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 0230 老臣在串联

0230 老臣在串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祁锐这面出了四夷馆后才觉得不太对,因为礼部的两个官员还在里面。
  
  “何先生,你再回去一趟,看看礼部的人在干些什么。”
  
  邺王府长史何安居点头称是,然后就返身回去。
  
  何安居一进门,就听到皮儿马黑麻正在说话。
  
  “瞧二位大人方才跟哈校尉聊得甚是投机,却不知说的什么?”
  
  “也不知道下官有没有耳福,能否一听上一听?”
  
  皮儿马黑麻知道这杨善和赵荣都还算高官,所以就大着胆子,同时也是说得更开一些。
  
  “好!好得很!”
  
  “哈校尉乃是太上皇身边亲近之人,他也没和我们说些其他,只是讲了一些太上皇在塞外的事情而已。”
  
  回答的是杨善,他也是看到了进来的何安居。
  
  因为何安居是邺王府的人,所以杨善也是不得不谨慎说话。
  
  “太上皇自幼就为人主,可以说的上是身娇玉贵,他此去漠北可是受了不少苦的。”
  
  “想那漠北风雪何等严寒,太上皇在冬日里冷得受不了,只能和袁彬和哈铭两个人同床共枕,借以体温取暖。”
  
  “至于开春后,草原的风沙又大,更是吹得人站不住脚。”
  
  “古话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等让太上皇受此劫难,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说话的杨善,一副悲切的模样。
  
  那演技,十分的浮夸。
  
  “听闻杨公当年也是随驾出征土木堡的,只是杨公你既然知道'主辱臣死’,却怎么没有在土木堡殉节呢,而是忍辱偷生?”
  
  何安居本来就对太上皇朱祁镇没什么好感,所以他对于杨善的假惺惺却是感到十分厌恶。
  
  听杨善说得如此装腔作势,何安居不禁就是一番讥讽嘲笑的话出来。
  
  “我那是留得有用之身,以待迎回太上皇!”
  
  何安居这话着实阴狠,杨善一听后也是不禁皮面一白,心中大恨。
  
  然而他本是十分聪慧之人,不过片刻就急中生智的想出了一套说辞来。
  
  “‘主辱臣死’诚然不假,只不过若是臣子都以身殉节了,却不知又有谁来报君父之仇?”
  
  皮儿马黑麻不愿意看到失了和气,他不禁哈哈大笑,拍手称快。
  
  “不错,杨大人的话是极!”
  
  为了不给何安居开口的机会,皮儿马黑麻更是神色变得肃然的说到。
  
  “如今独石八城都为我蒙古所占据,情势于你们明朝可是多有不利。”
  
  “然而那都是也先太师的兵马,我虽然受了太师之命,也是不能一人说了算。”
  
  “前日阿刺知院大人派使者完者脱欢前来议和,明朝尚且派了个侍郎一起回去。”
  
  “如今我们可是大汗和太师所派遣的主使,明朝必然要派一二大能压得住阵脚的大臣同往瓦剌。”
  
  “若非是如此,只怕我归还了城池之后,回去也是无法交代!”
  
  何安居这个时候插话。
  
  “八城必须归还,这是和谈必备诚意。”
  
  “若是贵使不能归还,则贵使还请早日自行归去,让那能做主的人前来才是!”
  
  皮儿马黑麻见到何安居如此,知道这是朱祁锐的意思。
  
  他也是知道,明朝的这个邺王,不但于国事参与颇深,更是为他皇兄所疼爱。
  
  有心结好朱祁锐的皮儿马黑麻,当下就是大手一挥。
  
  “下臣当修书一封给到我蒙古将领,还请宣府派人拿着书信前去接收八城。”
  
  皮儿马黑麻对着何安居一时一拱手。
  
  “我蒙古诚意已经尽然,明朝再派使者一事也还请早日答复才是!”
  
  何安居回礼一揖,对于一旁的礼部官员并不理会。
  
  “贵使的话,我记住了。”
  
  “只是遣使一事,还需由朝中商议,非是我现在就可以做主的。”
  
  “贵使且宽心在此多住几日,朝廷自然会有明示,必然不会令你们空手而归的!”
  
  皮儿马黑麻再次向着何安居一揖。
  
  “如此,下臣就在这里敬候佳音!”
  
  ……
  
  “怎么样,礼部那些人有没有透露他们的想法出来?”
  
  朱祁锐问起了何安居。
  
  礼部尚书胡濙本是五朝元老,他负责教学和科举。
  
  可以说胡濙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可以说他是士林的泰山北斗。
  
  胡濙又是力主和谈,迎回太上皇的。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不但朱祁锐对他很是头疼,就连皇帝朱祁钰也是颇为忌惮。
  
  一旦把胡濙给逼急了,说不得天下读书人便会出来给他打抱不平。
  
  何安居通过蛛丝马迹,已经探知了礼部的态度。
  
  “礼部官员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从他们透露出来的意思,多半是意向和谈,想要接回太上皇车驾。”
  
  “而且礼部中的大多数官员,都是这个意思!”
  
  ……
  
  就在何安居和朱祁锐密谋的时候,杨善和赵荣也是回到了礼部。
  
  他们一见到自己部院的尚书胡濙,就添油加醋的讲述了太上皇朱祁镇在瓦剌的悲苦遭遇。
  
  胡濙是主和的中坚,他听了旧主受苦以后,哭得昏天暗地。
  
  当夜,吏部尚书王直、军中大将宁阳侯陈懋,就偷偷摸摸的溜进了胡濙的府邸。
  
  这几个老臣商讨的细节,自然不为外人所知。
  
  只不过第二日一早,通政司就收到了他们这些老臣的联名上书。
  
  奏章里面,他们一再请天子朱祁钰同瓦剌议和。
  
  并且要求先派正副使臣四人,同皮儿马黑麻同往瓦剌,和也先商谈议和细节。
  
  王直久掌吏部,天下文官都受过他的提携。
  
  胡濙为礼部尚书多年,科举出身的文官多半都要尊称他一声老先生。
  
  光是王直和胡濙,就已经令朱祁钰头疼不已,更别说还有宁阳候陈懋了。
  
  陈懋早年随其父参与靖难之役,后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宁夏。
  
  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他也都是随行。
  
  宣德元年,又随明宣宗朱瞻基讨平朱高煦叛乱。
  
  此后出镇西北重镇的宁夏,更是威名震漠北。
  
  正统十三年,又统帅大军平定福建邓茂七民变,累加至太子太保,掌中军都督府事务,并兼管宗人府事。
  
  这样一个军中硕果仅存的统帅,怎能让朱祁钰不感到惊心动魄?
  
  难!
  
  朱祁钰很难!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