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一定要苟下去 / 第二章 竹林浅谈杂事

第二章 竹林浅谈杂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郭嘉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荀义说的没错,只不过先生深居竹林之中,离集市甚远,而郭嘉贪图酒味儿,又碰巧在半山之中遇到了一个许久没人居住的竹屋,便在此安顿了下来,以此往返集市和先生之处。
  郭嘉听到后,原本沮丧的脸,又多了几分悲伤,因为这一个月来,恰巧镇上集市甚是繁闹,f所以他经常去集市中喝酒,美名其曰打探消息。明日先生召见,必会拷问最近学识,唉,看来少不得一顿训斥。
  此时一名少年彻底的失去了活力的眼神,面如死灰。
  荀义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干手中的活计。
  不远处的山中竹屋
  两名老者正跪坐而谈,有书童侍奉左右。一人名为袁阆字奉高,一人正是荀义和郭嘉的先生荀爽,字慈明。
  “奉高前来,可有要事?”
  “慈明,好有雅兴,一人独居这深山之中,也太为安逸,怕是有失志气啊。”
  荀爽哈哈一笑,说道:“吾虽然深居此中,但外面种种,吾却了然于胸,正如吾弟子f所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虽有些狂妄,但不无道理。”
  袁阆说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错的句子,且是哪家儿郎,等吾上任便征召为官如何?”
  荀爽摇头道:“吾荀家分房子弟,尚在学中,不可为官。且多为异想天开,不尊约束,恐闯大祸。”
  袁阆眉头一皱说道:“少年心高气傲,慈明任重而道远啊。”又说道:“吾此次前来是担任颍川郡守,但是手下并无伴随,早就听闻荀家弟子才杰辈出,可有推举之人?”
  “吾家兄等俱在城中大宅,为何不去寻他们?”
  “世人哪不知荀家八龙,慈明世无双,故特地改道前来问候,还望慈明兄万万不可辜负吾期盼英才之意。”
  荀爽摇了摇头说道:“吾久在深山之中修学著书,也是最近收得两弟子伴随左右,家中之事尚且不得知,何况外面英才?”
  袁阆疑问道:“刚刚慈明兄还在夸耀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未免也太快缺失言语了吧。”
  听到这儿带刺得话,荀爽有些不舒服得说道:“刚刚吾说了有些夸大,况且荀家众人都在主城之中,都是治理之才,阁下不应来此。”
  笑话他道:“难道荀家如君之有才德之士,都只能推荐自家人了嘛?”
  荀爽有些恼怒的说道:“您责备我有什么依据嘛?”
  “刚刚我询问了有没有英才,你只说家族中人,我才如此而言。”
  “当初祁奚举荐人才时,对内不回避自己的儿子,对外不回避自己的仇敌,大家认为他最为公正无私。周公旦作《文王》诗时,不谈论尧、舜的德政,却歌颂周文王、周武王,这是热爱亲人之意的表现。《春秋》的理论是,把本国看成亲的,把诸侯视为疏的。况且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这种作法,不是违反了道德标准吗?”
  一时不言,有点狼狈,且又跟荀爽聊了几句,便很不愉快的走了。荀爽看着袁阆等人离去的背影,无奈的叹道:“恰逢时局如此动荡,却用此等人为重要郡县郡守,怕是要出祸端啊。”
  一边摇头,一边问书童道:“今日你可去子静和奉孝处言明,明日须来此处?”
  书童低声答道:“回禀先生,我去时只子静兄长一人在家修筑栅栏,而不见奉孝兄长,故只跟子静兄长说了。”
  “子静知道就好,这奉孝肯定又是偷偷去集市上喝酒去了,且提醒我明日好好考较他的学问。”
  “诺!”
  翌日
  山中的水分还是有点浓重,尤其是未开发的山林,远离喧嚣,即便是日上十分,还有些许雾气没有散去。荀义不得皱了皱眉头,这样的地方湿气很重,先生年纪看样子也挺大了,万一得上风湿病,那可就不好了,他可不像其他的穿越者,什么系统啊,金手指,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他也只能长叹,看来得早日劝先生远离这地方。
  而此时的郭嘉眼睛顶着黑眼圈,一边走着路,一边拿着竹简还在疯狂的看。荀义对此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仿佛看到以前放假结束,还在补作业得样子,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是通病,可在骨子里的,没有时间的代差。
  荀义可算是见识到了人被逼到极限,总是有奇迹发生,就比如昨夜,郭嘉可算是一晚没睡,通宵读书。
  转眼先生的竹院便以在眼前,门院洞开,书童正在庭院打扫。
  他听到外面的脚步声,抬头看去正见郭嘉和荀义走来,连忙上去行礼道:“子静兄长安好!奉孝兄长安好!”
  荀义连忙回礼道:“小弟安好!”
  郭嘉却不管这俗套的礼仪,放下手中的竹简,一把拉过书童问道:“小弟我且问你,今日先生心情如何?”
  “今日尚不得知,只是昨日有人来访,听来者说是颍川郡守,可是与先生交谈没多久便将先生气着了。”书童说着说着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兄长,今日你且小心点,先生说了要好好考较你呢!”
  奉孝听完更是面如死灰,荀义问道:“先生现在可起来否?”
  书童摇了摇头道:“昨日先生与那人交流后,便有些不愉悦,著书至深夜方睡,现在还在榻上睡眠呢。”
  说到这儿,郭嘉眼前一亮,立马抱着竹简跑到竹院外,又开始继续背诵。
  荀义一脸无奈,说道:“且不打扰先生休眠,我等在外面等候便是。”。
  说着便与书童一起打扫院落,这竹院可比郭嘉和荀义居住的地方好多了,不仅有阁楼等,还有许多其他配房,听别人说这是荀家发动了数百人一起建造而成,想来自己的这位先生在荀家的地位相当高。
  只是不曾听先生提起过,自荀义在此修学,也未曾见荀家子弟来拜访过,也不得知先生名讳。况且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荀义感觉自己的最大幸运便是遇到了这位先生,先不说藏书之多,只是那谈吐,定是不可估量之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