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布衣贞观 / 第二十二章 渭水之盟

第二十二章 渭水之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洗漱过后,李长安一个人吃过早饭来到酒肆的库房前,王梵正看着账本清点着货物,见到他来后,笑道:“大郎,你醒了?”
  李长安向前走了几步,打趣道:“怎么,这些事情还要你这掌柜亲自去做?”
  王梵道:“那当然,哪有你这么轻松东西要是错了,我族中的那些老家伙,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我。”
  李长安问道:“西市除了开坊门,没别的办法出去了吗?”
  王梵看了他一眼,道:“什么意思?你想要出去?”
  李长安道:“我只是问一下,有备无患吗?毕竟你在西市这么久了。”
  王梵笑了笑,道:“你若想出去,我有办法!”
  ……
  时间转眼间便到了正午,市鼓声响起坊门大开,人群如海水般涌了进来,本来还冷清的街道瞬时变得熙熙攘攘。李长安从后院来到酒肆内,找了靠窗的空酒案坐下,未见其人便闻其声,讲的应该就是段三郎。
  还没看见他人进酒肆,便听见他那瓮声瓮气的声音,道:“二郎,昨夜在王郎君这睡的可好?”李长安朝着酒肆门口瞅了瞅,大约过了两秒还是三秒,便见到段三郎大阔步的走了进来。
  李长安道:“大兄,你怎么来这么早?”
  段三郎走到酒案前,盘腿坐在软榻上,道:“还不是不放心你,早同你讲来怀远坊大兄的府邸住,你偏不听。”
  李长安呵呵笑了笑,道:“昨日,那李郎君曾与我讲,今日要邀我出去,这不是怕他若派人来酒肆,找不到我吗?”
  段三郎瞬时不再讲话,李长安虽话这样讲,但心底深处还是更喜欢同王梵呆一起,他也不知怎么回事!若真要形容,那便是眼缘!
  段三郎倒是不知李长安此刻心中所想,若是知道肯定会垂足顿胸的质问他,为啥要区别对待他与王梵呢?不要忘记谁才是你大兄!当然这样的话,段三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问,因为李长安不会将心中所想,讲给他听。
  过了盏茶功夫,便见一名面庞无须的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径直来到李长安身旁,笑道:“小郎君,主人正在家中等你,若是有空闲便随我一同回去吧!”
  李长安起身施了个拱手礼,道:“还请稍等,我同大兄讲两句话。”
  见那中年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李长安拉着酒案前的段三郎来到一旁,道:“大兄,你等会告诉王郎君,说我受邀去别人家做客,若是回来晚了,叫他不用等我,……”
  段三郎瞥了一眼那中年人,略有些思索道:“那人面下无须,莫非真是宦官?你和王梵昨日没骗我,见到的真是……”
  话还没讲完,便见李长安便开口打断了他,道:“大兄,心中知道便可!好了,不能让人家久等,我先走了。”
  见他转身随着那中年人离开,段三郎暗暗有些发虚,道:“昨日那事,他(李世民)不会秋后算账吧?”想到这,身体不禁打了冷战。
  王梵从外面走进酒肆,见他呆愣着,笑道:“李大郎呢?怎么只见你一人?”
  段三郎望了他一眼,道:“他被人带走了,倒是你刚刚跑哪去了?”
  王梵道:“被人带走,带去哪了?”见段三郎望了过来,顿了顿声道:“酒肆有批货要送出,我出去了趟。”
  段三郎道:“那人你也认识,昨日的‘李二’。”
  ……
  崇仁坊是靠近皇城与东市的坊里,李长安随中年人出了酒肆便坐上牛车来到这里。一座占地颇广颇豪华的府邸,靠着崇仁坊北角修建,大门开在坊墙上正对着外面大路,后门则在坊内上面匾额上写着“国公”府。
  “国公府,也不知是哪位国公的府邸,”李长安心中暗暗嘀咕着!
  中年人也不容他思考,下车后便引他进了后门来到府内,院子极大穿过廊道,又经过好几个石拱门,一路上有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木栏雕漆的小桥,真是移步换景!
  走了大约有一刻钟来到一处花园,周遭有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里面有个小亭子,李世民穿着一身白练步襦裙,石桌上焚着香一旁则放着棋盘。
  见李长安走上前,李世民笑道:“李郎君,陪某下局棋吧!”
  李长安施了个叉手礼,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入座后,李世民持黑棋李长安持白棋,一手黑棋落下,白棋也紧跟着,渐渐棋盘上的黑白棋子越来越多……
  “你输了,”李世民又将一子落下,同时心中暗呼着惊险,好几次差点都要输!李长安同样大呼,真累!好几次都差点赢他!
  一局棋后,二人对视一笑,李世民道:“李郎君,莫要相让某。”
  李长安道:“自然没有,还是郎君技高一筹。”
  李世民眯了眯眼似乎很享受被人恭维,让人准备些酸奶酪与吃食,随后道:“虽只是五子棋,但同两军一样,你可知你为何会输,我只出了一手引蛇出动便将你牢牢吊着,……”
  见他眉宇间的喜色,李长安道:“郎君,高才!这两手敲山震虎与暗度陈仓,也是极为高明。”
  李世民眼前一亮,道:“李郎君还懂兵法!”李长安却是一阵无语,这明明是顺着他话来的,怎么又同兵法联系上?这还真是脑洞大开。
  李世民道:“李郎君可知大唐与突厥?”
  李长安微愣了下点了点头,总算引出今日的话题,暗道:“当然知道你们的关系,水火不相容,贞观三年!对,就是今年你便会派大军灭掉D突厥!”但你现在想听些什么呢?还真是个问题!
  沉吟了半晌,李长安道:“两国,兄弟之邦,互为邻里!”
  李世民眉头轻蹙,略有些愤恨道:“兄弟之邦,竟年年掠我大唐边境子民。”渭水之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刚刚发生不久,同年,李世民登基!
  得知唐帝国的权力变更的颉利可汗,发兵十余万人,南下进攻大唐,每到一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率领主力进抵渭水河畔,号称二十万雄兵,旌旗飘飘数十里,列阵于渭水北岸,直逼长安城。
  李世民心中又惊又怒,政权尚未稳固又有强敌!当时他们可曾顾及兄弟之邦?虽然凭借过人胆识与聪明才智化解了危机,但二十万大军一路掠夺却使唐王朝国内损失惨重,这些惨痛的教训与记忆,又怎能不被人记住。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