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严家用自制的水车不需人力便可浇灌农田,消息没两天时间便传遍了整个长寿村,在那时信息还太流通的年代,竟还惹来里正的注意。
后经里正实地考察后,确实发现水车灌溉农田这事竟然真的,上报给县一级的官员,由其向朝廷汇报,同时他亲自前往李严的家。
一名穿着粗布麻衣,面色红黑的中年人,站在李严家院外,大喊道:“是李郎君家吗?”
李严、赵玉、李长安此时都在家,听见院外有人在唤,走出了屋子,道:“谁在外面?”
“李郎君,还记得我吗?东冈村周文辉,”中年汉子笑道。
李严猛然一怔,这才认出竟然是里正——周文辉,长寿村包括附近几个村子都由他来管辖,并且此次府衙下达的抗旱,也是有里正于各个村执行。
“周里正,”李严赶忙走到院前,打开了院门迎他走了进来。
周文辉笑了笑,道:“李严,李郎君,你还真是真人不露相,轻轻松松便将自己田地干旱的问题解决了!”
李严挠了挠头有些不知所措,还是第一次见里正如此平易近人!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是我……”
李长安看着二人,眼睛滴溜溜转了转,笑道:“阿耶,周里正这次来,应该是为了水车之事,这可是造福乡里的事情,为啥还不肯承认?”
见李长安都这样讲,周文辉更加确定心中的想法,看来还真是找对人了,果真是李严弄出的水车。同时心中也有几分懊恼,为啥当时自己会想出那样的馊主意,按照距离水源的远近来浇灌农田,……
李严带着几分讶异望向李长安,见他一番挤眉弄眼却也知道他的想法,道:“既然,周里正已然知道,那某便讲实话了,不错,水车是我发明,起初只是为了方便我家农田灌溉。”
周文辉脸上生出一抹尴尬,道:“当初,只想尽量多些灌溉农田,反而将你们家农田舍弃,这是某做的不对,还望李郎君切莫气愤。”
李严摇了摇头,道:“某只是庄稼人,只想辛苦播种下的种子能有好收成,周里正,今日若是为了水车,你大可放宽心,我不会藏着掖着的。”
听到这,周文辉心中大定,对他一家的感官也在成倍增加,没想到李严的觉悟竟这么高!自己可是万万不如。
“李郎君高义,某心中敬佩,”周文辉说着便抱拳对他拱了拱身子,以示对他的尊重。
李严见此赶忙回了礼,道:“这些都是某力所能及的,周里正切莫如此。”
赵玉见二人站院内,便开始说起话来,对着李长安使了眼色,小声道:“屋内还有脆梨,拿出几个洗净放火上蒸蒸。”
看了看周文辉,李长安暗想:“里正,估计在赵玉、李严眼中已经算是‘大官’了,这待遇规格明显提升不少。”
时间又过了两刻钟,李长安端着蒸熟的鸭梨走了出来,不多不少正好四枚。李严与周文辉正坐在院内木树墩上,不知聊着些什么,二人神情都显得十分高兴,赵玉而在一旁不时看看二人,手中忙着针线活。
“蒸鸭梨出锅喽,热腾腾的蒸鸭梨,”李长安端着蒸好的鸭梨走到李严与周文辉面前。
李严也不觉烫,伸手抓一个鸭梨递给了周文辉,同时笑道:“周郎君,尝尝我家的蒸梨。”
周文辉接过后,李严又拿起一个鸭梨放嘴里便啃,虽是烫的龇牙咧嘴但还是很高兴,道:“长安城富贵人家,都是这样吃梨,你还真别说这梨还真不错。”
周文辉拿着手中的蒸梨却是迟迟没有下嘴,在手上便能觉察到真的很烫,干笑道:“是吗?还真和我们这乡下人不一样。”
见他一直没动嘴,李严则在一旁催促起,道:“周里正,你也吃啊!”
周文辉见他如此热情,却也不好驳了他的“美意”,只得苦笑回应道:“这就吃,这就吃。”
见周文辉被蒸梨烫的眼泪都要流出来,李严嘴角却是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心中暗爽道:“让你出那样的馊主意,还真以为我不计较?……”
时间匆匆而过,等到周文辉从李严家离开已经是日落西山,二人商谈水车的过程甚是愉快。
等到一家人吃完晚饭时,李严与赵玉便问道:“大郎,明明是你制作的水车,为啥不告诉周里正?”
李长安摆了摆手,笑道:“周里正,这次过来明摆着便是水车来的,我们也不准备藏着掖着。水车虽好但早在秦汉时期便已运用,不是我发明的自也不敢居功,我所作的也只是改良一下,使其更加省力省时,不过我想发明水车之人,也是想造福更多百姓吧!”
李严点了点头,伸开蒲扇般的大手拍打着他的肩,咧嘴大笑道:“不愧是我李严的儿子。”
……
长安城,大兴宫两仪殿内,李世民正看着下面呈上来的公文,突然万年县一篇关于水车的消息映入了他的眼帘。
这可是最近来听到最好的消息,但心中却是存在一丝疑虑?水车真能解决如今的旱情吗?又看到水车出现的地方是万年县下辖的长寿村,猛然想到李苓曾说过李长安便是那村子里的人,心中不知为何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暮色也愈发暗沉,殿内的掌灯小宦官,已经往油灯添了几次灯油,李世民打了一个哈欠,起身伸了伸懒腰,道:“摆驾,立政殿!”
立政殿内,长孙无忧还未睡下,突然听到殿内口一阵骚动,皱眉问道:“谁在外面?”
立在殿内一名女婢施了个礼便向殿外走去,刚走到殿门前便向后退了几步,双膝跪地拱手便拜,道:“陛下!”
李世民看也没看跪挡在殿前的女婢,快步走进殿内,笑道:“观音婢,这么晚怎么还没睡?”
长孙无忧起身先是吃了一惊,随后掩口笑道:“二郎先问我,倒是我该先问问你,你今天不是要宿千秋殿吗?”
李世民挠了挠头,道:“这事,我给忘了,要不我先回去?”
见他作势要走,长孙无忧轻哼了声,道:“走,走吧!走了就别来了。”
李世民对着身旁的宦官使了眼色,只见他心领神会的将殿内的女婢、内侍都带了出去,殿门关上李世民满眼笑意的转身走向长孙无忧身旁,顺势将她抱起便来到塌前,低声道:“那好,今晚我就不走了。”
……芙蓉帐暖春色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