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群雄志 / 第16章:十常侍之乱 4

第16章:十常侍之乱 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何进为了讨好自己阵营的士大夫,于是想要密谋杀死宦官。
  便去请示了已经从皇后升级为太后的何太后,但何太后不同意,宦官毕竟对他有恩情,而且她也想把持朝政,掌握权力。
  大将军何进,于是召集谋士前来商议。
  袁绍说道:“召集四方豪杰,使他们引兵来威慑太后,这样不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
  也在何进阵营的曹操不同意,答道:“惩洽宦官,只需要派几个小官吏,就能解决,何必大动干戈,而且这样可能会引发动乱。”
  曹操的话对何进来说,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宦官要是这么好对付,自己前几任出身名门的外戚大将军窦宪、梁冀、以及最近几十年的窦武,不全都死在了宦官手中,而且全都被夷灭了三族。
  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斗争,莫过于政洽斗争,军事斗争失败只是死你一个而已,政洽斗争失败可是要死全家的。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何进采用了袁绍的意见,调集四方豪杰,前来诛杀宦官。
  曹操听闻后,不禁感慨:“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既然,已经准备召集外地的军官入京,何进和他的谋士就策划了具体的细节。
  其一,派遣大将军本部的王匡到兖州泰山郡征召强弩兵五百;
  其二,派遣骑都尉鲍信到兖州泰山郡募集士兵。
  他们俩都是泰山本地的豪强,在那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不然派别人压根招不到兵,后来曹魏鼎鼎有名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也在鲍信的部下,不过出身低下的他在当时只是一名小兵。
  其三,派遣都尉毌丘毅到扬州丹阳郡征兵,其中刘备也在军中,中途经过下邳国,力战强盗有功,被封为青州北海国的下密县丞。
  其四,派遣并州张扬回老家并州募兵,共招募一千多人
  其五,派遣张辽到河北募兵,也获得一千多人。
  另外,为了保险起见,何进还从外地征调了三支军队。
  其一,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洛阳附近的成皋,这个人以后是讨伐董卓的发起人;
  其二,召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引数千精兵屯兵在河内,烧孟津以胁迫何太后,这极大的刺激了在军中的吕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杀了不少底层的百姓。而吕布出身低下,有点感同身受,让他深深的感到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如果没有权力,将会成为他人的棋子。
  其三,召前将军董卓带数千兵马屯兵上林苑。
  其余七路都好控制,背景单纯,唯有董卓来历不明。
  董卓的背后是袁绍的叔父袁隗,董卓是他的故吏。
  由于东汉是以豪强为基础建立的帝国,豪强有着很大的权力,其中有一种现象叫“二重君主观”。
  官员和属吏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有时候会以“君臣相称”。
  董卓在某种程度上是袁隗的臣子,董卓能从普通的小康之家混到今天,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战功,他的背后少不了袁隗的扶持。
  袁隗为什么要袁绍提议招来自己曾经的属吏董卓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袁隗的阴谋。
  一方面他让袁绍建议何进招来外兵,让宦官反复受到惊吓,再让袁绍假传何进的命令,大肆搜捕宦官亲属,造成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火拼。
  然后,想办法让宦官解决外戚何进,然后再以此为借口诛杀宦官,讨好跟自己一样的士大夫,再让董卓带兵震住场子,最后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领袖,攫取最高权力。
  如果没有了碍事的宦官和外戚,三大集团只剩下士大夫集团,再加上皇帝年幼,那以自家四世三公的威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己就能成为权倾朝野的大权臣。。
  说不定自己还能更进一步,像王莽一样篡位称帝。
  虽然后来剧本大部分都按照袁隗想的那样,只是没想到自己故吏董卓的野心也不比他小。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