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所以,良认为,赵高和胡亥必须活着带回来,而且必须要掌握他二人罪行的确切罪证,方可堵住悠悠众口,名正言顺的继位。”
张良认为让赵高活着回咸阳比死了好,符苏皱眉思索,那这样的话,就加大了这个任务的难度,不知道玄衣卫能不能做到。“如此一来的话,我们就必须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还要把握住最佳的时机,打赵高一个措手不及才行。这样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可是难度也是最大的。”
张良点头,继续说道:“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公子也不必灰心,这并非是公子认为的生死关头,决一死战的时刻。按公子所说,扶苏公子和蒙恬是自尽于上郡。如今,只要公子与蒙恬不自尽,且先一步到达咸阳,即便失了先机,赵高也未必就能赢。毕竟,蒙将军是听命于公子的,蒙将军所率领的三十万的大军也是公子的,军权在握,该担心的人应当是赵高和胡亥二人才是。”
“可是,若是扶苏公子和蒙恬其实不是自尽,而是被赵高暗害的呢?如果这样,我怕防不胜防。”符苏还是心有疑虑。
张良吹了吹茶叶,轻抿一口,微微笑道:“公子的玄衣卫,良见识过了,良认为具备这样战力和装备,且神出鬼没的暗杀部队,天下间无出其右。且项羽项梁也曾对玄衣卫赞不绝口,并视为劲敌。”
符苏笑了,“哦?玄十一他们几个竟然能让项羽视为对手,入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眼,看来确实是不错的。”
有了张良先生坐阵,符苏此时觉得安心多了。
二人又在房中仔细商讨了一番时机和细节,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计谋与一击必杀的自信,让符苏叹为观止。
不愧是谋圣张良,果然出手不凡,看来司马迁还是写的不够详细啊。
符苏的聪慧也让张良十分欣赏,很多地方往往一点就通,话不用说的太明白,符苏就立马心领神会。这让张良觉得,和符苏沟通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
关于顺利继位这件事,二人在房中商讨了许久,终于商定了大概的一个计划。符苏叫宴文进来添茶,伸了个懒腰说道:“如此,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等了,等待时机到来。”
张良接过新的热茶,边喝茶边道:“确实,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好等呢。”
“三个多月,倒也不算长。毕竟,还有好多事,我还没理出个章程来呢。”符苏让宴文去拿架子上的小本。那是符苏用最好的纸张装订的一个线装本,找了两块薄薄的木板装订成书的样子。
还未看到本子里面的内容,张良倒是对这个本子本身比较感兴趣。
符苏立即表示,回头送先生一个,张良立即笑眯眯的点头。
符苏翻开小本,前面空出一页,第二页上写了目录,然后后面又空了几页才开始写。符苏是想着,目录可能以后还要添加,先把位置留下。
张良看了一眼目录上的字,挑了挑眉,轻笑一声,没说话。
符苏知道他在笑什么,怨念的摊开目录给张良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道:“我从去年九月才开始练习小篆,写的确实不怎么样,张良先生想笑就笑吧,但我目前只能写成这个样子了,张良先生的眼睛就委屈一点,将就着看吧。”
符苏也不是没想过用炭笔写简体,但是考虑到他写的这些东西,将来是要给很多重臣们看的,所以就必须得用小篆写。
张良笑问:“公子的小篆写的如此别致,别人看到怕是要心生怀疑了。”
符苏早有应对之法,“这倒不怕,反正这原本只有张良先生和宴文见过,到时,给别人看的时候,我只需要让宴文提前抄录一遍即可。让他们看手抄本,原本就不给他们看了。”
张良笑了起来,“果然是个好办法。公子聪慧。”
符苏:我怀疑你在讽刺我,但我没有证据。
符苏完全不在意张良的取笑,自顾自开始说起了正题。“我认为,秦国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必须要进行一番改革治理。所以我梳理了一下之后,整理出了这个本子上的几点治国之策,打算在我继位之后就马上颁布实行。但具体要怎么实行,还得张良先生教我。”
张良收敛了笑意,低头去看本子上的目录内容。目录很简单,只有十点内容,但是张良却看了很久,越看越觉得心惊,甚至还隐隐颤抖,内心涌起了一阵热血。
张良缓了缓,定定的看着符苏,问道:“公子当真打算这样做?”
