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布衣贞观 / 第二十九章 李世民的担忧

第二十九章 李世民的担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长寿村,李严一家连续几天都没出门,赵富贵时不时还会上门帮忙,四人用了五、六天时间终于制作好了一个小型的水车。
  村中的人见李严也不往田中去,还想着他是破罐子破摔,但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谁还顾得上谁。里正让各村组织灌溉农田的方法,都在有序进行着,但究竟效果怎样,却是一言难尽。
  如赵富贵家虽是长寿村第一户被合力灌溉田地的农户,但百十亩地仅用十几人,两天时间便浇灌了一遍,可想而知那速度、水量,这不刚过了三两天,田里又旱了。
  赵山每日还要跟着“抗旱小队”,去别家浇灌农田,自家还是一副烂摊子,又怎么有心情给别家干活?
  李严家却没这么多考虑,毕竟刚开始便被判了“死刑”,现在也是死马当活马医。
  这一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却是不错的好天气。李严父子,赵山父子四人来到村子旁无名河道的一处水流湍急处。因要在河道两边钉木桩固定水轮,李严、李长安、赵富贵三人搞不定,故而只能将水性好的赵山找来,将好的完事后一坛蒸馏酒。
  因无名河道水不是特别深,估摸着有着一米半左右,故而李严、赵山两个大人在,将木桩楔进河道两边也不算太难。
  离长安与赵富贵则在一旁用空心竹子架设着送水的通道,等到四人一起准备妥当便等着水车自己转动。
  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架起大轮转动,李长安眉头轻皱,暗想:“应该没问题啊?为什么木轮不转?”猛然间像是想到了什么,拍了一下脑袋道:“怎么把那东西给忘带了,阿耶,你们稍等我会儿,我回家拿竹板。”
  见他一溜烟便跑没影了,三人看了看还是等他回来吧!
  过了大约一刻钟,李长安便将木板抱了回来,看着河里水流虽湍急但却不深,笑道:“阿耶,你们呢帮帮我,将竹板装在水车上,”说着脱了外衣便跳下了水。
  河水冰凉却不刺骨,李长安抹了脸上的水珠便游向了木轮处,李严、赵山看到此也赶忙脱下外衣跳水里帮忙,赵富贵想要一同下水,却被喝止住在岸上递竹板,他水性并不甚好。
  经过三人在水下一阵捣鼓,总算给木轮转上了竹板,便于木轮承受更多的水的冲击力,从中获得更多的动能。李长安三人爬上岸后,果不其然木轮开始慢慢转动起来,轮上固定的斜形竹筒舀起的水,也被带到高处倾倒进水槽内,……
  看着水流顺着空心竹流向自家田中,李严的眼圈不禁泛起了红,成功了!竟然真的成功了!
  赵富贵与赵山张着大嘴也是一副看傻眼的模样,竟这样成了,田内有提前挖好的小沟,河水源源不断的流过来,滋润着整个农田。
  “哎!早知道这么容易,我干嘛要辛辛苦苦浇那么多天的水!”赵山拍了一下大腿,蹲在了地头道。
  李长安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没有讲话,李严在一旁自豪道:“我家大郎果真不凡!不过你也不用伤感,既然这样有用你家的田也不用担心了。”
  赵山道:“李严,你可讲真的?我家的田可是交给你家大郎了。”
  李严点了点头,道:“那自然是真的,大郎,你说是不是?”
  李长安笑道:“那是自然,二郎是我好友,这样的好事自然先紧着自家人了。”
  赵山不住的点头,笑道:“不错,我家二郎可是与你最为要好。”
  ……
  真是几家喜来几家忧,大兴宫两仪殿内,满满奏折都在讲各地正组织大量人力抗旱,但效果都不甚佳。若是仅仅因为抗旱的事情,李世民心中还不是太烦闷,但是有朝中有几位萧瑀为首的老臣,却上书请求李世民暂缓筹备粮草屯兵边境的想法。
  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国力尚未恢复,又逢大旱,百姓生活定然不易,若是筹备粮草,肯定会增加百姓负担,二是,抗旱需要大量壮年劳力,若是被征调前往边境,又该有谁弥补这些劳动力。
  (唐代,前期施行的府兵制,便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大大减轻了唐政府的经济负担)
  如今突厥正由盛转衰,外有强敌(薛延陀),内乱不断,大唐国力则在稳步提升,正式出兵的好机会。平定突厥更是他作为大唐帝国最高统帅,下达的最重要的一个命令,若是朝令夕改岂不是有损帝王威严。
  但若是一意孤行出兵,大军后勤粮草供给又当如何保证,国内旱情不缓解,出兵也心不安啊!
  想到这,脑瓜子不禁嗡嗡作响,刚合上案上的竹简,长孙无忧身着束腰长襦施施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女婢端着煮好的银耳羹。
  见李世民心情似不大好,长孙无忧轻转身子接过女婢手中的银耳羹,并摒弃左右来到他身旁,笑道:“二郎,忧心什么呢?先喝碗银耳羹吧。”
  李世民抬头见长孙无忧笑盈盈站在自己面前,紧绷的神情瞬间也放松了几分,笑道:“观音婢,你什么时候到的?”
  长孙无忧将银耳羹放在案几上,给李世民盛了一碗,道:“先喝些,我在这你同我慢慢讲。”
  李世民接过递来的银耳羹,喝了几口赞道:“观音婢你的厨艺,真是越来越精湛,甚是好吃。”
  长孙无忧则拉过一个软垫,在他对面跪坐了下去,道:“今天,二郎又遇见什么烦心事了?”
  李世民思索了片刻,缓声道:“不瞒你说,今天我还真是遇见一事,难解!”
  “何事?”长孙无忧道。
  李世民便开始将他想要出兵突厥的事情与她托盘而出,并将现在全境遇见的大旱也同她讲了讲,他面前只有两条路,要嘛,背水一战!要嘛,安安稳稳的抗旱!但等到明年却不知突厥会是怎样的景象。
  他在犹豫,长孙无忧听完却面不改色,道:“听你这样讲,我倒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李世民,道。
  “张榜寻求各地能解决大旱的奇人,并予以一定奖励,”长孙无忧道。
  李世民沉吟了半晌,道:“这虽不是好主意,但真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失为一个办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