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一曲远 / 第十七章 上元佳节

第十七章 上元佳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日回山后,岐晖大道长发挥自己超常发挥了自己的啰嗦的技能,于是李亦高辰就倒霉了。
  所谓求生不得,所谓求死不能,或是如此吧。
  后来李亦回想了那日所言,不由的挑起那尚未褪去的婴儿肥的嘴角略带嘲讽的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漏,又谈何言说。有些事,有些话只能烂在心中,不能言,不必言。’李亦抬头看向大殿中正在打坐祈福的众道士,不由的想到。
  那一霎那间悲凉不由的袭上了心头,前世看不透,今生又能看得透吗?
  脸不够厚,心也不够黑,在这生死场上又谈何全身而退。
  被紫阳师父派下山历练红尘却是偶然间入了维泽关,又是碰巧的治好了本该重伤而亡的平阳公主,继续被邀进京为李渊检查身体。相连串接,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李亦预感自己暂时怕是难以离开长安了。
  况且当日是李渊把自己送给紫阳师父的,李渊唤紫阳师父为叔父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现在紫阳关门弟子进京,李渊又怎么能不召见呢?或者是为何只是召见了高辰师兄?
  巧合多了便不是巧合了。李亦轻轻的叹了口气。
  好在这世间还有一人与自己一般。那日西市之行,或许是这七年中李亦最为放松也最为放肆的一刻吧。
  紫阳师父,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还有岐晖师兄待自己都还好,只是这终究是不同的吧。至于哪里不同,恐是难以用言语说明的。
  李亦站起身来,轻轻打开了走廊的仪门,见那门前挂着的桃符预示着又是一年逝去了。前世今生也是三十开外的人了,许是年纪大了这悲伤也快成河了吧。
  上元节也是元宵节,出门看灯会想来是必不可少的的。李亦瞧着自己手中的兔子灯,不由的又觉得自己的智商貌似呈退化状了。
  嗯。为了挽回自己那不值钱的面子,李亦拿起笔用小楷在灯上题起字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何时站在李亦身侧的高辰念出了灯上之字。
  ‘亦儿何时也会这长短句了?不过此时到也趁景。’虽是问句语气中道无那刨根问底之意,反是夸赞了李亦几句。
  ‘我们该动身了。’见高辰出现在自己的身后,李亦便知道是时候动身前往长安城了。
  正逢上元佳节,夜间也无那宵禁,想来那曲江池畔定是热闹非凡的。也曾留恋于长安不夜城的李亦此时能亲眼见证大唐的繁华,又岂是兴奋二字可以形容的。即使现在不过是满目疮痍之时,但那自然向上的气魄也不是些许的演员可比拟的。
  曲江池畔,李亦跳下马车,又小心翼翼的将那兔子灯自车中抱出,恍若珍宝。这般难得的紧张,倒是引来高辰的暗笑。
  ‘你们自去玩耍。’开明的师父挥挥手示意徒弟自己玩去,不必跟着自己这老人家。跟着师父出来的徒弟便散去了。
  听到岐晖这般说话,李亦悄悄拉了拉高辰的衣袖便打算溜。
  但是岐晖的“你们”中显然是没有李亦与高辰二人的,见两人准备溜走时,直接将随身携带便宜装逼的拂尘往二人身前一伸,静静的看着。
  ‘师兄这边比较热闹。’被抓包的熊孩子们干干的笑着,熊孩子一号高辰指着不远处的人群说道。
  ‘那便走吧。’将拂尘一挥,顺手插在身后,岐晖看了看李亦,又说道‘上元之夜,不少孩童失踪。便牵起了李亦的手。
  李亦:???!!!
  说真的,贫道觉得贫道不小了。还有贫道有亲师兄的。您这么大年纪,贫道怕被碰瓷啊!李亦面无表情的哀叹着,自己的自由时光便这般没了。
  岐晖牵着李亦走在前方,高辰跟在身后,像是祖孙三代,实际确实师兄弟三人。不得不说确实怪异无比。而在这怪异的氛围之中,三人便这般开始了上元之夜的观灯之行。
  曲江池畔,灯火甚是通明。大大小小的灯笼挂在门前,树后,虽不及白昼明亮,那不留光出更添了暗夜的神秘。夹杂着小贩叫卖的喊声,孩童嬉笑玩闹的喧哗,当然最多的当是妙龄的少男少女,上元之节可是寻觅良缘最好的时候呢。
  李亦一只手被岐晖牵着,另一只手里提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兔子灯。夜色降落,李亦早已点亮了手中之灯。精致的造型,略带昏黄的光亮,倒是引来诸多孩童的羡慕神色。
  不过让李亦欣慰的是,大唐孩童的家教很是合格。比如没有人撒泼胡闹,也没有人说出他爸爸是谁,他爷爷是谁!
