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话东周 / 第二回 褒国人为赎罪献美女 周幽王举烽火戏诸...

第二回 褒国人为赎罪献美女 周幽王举烽火戏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宣王自从在东郊游猎时遇到杜伯和左儒阴魂索命,回宫以后闭上眼睛就看见杜伯和左儒在眼前飘荡,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也就不肯吃药就医。天以后,病得越加沉重。这时候周公早已经告老还乡,仲山甫已经去世,于是召来尹吉甫、召虎两位老臣托孤。周宣王感慨的说:“朕即位以来,已经四十多年了,南征北战,海内升平,没想到现在一病不起。太子宫涅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做事却有些昏昧。希望你们能尽力辅佐他,不要断了祖宗基业。”两位老臣跪着领命。
  两位老臣刚出宫门,就遇到了太史伯阳父。召虎私底下给伯阳父说:“之前那个童谣,我就说过恐怕有军事变故。现在大王亲自碰见了厉鬼,还拿着弓箭射鬼,现在病得这么重。征兆已经显应,大王肯定是好不了了。”伯阳父说:“我晚上观察天象,有妖星潜伏在紫微宫,国家只怕还有其他的变故,不只是大王自身啊。”尹吉甫说:“‘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你们只说天道决定人事,公六卿就没点作用了吗?”说完各自散去。
  这天晚上,周宣王驾崩。姜后下懿旨,召集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持太子宫涅在周宣王灵柩前即位,即周幽王。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儿子宜臼为太子。王后的父亲申伯升级为申侯。
  姜后因为悲痛过度,没多长时间也去世了。周幽王为人暴戾,喜怒无常,在父亲丧事期间就喝酒吃肉,和一群小人鬼混,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姜后去世以后,更加没有忌惮,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申侯屡谏不听,回申国去了。也该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这些老臣,相继去世。周幽王任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的儿子尹球,个人并列公。这个人,都是阿谀奉承、贪权好利之人,只知道一味地逢迎周幽王。这时候,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直的人,周幽王却并不信任重用。
  一天早朝,岐山的地方官奏报泾、渭、洛条河同一天发生地震。周幽王笑着说:“山崩塌、地震动是常有的,没必要给朕说。”太史伯阳父抓着大夫赵叔带的手说:“条河发源于岐山,哪里能震动呢。以前伊河、洛河枯竭,夏朝就灭亡了,河流枯竭,商朝就灭亡了。现在条河都震动,河流将堵塞,岐山必然崩塌。岐山是周朝兴盛的地方,岐山一崩,周朝又怎能安然无恙?”赵叔带问:“如果国家有变故,会在什么时候呢?”伯阳父说:“十年之内。善举多了必有福报,罪恶多了必有祸害,十就是满盈的数啊。”赵叔带说:“天子不理国政,任用奸臣,我身为言官,理应以命劝谏。”两个人说了很长时间,早就有人报告给了虢公石父。石父害怕赵叔带进谏,说破了他的奸佞,就直接进宫,把伯阳父和赵叔带私相议论的话,告诉了幽王,告他谤毁朝廷,妖言惑众。周幽王说:“愚昧的人对国政妄加议论,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叔带心怀一腔热血,却一直没找到机会进谏。这天,岐山的地方官再次奏报:“条河都枯竭了,岐山也崩塌了,压倒了很多民房。”周幽王仍然毫不在意,还下令在国内寻访美色,充实后宫。于是,赵叔带上表,说:“当下山峦崩塌、河流枯竭,正是国家的不祥之兆。大王应该勤于政事、保国安民,现在为什么不去寻访人才,而反过来去寻找美女呢?”虢公石父说:“我周朝已定都丰镐,必能千秋万代。岐山就像被丢弃的鞋一样,有什么关系。赵叔带早就对大王不敬,还请大王明察。”周幽王听从了石父的话,把赵叔带免去官职,放逐到田野。赵叔带感叹的说:“一个人不能进入或居住在危险的国家,我不忍看到周朝灭亡。”于是,带领全家搬到晋国居住,成为晋大夫赵氏的祖先,赵衰、赵盾都是他的后裔。后来韩赵魏家分晋,成为了一方诸侯。
  大夫褒珦从褒城来到都城,听说赵叔带被驱逐,急忙进宫劝谏:“大王不畏惧天道变化,罢黜贤良的大臣,只怕国家空虚,社稷不保。”赵幽王非常生气,下令把褒珦囚禁起来。从这以后,进谏之路被堵死,贤良的大臣都远离了。
