代,袁安长子袁裳官至骑都尉,次子袁京官至蜀郡太守,子袁敞官至司空。
  第代,袁京之子袁汤,在桓帝当上了太尉,封安国亭侯。
  第四代,袁汤的子袁成、袁逢、袁隗。袁成官至左中郎将,袁逢与袁隗在灵帝一朝皆身居“公”。袁隗娶了当时的学术领袖经学大师马融的女儿,由此还掌握了舆论权。太监袁赦在宫中出任常侍,而袁成与当朝外戚梁冀私交及厚,梁冀甚至对他达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事不谐,问文开”便是当时的写照。要知道梁冀权重甚至到鸠杀皇帝的程度!!后来爆发了两次“党锢之祸”许多世家大族、名士被诛杀、流放、禁锢,而袁家却能继续越做越强他家是士族的众望f所归的根本原因。
  可以想象下当一任公,门生都会形成巨大的势力与网络,比如窦宪的“掾属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两世公”的李固家“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结果四世公,这个网络得有多大呢?
  袁家第五代则出了两个翘楚,便是袁绍和袁术。俩人都是袁逢的儿子,因大哥袁成无子而将庶子袁绍过继。袁绍和袁术则都成为袁家第五代的掌门人候选人,虽然袁术和袁绍互相看不起,但是此时的两人正在雒阳做着谋划。
  宴后,曹操、袁绍回到了蔡邕分配给曹操的房间。
  “孟德,棒打蹇平感觉如何啊?”袁绍坐在榻上笑道。
  “无名小卒,助我扬名。”曹操斜靠榻上,看着蔡邕藏书。
  “听说,嵩叔帮你赠礼?哈哈,好一个曹孟德。你可知那蹇硕已经恨你入骨?”袁绍躺在榻上。
  “你担心我不如担心你自己,让何伯求近期别回来了,听说赵忠看上你了。”曹操笑道。
  “看上又如何,我和袁公路救济党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袁绍不屑。“不过,北都尉好吧?多威风啊!”
  “就知道你袁本初没有好心,能帮我谋求北都尉。”曹操看着窗外圆月无语。
  “以后啊,还是要多靠你啊!”袁绍起身拍了拍曹操肩膀,起身回去睡觉。
  翌日,袁绍又开始了闭门谢客模式,而曹操则时常往来于蔡邕府和太学,张竑则随博士韩宗学习欧阳尚书去了。曹操好读书,常年手不释卷。自打蔡邕受命打造石碑起,便总是找机会借书。
  很快,陶谦知道了陶应的结交了蔡邕等人,便邀请蔡邕赴宴。酒过巡,菜过五味。
  “伯喈先生,我儿年已16。出门交友须得起字,以您之见??”陶谦谦卑的问道。
  “此事我早已思索许久,陶应字伯承、陶商字仲榷如何?”蔡邕微笑地看着陶谦。
  陶谦心中念叨后,便为二子确定了表字。随后看向二子:“伯喈先生赐字,你俩还不谢过?”
  “谢过伯喈先生,近闻伯喈先生已创新字体。可否容我等修习?”陶应一礼。。
  “伯承,修习字体不难。传你等无妨,只是需要多加练习!”蔡邕笑道。
  “小子陶应,陶商,拜见蔡师。”陶应陶商起身拜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