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岁月中的指路人 / 第八章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

第八章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最后,王文还是没有出去,因为就算他出去了,也看不到最后的情形了,而汉代初期,也不是一个好时代,虽然刘邦建立了汉朝,但是他在位仅仅八年,这期间他也一直忙于平定各地分封的诸侯王。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韩信一直流传后世,被当作刘邦一个写照的那句话,“‘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韩信死时是汉十年,而道破刘邦面目的时候是汉六年,历史上对于这件事说法不一,但终归是刘邦忌惮韩信的才能。
  毕竟韩信以灵活用兵著称,为后世兵仙,可以无端变出十万精兵,其中韩信点兵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
  这段时间,刘邦当初分封的各诸侯王也是或削或贬,之后更是有着刘邦宠幸戚夫人冷落吕雉,以至于让刘邦产生废长立幼的想法,这个时间朝堂之上也是暗流涌动,以至于有了后来的诸吕之乱。
  王文心里其实最想去的时候还是诸吕之乱平息后的那段时间。
  那个时候汉朝的天下已经稳定,更是出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后世还比较赞誉的皇帝,两人开创的文景之治,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治世。
  两人之后就是汉朝最出名的汉武帝了,可以说那段时间的汉朝很强胜,而且动荡少得多。
  “等吧!等吧!”
  王文的声音悠悠的从古井中传出,不知为何,王文有些困了,这一觉也就那么睡过去了。
  王文所在的地区虽然是汉中郡,但是汉中郡亦有不小的范围,而王文所处的实际上是汉中郡治下的旬阳。王文睡了,所以也不知道张恒将他的话牢牢的记住了。
  又是一年过后,张恒终于是离开了家里,前往了旬阳县,而这一年也就是汉六年,距离高祖被围白登山,也不过一年的时间了。
  张恒选择这一年出门,一来是自己已经十二岁了,二来是这一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要出事了。
  韩信出世倒不是能给张恒带来什么,而是韩信出事之后,各诸侯王害怕刘邦同样找他们算账,所以收敛了不少,这个世道也就安宁了一些。
  张恒是张白纸,所以王文说的一些东西他才会信,若是换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汉朝人来听自己说的,也只会觉得自己是个有本事的疯子。
  张恒是到底如何说服他家里让他出去的,王文不知道,不过依照古代男子在家中的地位,应该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旬阳县,始立于秦朝一统之后的郡县制,张恒比起村里其它的孩子要熟络的多,也没有同龄孩子那样的好奇,不过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张恒偶然之间听到了守门官吏的几句话。
  “听说了吗?县令大人今天要迎接一位大人物到来。”
  “当然知道,据说是萧丞相视察各地情况,一方面为了陛下巡视各地作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检查各地官吏是否称职。”
  “哪位萧丞相?”
  “我大汉难道还有第二位姓萧的丞相?”
  “后面的快点。”
  .......
  张恒只听了见了几句,但是这几句话,张恒知道情报如果正确的话,来人应该就是常常被师傅挂在嘴边的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了。
  “要不要去见一见这位师尊一直挂在嘴边的人呢?”
  张恒心里有些打鼓,虽然他感觉自己从师王文这些年学到了不少,但对方可是官至宰相,帮汉王平定天下的萧何,自己有何德何能在对方面前卖弄才华。
  而且自己又能够见到吗?自己不过是一个岌岌无名的小辈。
  思量再三,张恒便摇了摇头,自己出来的目的一来是为了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就是听师傅的话,求学天下。
  旬阳县,一县之地,德高望重的人不少,饱学之士也有一些,百家争鸣也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彻底没落,所以这个时候,百家名士依旧还有不少。
  张恒进城之后,便向城东走去,刘邦也是“县三老”这一制度的创始人,三老是县内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帮助县府官吏处理县内的一些事情。
  三老虽然没有实际的官职,但是却也很受待见,不仅可以免去赋税,而逢年过节还可以得到一些肉食,而旬阳县的三老便居住在城东。
  除了县三老之外,一些有学识的人也住在这边,或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事开始的。
  一城之地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张恒走了两柱香的时间,也是来到了城东,看着这里的高门大户,这是张恒所未见的场景。
  高墙之内,还有若有若无的读书声传来,虽然经论著作他背了不少,也懂了不少,但是真正的书本他并没有见过,而且王文毕竟和张恒无法相见,虽然王文动汉朝的文字,但是却教不了他。
  “虽然比不上秦甘罗十二岁拜相,但是我张恒经师傅教诲,也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张恒说道,随后走上去,敲了敲门。
  很快大门就被打开了,门房看了看门口发现只有一个穿着粗布烂衫的少年,有些不悦,毕竟这里也是些有身份的人住的地方。
  “小孩,你跑到这里来作甚,可看到刚才是何人敲门?”
  门房并不觉得张恒这样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会来敲自己家的门,虽然张恒的举止似乎和其它同龄的孩子有些不大一样,但是他依旧没有往哪方面去想。
  “刚才就是在下敲的门,晚辈张恒,旬阳人氏,前来求见季老先生。”
  张恒如实说道,也算是没有乱了礼仪,门房一愣,随后说道:“可有拜帖。”
  若是有拜帖,那就说明已经和家主人说过了,他就可以直接带进去,若是没有,他就要去请示家主了。
  “在下并无拜帖,所以还请门房代为通禀,有劳了。”
  “那你在这里等会吧!我这就去问一问老爷,老爷见不见你,那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门房说道,虽然张恒并无拜帖,但是他也不介意为他通禀一下,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一个比较好的方面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