  话说两头,那个卖弓的男子抱着妖女逃到了褒城这个地方,想抚养却没有奶。恰好,姒大的妻子生的女儿没能养活,就送了些布匹,把这个女婴要了过去。女婴长大以后,起名叫褒姒。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身材已经非常姣好,像是十六七岁的模样。而且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但由于褒姒一来住得偏僻,二来年龄尚小,f所以一直没有婚配。
  褒珦的儿子洪德,正好来到乡间,遇到褒姒打水。看见褒姒虽然村妇打扮,但难以掩盖绝世美貌。洪德心想:“自己父亲被囚禁在监狱年了,一直没能释放,如果把这个女子献给大王,应该可以替父亲赎罪了吧。”洪德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母亲非常赞同,只要能把父亲就出来,花再多的钱也得花。于是,洪德赶到姒家,给姒大了百匹布帛,把褒姒买回了家。一番穿衣打扮之后,把褒姒带到了都城。先是贿赂了虢公,求他把自己的心意奏告幽王。周幽王宣褒姒入宫以后,龙颜大悦,于是也没有告知皇后,就把褒姒留下了,与褒姒尽享鱼水之欢。下旨放褒珦出狱,并官复原职。自此之后,周幽王与褒姒日夜狂欢,一连十天没有上朝。群臣见不到幽王,只好叹息离开。
  周幽王迷恋褒姒美色,和褒姒厮混在琼台个多月,也不去申后的宫殿里去了。申后哭着对太子说:“现在大王宠幸褒姒,全然不顾嫡妾名分,长此以后,只怕我们母子没有立足之地了。”太子说:“这事不难,明天是个朔日,父王必然会上朝。母亲可以到琼台采摘花朵,把褒姒引出来,我把她毒打一顿,给母亲出气。父亲要是怪罪,也怪罪孩儿,跟母亲无关。”太子愤愤地走了。
  第二天,周幽王果然上朝,群臣恭贺朔日。太子故意派了几十个宫女到琼台胡乱摘花。琼台的宫女阻拦,两边争吵起来。太子突然赶了过来,见了褒姒揪住头发便打。宫女们怕周幽王怪罪,全都跪下求饶,太子也怕出了人命,就不再打了。褒姒回宫以后,泪流不止。等到幽王朝会结束,褒妃见到幽王放声大哭,诉说太子的不是。幽王心里倒也明白,原不想怪罪太子,但褒姒以放自己出宫为要挟。幽王当天就下旨:“太子唐突无礼,发配到申国,让申侯管束。东宫太傅、少傅教导无方,免去职务。”太子想进宫找幽王申诉,却不允许进宫,只好驾车到申国去了。申后听说以后,终日以泪洗面。
  褒姒生了儿子。幽王非常珍爱,取名叫伯服,有了废长立幼的心思,只是没有合适的理由。虢石父揣摩到幽王的意思,就和尹球商议,暗地里和褒姒勾连,希望内外配合,立伯服为太子。褒姒高兴极了,从这以后,安排耳目日夜监视申后,寻找机会。
  再说申后每天泪流不止,一个老宫女说:“王后何不写封书信给太子,让太子上表谢罪,万一把大王感动了,说不定大王能让太子回来。”申后答应了,假装生病,把温姓妇人叫来诊脉,暗地里把书信交给她,让她带给太子。不成想,早有人把消息告知褒姒。褒姒派人把书信搜了出来,又把温妇人关了起来。周幽王来的时候,看到褒姒衣服碎乱,赶紧问原因。褒姒说:“王后给太子写信,信尾写着‘别作计较’,想必是要谋害臣妾母子姓名,还请大王做主,有温妇人为证。”幽王听了勃然大怒,下令把温夫人砍为两段。
  幽王和虢、尹两位大臣,商量好了朝会上的说辞。最终把申后打入冷宫,把太子废为庶人,立褒妃为皇后,伯服为太子。两班文武虽然愤愤不平,但看到幽王圣意坚决,只怕引来杀身之祸,都不敢说话。太史伯阳父感叹道:“纲常崩坏,周朝离灭亡不远了。”即日,告老还乡去了。群臣辞官归隐的很多。朝廷里只剩下尹球、虢石父、祭公易这些奸佞之臣。幽王和褒妃在宫里从早到晚寻欢作乐。
  褒妃虽然已经成为王后,受到幽王专宠,但从来没有笑过。幽王让人歌舞奏乐,褒妃一点也没高兴的意思。褒妃说:“臣妾没有别的爱好,只是喜欢听手撕裂彩缯的声音。”幽王听了,让人每天进献一百匹彩缯,让力气大的宫女撕碎给褒妃听。褒妃虽然喜欢听,但仍然没有笑脸。幽王于是下令,有谁能让褒妃一笑,赏赐千金。虢石父献计说:“骊山下面有先王设置的二十几个烽火台,有贼寇的时候放起狼烟,周围的诸侯都会赶来救援。现在天下太平,好几年没有放狼烟了。大王不如带着王后到骊山游玩,假装敌人入侵放起狼烟,把诸侯们引来救援,诸侯们急冲冲赶来,却没有贼寇。王后看了,必然大笑。”幽王高兴极了,于是带着褒妃到骊山游玩。
  于是,幽王在骊宫摆下宴席,下令点起了烽火。鼓声如雷,火光冲天。诸侯们一个个点起兵马,连夜赶到骊山。却只看到幽王和褒妃饮酒作乐,没点贼寇的影子,一个个面面相觑,收起旗帜打道回府。褒妃在楼上看到诸侯们匆忙赶来又无功而返,不禁拍掌大笑。幽王说:“爱妃一笑,真是百媚俱生啊。”于是赏赐虢石父千金。“千金一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申侯知道了幽王废掉申后,立了褒妃,上书劝谏。虢石父说:“申侯心生怨恨,宣扬大王的不是,以后只怕成为祸端,不如发兵征讨他。”幽王准奏,下令削去申侯的爵位,任命石父为将军,要攻打申侯。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