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谁做主 / 第四章 平定

第四章 平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天色大好,傍晚时分,陶谦穿戴整齐与陶应并马在人龙前慢慢行进着。祖茂纵马往返于队伍前后,监管队伍的行进速度。
  “父亲,此次我等前往平叛看起来不像是使君整洽啊?”陶应勉强控制战马匀速行走。
  “使君是打算送为父个前程,将来入得雒阳也有了知兵的名头。眼下大汉不太平啊!”陶谦特意降速等待儿子熟练。“早知这小子这么笨,就该让他随孙静的大部队过来。”陶谦心中有些无语。
  “那父亲,咱们这50余人是否有些托大?贼寇据说有500之众,一个不顺咱们可就陷里了。也不知道这祖茂行不行?”陶应担忧的看着向队伍后方驰去的祖茂。
  “文台贤弟选出来的将领哪能有差?再说咱们可不只50人,祖茂随行也带着十几个骑士,各个弓马娴熟,都是跟着你孙叔父十几战打出来的精兵。”陶谦宽慰儿子。“而且,山贼很没眼光。这许诏父子都快被灭了,才来投奔。想必也识破不了咱们这瞒天过海之计。”
  见陶应能控马后,陶谦的速度也提了起来。整支队伍静悄悄的,在月光照耀下徐徐向萧山进发。经过一夜的劳顿,抵达了山阴县。山阴县是会稽郡洽所,因前任太守失职下狱,便只有县令所在,经济也略显萧条。
  在陶应看来,除了城池有些高大、人口多一些外,也只是和现代的农村差不多。好巧不巧遇到了正给民众看病的太平术士。一番谜之操作过后,病人便神奇的康复了。放在现代只是障眼法一样的小魔术,而在古时却被民众惊为天人。
  陶应刚想上前探问,却被父亲拦住。“不许多事,你我父子身负剿贼重任。怎可在此暴露身份?”陶谦严厉的看着陶应。
  陶应尴尬的笑笑,却不敢多言语。傍晚时分,在山阴校场上陶谦进行了进攻讲话后,便再次率军出征。正午时分,粮车也早从钱塘县发出。
  萧山营寨处,树木众多,其间竟立起了一座小型宫殿。
  山贼头领苴康斜靠在虎皮椅上,抓过身前着轻纱的年轻少妇搂在怀里调笑道:“还是孙坚那贼痞不在舒服啊,去年孙坚坐镇山阴打许诏时,总是给老子捣乱。你说是不是啊?”见少妇被强迫露出的笑容,有些不悦。
  二头领看着腿上的娇俏少女立马附和:“大哥所言极是,近些时日。咱们截南断北,好生自在。便是这等美人儿也是不少见啊!”说着淫笑着拍了拍少女的脸蛋儿,少女惊恐的不敢动作。
  苴康站起身,推下少妇。其转瞬间便沿台阶滚了下去,少女紧接着挣扎起来惊呼一声:“娘!”
  二头领皱眉言道:“还不扶你娘快滚?再敢乱叫,今晚就把你们娘儿俩赏给弟兄们。让你们好好的叫!”少女闷声流泪,扶起妇女就走下殿去。
  “听说那钱塘县,又发了一批军粮。怎么样?守备如何?那臧旻可有动静?”见没了旁人,苴康饮了一杯酒后,一连串儿的吐出问题。
  二头领晒笑:“听说臧旻拍了个文人领兵,叫什么陶谦的?眼下怕是还没到山阴城呢!至于钱塘的运粮守卫倒是添加了,不过咱们人多。官路沿山,处处都可埋伏。”
  苴康一摔酒碗,哈哈大笑:“那就再截他一票!”