张良盯着符苏看,试图从符苏脸上看出一丝犹豫或者退缩之意,但都没有,符苏非常坚定,眼神也没有丝毫闪躲,只轻描淡写的一点头,说道:“是的,我打算这样做,也一定要这样做。这才是我执着要请张良先生前来的真正原因,因为我知道,这做起来会很难。”
“即便遇到万难,即便千夫所指,公子也依然要推行这些新政吗?”
“我说过的,新的大秦。若是连这些基本国策都不能实行下去,又怎么能叫新的大秦呢?”
张良起身站在案前,躬身行礼,“良,受教了。良何其有幸,能同公子共创这盛世。”
符苏起身,扶起张良,笑道:“张良先生快起,是我要感谢先生才对。”
这目录上目前共有十点,符苏称之为强国十策。符苏指着第一点说道:“天下苦秦久矣,徭役征用太过频繁,多少青壮劳动力都死在了长城脚下。所以我继位之后要颁布的第一条新政,便是大赦天下,废除徭役制度,让所有徭役归家。”
张良点点头,“此事倒是不难,只需颁布政令即可。只是长城和皇陵的修建,公子打算怎么办?”
“长城修建已经快完工了,等大赦天下之时,长城想必已经完成建设了。至于皇陵,我打算停一停,先将始皇帝安葬进皇陵之后,就直接封门停工。后续建设待过几年富裕了,再进行继续施工。”
听到劳民伤财,耗资巨大的皇陵只是暂时停工,后续还要修建,张良有些失望,但还是打算先听听符苏的想法,“为何还要继续修建皇陵?后续施工之时,岂不是还要继续征用徭役?”
符苏想到后世震惊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就觉得,这个奇迹,他应该要让后人看到的。于是解释道:“在两千年后,秦始皇陵会重现天日,会让全世界为之惊叹。所以,这个奇迹般的工程,我想留下来,留给后世。这个工程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我想将他修建完成,并且完完整整的保存下来,要让后世之人看到真正完整的秦始皇陵。但是,修建皇陵我不会再用徭役,而是采用雇佣的方式招工。”
如此,张良才算是放下心来,不禁有些愧疚,他不该没听清楚就怀疑符苏的。“是良狭隘了,雇佣确实是不错的办法,这样一来,百姓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钱银,继而改善民生,也能增强国力。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张良先生果然通透,看问题就是透彻。我正是这样想的,所以,既然要给工人们发放工程款,涉及到大笔钱银的发放和流通,所以,与此同时,不得不对目前的货币体系进行完善。因而,强国十策中也有完善货币体系这一项。”
符苏的强国十策,环环相扣,且都是要同时实施,互为辅助的。张良思索一番,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良很快就想通了这十策中的联系与关键,“徭役变为雇佣,便涉及到钱银流通,而目前的秦半两和金银发放较为复杂,所以对货币制度进行改善,继而使商业有了发展机会。此时,再鼓励发展商业,商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互为辅助,互相增强。确实不失为强国之策。”
符苏想不到怎样用秦国的语言来形容货币体系、经济制度这些现代化的词语,便直接用现代词语说了出来,本以为还需要给张良先生解释一番,没想到张良融会贯通,一听就懂,还能马上举一反三。
再次被张良先生的智慧折服。
释放徭役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徭役全部都要释放,按秦律,犯法的人要去服劳役,这就和后世的犯人劳动改造是一样的。所以,符苏不打算释放这些劳改犯们。但目前的问题在于,秦律严苛,所有犯法之人都要服劳役,而且这犯的法可大可小,一些犯事比较轻的犯人其实是可以释放的,但是穷凶极恶之人自然不能释放。
秦律严苛,再加上对六国势力的压制,以及民不聊生的现状,被逼犯法的人定然不在少数,犯人中六国百姓估计占了一半,为了活下去而抢夺他人食物被抓的估计也大有人在。所以,这就需要对秦律进行修订,然后才能决定要释放哪一部分人。但是释放徭役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修订律法耗时肯定很长,徭役们等不了那么久,符苏为此陷入了纠结。
张良坐在下首的太师椅上,老神在在的喝着热茶,眼看着符苏在纠结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半盏茶喝完,张良终于是看不下去了,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决定帮一帮他,便提议道:“可以先释放普通百姓,令其归家。然后根据现有的秦律,选罪责轻的释放,罪责重的或者公子不好决断的,便暂行关押,待秦律修订完成后再行决定便是。”
符苏豁然开朗,选择困难症真的太难了。他只想着这些国策如何同时进行,或者哪个先行,哪个后行的问题,却没想到,张良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嗯,日常一夸,不愧是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