  ‘小亦可要吃这个?师兄给你买?’岐晖见前方有一小贩在卖小零食极有哄孩子经验的问道。
  但是哄孩子经验满级的岐晖遇到的确却是个假孩子,那么否定的回答是注定了的。
  ‘那个师兄我要吃行吗?’身后的高辰恬不知耻的说道。
  ‘自己买去!’遭遇大型双标现场的高辰的心碎在了萧萧的北风中。
  师兄,你摸着良心说,自从见过小亦之后,你是不是更喜欢他!
  ‘岐爷爷。’突然有一人在和岐晖打招呼。李亦寻声抬头看去发现也是熟人。
  ‘贫道不敢,殿下多礼了。’岐晖拱手推辞道。
  ‘应该的。道长今夜倒也好兴致!’话虽如此说道,李承道还是换了称呼。
  ‘小亦见过安陆郡王。’岐晖介绍身旁的李亦和高辰。‘这是贫道师弟李亦,后面的殿下应该见过。’
  听到岐晖介绍李亦是他师弟的时候,李承道在那一刻是尴尬的。毕竟刚刚喊了人家师兄爷爷,按辈分这也是个爷爷啊!但是,算了,没有但是。
  ‘不知这位是?’见李承道怀中还抱着个三四岁的孩童,岐晖问道。
  ‘吾弟承乾。’
  ‘原来是恒山郡王。’岐晖笑言道。
  ‘承乾,承乾,见过岐爷爷。’李承道将李承乾悄悄放到地面之上。
  ‘岐爷爷。’许是刚刚哭过,李承乾的眼角尚且带了几分红,虽是如此,小小年纪的李承乾礼仪也是周备的。
  ‘陛下今日降临五凤楼,二位殿下怎会在此?’上元佳节,天子当与民同庆。自然这皇子王孙当随驾,何况这太子与秦王的长子。
  ‘祖父允我兄弟出宫,游玩夜景。’李承道轻轻为李承乾拭去眼角的泪赜。
  在李承道与岐晖二人寒暄之时,李亦只是复杂的看着那站在李承道身侧,略带几分委屈却倔强握着拳头的李承乾。
  此时的李亦当若那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咸没味皆有。看着眼前着乖巧的孩子,李亦是无法想象这孩子会是那个暴虐无礼,有特殊癖好的谋反乱臣;李亦更不想接受的是这孩子是自己血脉上的至亲,当然李亦从来就不觉得自己会接受这一现实,也不会再有人知道这混乱的关系的。
  或许是出于决定的理智,也许是向来冷清的心,李亦从未觉得自己有逆天改命的能力,何况这历史大势又岂是蝼蚁可撼动的。
  许是注意道李亦一直盯着自己看,李承乾抬头一笑。小小的酒窝显露,甚是可爱。
  为此李亦只能尴尬回报一笑,又见李承乾盯着自己手中的兔子灯,李亦默默的沉默中。
  ’我也是孩子,我也还小,我也不懂事。’
  李亦给自己洗脑中,但让李亦失望的是未来的大唐太子殿下涵养极好,让李亦准备好的台词一句也没用上。(真是莫名其妙的感觉)
  ‘殿下请。’
  ‘道长请。’不知何时作为双方大家长的李承道和岐晖已经达成了协议,共游曲江池。
  于是一行人一起走,岐晖和李承道闲谈,李亦,李承乾被那二人牵着,最后的高辰不知到了何处。
  也是李亦见到李承乾后心神有些不宁,所以没发觉高辰何时溜走了。
  就这般走着,看着,不知何时李承乾的手被送进了李亦的手中。待李亦反应过来之后,很是尴尬。本想放开,但是低头见李承乾那迷惑的神色只好认命的牵起来。
  也就这一晃神的功夫,当两个小人抬头各寻各家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早没了那熟悉的身影。
  李亦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李承乾的手,找了个卖吃食的小摊子,想要寻点吃食顺便等人来找自己。
  ‘你饿吗?’李亦牵着李承乾来到一家有座位的小店里。
  ‘饿。’一路沉默的孩子抬头看了李亦一眼说道。
  ‘老人家,两碗馄饨。’李亦牵着李承乾寻了地,让李承乾挨着自己坐下。
  ‘来了!’那卖馄饨的老人家应了声,便低头煮起馄饨来了。
  ‘有拐孩子的!我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李承乾要是被拐了,李世民那魔王能杀了自己!’李亦的心理建设一向做的不错。
  ‘本王...我该怎么称呼你?’鼓起勇气的李承乾问李亦。
  李亦将的事来手中的兔子灯放在桌案之上,谜之微笑起来。只是那微笑总是让李承乾想起不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