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
有人问禘的道理是什么。孔子说:“现在的人,已经多不知道禘的道理了。当今天下,真正明白禘的道理的人,屈指可数。”孔子边说,边指着自己的手掌扳着手指头数。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1】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
【1】吾:这里指,我的神,自己的鬼,真正的自己,真心本性。
【译文】
祭祖,就要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一样。祭神,就要如同神灵真的在眼前看着自己一样。孔子说:“祭祀的时候,如果不拿自己的真心本性去祭,欺骗祖宗神灵,还不如不祭。”
【3-13】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4】媚于灶【5】,何谓也?”
子曰:“不然。获【6】罪【7】于天【8】,无所祷【9】也。”
【注释】
【1】王孙贾:卫国卫灵公时的大夫。
【2】媚:用眼动来迷惑人。
【3】奥:家里的一个角落,放粮食样品的地方,放将来用于种植的种子,或作为祭祀用。人没事时,就待在这里思考粮食种植收成的事,边思考边与自己和神灵唠叨念叨,时间久了,人就以为这里有个奥神,以为自己的粮食收成好是奥神保佑的。
【4】与其…宁…:与其…不如…。
【5】灶:人以为有个灶神,保佑自己有吃有喝。
【6】获:人抓住鸟为获,得到。
【7】罪:违背人心为罪。人被捆绑起来,引申为严重错误。
【8】天:人头以上的空间为天,这里指天道,神,法则,规律。
【9】祷:念叨,祈求。
【译文】
王孙贾问:“有人说:与其巴结讨好奥神,不如巴结讨好灶神。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孔子说:“不是那样的。一个人如果违背了天道良心,向谁祈求都没有用。”
【3-14】
子曰:“周【1】监【2】于二代【3】。郁郁【4】乎文【5】哉,吾从周。”
【注释】
【1】周:绝对平等,真正的平等。
【2】监:人看着锅里的饭食,盯着,察看。
【3】二代:即平等代,各种各样的代替平等的说法,即平等的各种各样的定义概念描述。二:=,平等。代:替。
【4】郁郁:树很多,一大片,让人分不清哪棵树是哪棵树。
【5】文:文字,文章,文化。。
【译文】
孔子说:“历史文化,错综复杂,各种信息理论都有,让人难以分辨真假。越久远年代的文化,越难以考证。周,即绝对平等,真真正正的平等,是各种各样平等的变通的解释、描述、定义的验证标准,现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郁郁葱葱的文化当中充满了变通了的真真假假的各类信息、知识、感悟,我们应该继承遵从的就是符合周(绝对平等,真正的平等)原则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