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中鸟儿啼鸣,又有斜阳照射,颇有诗情画意,只是这安静的气氛也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伴随着郭嘉的背书声,还有童子的扫地声,荀义不禁思绪千千,因为他知道,再过四年随着洛阳的事变,这大地将陷入不知道多久的战乱,看似安静的大汉,其实已经风雨飘摇。
宦官与士族斗,皇权与世家斗,地方与中央斗,豪强与官方斗,长达数十年的恩恩怨怨,只要一个火星,就能顷刻之间引爆整个大汉帝国。很显然火星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张角。
乱世啊乱世,一直生活在安稳平静时代的荀义,怎么会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深陷这泥潭之中。他想来想去国最安全的地方应该是蜀川,也就是现在的益州,但是在那里真的安全嘛?荀义可是记得那边有不少少数民族,一言不合就杀人呢。
况且在这个宗族势利为大的时代,脱离了宗族的保护,那跟自杀没啥区别,想来想去,现在目前就荀家分房弟子最为重要,也是安身立命之关键。至于利用这个身份去干一番事业,荀义也就呵呵笑了。不管有没有那个能力,反正荀义只想着怎么活下去。
但是荀家弟子这个身份真的能保命嘛?荀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子静,为何叹气啊?”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子静连忙望去,原来是荀爽跪坐在竹窗边上看着他。
荀义连忙上前行礼,说道:“先生安好。”
荀爽点了点头,便示意荀义到身边来坐。荀义点头称诺,随后跪坐在荀爽前面。
“为何无故叹气?”
“先生容禀,昨日我听闻郭嘉说道何氏仕女得后位,为此而深深焦虑。”
“哦?”荀爽示意荀义继续说下去。
“据我f所知这何家乃屠夫之家,小门小户,难登大雅之堂。若是平日倒也无妨,只是如今我朝宦官与士族难解难分,如同水火,学生担心。”说到这个,荀义不敢在说下去,只是低头不语。
“你是担心天子驾崩,这何家女子会做些不得已的事情?”
荀义点头。荀爽继续说道:“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可能性何其之小,况且这天下终究还是得依靠我们世家来治理,你看党锢之祸蔓延京中,但是这地方还不是我世家说的算,这算是一种平衡。至于宦官只不过是小小之道,无非仗着天子的信任,趾高气昂,你且看他日后可还如此这般。”
荀爽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至于选何家女子,也是有考量的,数十年前的教训仍历历在目,不敢忘怀,这天下怕外戚掌权久矣。这何家出身低微,虽有世家弟子陪同开衙建府,但是大多数还是拘于官位,并无真正尊重。而据我f所知,这何家女子的兄长,粗鄙不堪,但甚恶阉人,天子恐怕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想用外戚来衡量宦官与世家的斗争。”
经过荀爽这么一说,荀义也渐渐有些明了,这何家确实算的一步不错的棋子,但是汉灵帝万万没想到他会那么的早死,是啊,现在他正值壮年,谁会想到他四年后挂了呢。
荀爽忽然想到一件事,又问道:“假如,这世间真如你f所言,你会做什么呢?”
荀义不假思索地回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名于诸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名于诸侯。”荀爽反复念叨了几次,荀义大汗淋漓,他现在才想起来,这是后面几十年后出师表的句子,现在诸葛亮应该还是个孩子吧。
“句子是好句子,但却是用错人了。子静,你可知我为何为你取字为‘子静’?”
“先生曾说过,‘知者动,仁者静’。先生还特地说我是个仁德的人,希望我以后做事能够稳妥,如同深山一样,不可动摇,故取名为子静。”
荀爽欣慰的点点头,说道:“看来你还记得,如此便好,我知道你的性子仁德平静,不喜与人争斗,但是这世道不争一次,恐怕会辜负别人的一番好意。”
荀义连忙点头称诺。
“你且去唤奉孝进来,让他别背了,那么大的读书声,深怕老夫听不到。”
“诺!”
荀义弯腰出门,便一把拉过还在背书的奉孝,说道:“快点,别背了,先生喊你。”
奉孝一惊,便连忙把竹简塞给书童,跟随着荀义进门。
荀爽看着满脸媚笑的奉孝,没好气的说道:“坐吧。”
奉孝连忙道谢,说道:“多日没见先生,甚是想念,弟子恨不得日夜侍奉先生左右。”
“那你集市中的美酒佳肴岂不是弃之不顾了?”荀爽一句回怼道,郭嘉满脸尴尬,不知言语。
荀爽也没想过多训斥,说道:“今日叫你二人前来,一是询问你二人最近学业如何?二是有一件事需你二人走一趟。”
奉孝一听要考察学业,头低的更低了。
荀爽看他这个样子,更没好气的说道:“只是看今日天色不早矣,学业一事,日后再论,今日就免了。”
奉孝立马满血复活,笑呵呵的说道:“谢谢先生,谢谢先生。”
荀义问道:“敢问先生,这第二件事是何?要让我等去往何处?”
荀爽也懒得理郭嘉,说道:“昨日,颍川郡守袁阆曾来于此,他是汝南袁家之人,乃名门世家之后,只是我从昨日的语气中听闻他好像对荀家不满,又听奉孝本家郭林宗f所言,其并不是品德优秀之人,劣迹斑斑。为探听具体虚实,f所以我想让你二人前往郡城一看究竟。
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我离家许久,对家中弟子甚是想念,前些日子家书言有二优秀子弟,一名荀彧,一名荀攸,尚在求学,望老夫能够教导。且是本家弟子,自然不能低贱了去,你二人带我书信,送与家主,令二人与你等前来此处。”
说完,荀彧便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来。
“诺!”荀义何奉孝连忙低头,荀义双手接过书信。。
荀彧又说道:“如今天色不早,你二人抓紧时间上路,争取天黑之前抵达郡城。”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