  子时不到,身着公服的运粮队伍,便抵达了萧山脚下。明亮亮的月光下,领队什长表情有些不可思议,“长官有令,见贼就跑。抵抗立斩!怎么不见贼影呢?”正诧异间,山道两侧亮起火把,苴康走在了队伍前面。
  什长大呼一声,下属兵丁撒腿就跑,看得苴康有种不祥的预感。就在此时,远处山道传来马蹄声。苴康大吼了一声:“撤!”率先向山上跑去,祖茂率兵纵马而过,顺手一刀摘下了他的人头。二当家听到了大当家的呼喊声,急忙呼喊残余盗贼撤上山寨打算闭门而守。却没想到在招呼之中,被站立良久的祖茂一箭射杀。
  原来,祖茂一行人早就已经埋伏于群山出口。盗贼没有算准陶谦等人的时间,只有三两个守卫监视出口。陶应建议祖茂和那十余名精骑,先行潜入,趁守卫不备乱箭射杀。
  而陶谦则占据了高处,远远望见运粮士兵进了谷口方才下令出兵。谁知刚刚赶得上苴康出现,若是莽撞冲击,恐怕也截不到这帮悍匪。
  在清点了山贼物资后,陶谦等人便驻扎在了萧山匪寨。就在陶谦父子平叛的同时,孙坚也顶着小雨,带队偷袭了句章城。起初城中并未反应过来,直到见到孙贲从内打开城门,孙坚大喝一声:“孙坚在此,早降免死!”城中兵丁均是跪地而降,只有许诏趁乱引弓射中了孙坚的左臂。如不是孙坚被孙贲扑倒,江东猛虎也许到此就结束了。愤怒的孙家将士,当即将许诏剁成了肉泥。就这样,闹事三年的阳明皇帝许生,被生擒活捉。大将军许诏被乱刀砍杀,此次叛乱彻底终结。
  陶谦在率部回返路上就接到了战报,得知句章城已下,心中也是无比的轻松。毕竟没有人愿意长时间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陶应一路上倒是有些惶恐。“怎么办?怎么办?我把历史改变了,孙坚部队没感染风寒,讨伐军也没因为虚弱而无力讨伐山贼,叛乱提前三个月结束。”
  陶谦看着儿子神不守舍的模样,料想到许是近些时日天降暴雨,纵马劳顿所致。便下令减缓速度,整支部队的行进速度不由得大幅下降。陶应到最后,竟然从马背上晕了过去。陶谦顿时心中一慌,见天色将晚,便下令直接驻扎在了山阴县城。入城之后,匆忙寻访前些时日见到的太平术士。
  那术士一见陶应,便说需要仔细验看。将陶谦等人推出门外,而后脸色渐渐变得有些难看起来。“此子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这精魄有些混乱。人皆有三魂七魄,而他竟是四魂七魄。实在罕见!三魂之外,另有一孱弱魂魄,附在身体上。这之前也没听师父说起过怎么处理啊!”正想间,陶应身上出现一道金光。那魂魄竟然脱离了身体,一掌便将深思的术士拍晕了过去。随后沉入了陶应的梦中。
  陶应在睡梦中,只见一金光出现。一位身着太极袍的中年男子,向其走来。述说道:“我本天道侍从,奉天道法旨送你来此乱世,修炎黄之不张,正中华之倾颓。暗中已分气运追随与你,你且放心。”言罢,不待陶应言语,便梦散人醒。
  陶应醒来,只记得该男子的最后一句话。“气运?什么气运?不过是神送我来的,想必不会有不好的下场罢!”陶应心中暗想。然后起身便看到了卧倒的男子,一身黄袍,腰间还有着鬼画符,这不是那个太平术士么?
  轻轻拍了两下这个术士,其睁眼之后见到陶应已醒。惊呼道:“黄天显灵了,黄天显灵了!”这一喊,陶谦等人在外闻听后便推门走了进来。看着陶应一脸懵懵的样子,当即对着术士深辑一礼。“多些大师,救我孩儿。”术士定眼一看,陶应三魂七魄均在,定是黄天显灵,心下大定。“不必多谢,按太平道规矩,一斗米即可。”陶谦连忙拿出百枚五铢钱,术士坦然受之,施施然便离开了。
  翌日清晨,军队正常出发。陶谦见陶应神清气爽,便不再担心。“传命下去,今晚在句章县夜食。”说罢也不理会祖茂,便纵马狂奔而去。
  夜晚,天空中的星星一眨一眨的看着人世间。陶谦在向刺史臧旻交还兵符后,便带儿子紧接着去恭喜孙坚。破城先登,历来为攻城战中的首功。非勇武之辈,不能为也。席间推杯换盏,众人都在庆祝得胜后的欢喜。陶应更是借着酒劲,与孙坚喝上了酒。待酒过三巡之后,臧旻便拉着陶谦离开了大帐。
  “恭祖,本次出征你能获全功,某很欣慰。”臧旻看着月光。
  “多谢使君照应,卑职才能侥幸成功。”陶谦谦虚说道。
  “叙功的奏折你知道该怎么写吧?”臧旻眯眼看着陶谦。
  “请使君指点。”陶谦似乎想到了什么。
  “三年攻战,我等士大夫倾尽全力方才得胜。”臧旻一字一句蹦着。
  “使君,孙文台先登陷城也是功不可没啊!”陶谦低头一礼。
  “若无我等亲历放权,他岂有此功?”臧旻逼视陶谦。“要记住了,他什么出身!”臧旻的言语中将出身两字咬的特别重。言罢,臧旻转身便回转向了自己的营房之中。
  “卑职,,,卑职晓得。。。”陶谦颤抖的说道。。
  “那便好!”臧旻远远地声音传来。
  酒宴过后,陶应酒醉回榻便睡了。陶谦持笔艰难,写了又扔、扔了又写,最后勉强写好了。躺到了床上艰难睡去。月光照在薄纸上倒影出了字“吴郡司马富春孙坚召募精勇,得千馀人,助州郡讨许生。夏,七月,臧旻、陈寅大破生父子于会稽,皆斩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