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那天起始,她每天都能收到来自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吐露的无不是相思靡靡之音。
她心知肚明,却只能装作不知。
一晃然,半个月时光悄然而过。
公子任然如往常一样,隔三差五便来看望拜访,她不愿公子多心,便不去见他,只是有时出于礼貌,在门边微微回应,每每应答,她总能感觉,他的呼吸似乎比往常更加急促,羞得让她脸颊发红。
很多时候,她在心中默默地问自己,如是再来一次,先遇到的是他,事情会怎么样。
想来又是让她脸颊一阵发红。
她不敢去想,她怕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坏女人。
一天公子照常来拜访。
她很平静的回复他,
“公子,日后若无事,不用来的如此殷勤,小女子一切都好。还有书信往日也不必再写了,小女子不值得你如此劳心。”
“啪。”
她只听见外面一声巨响。
“姑娘可是嫌在下烦了?小可没有他意,只是想照顾姑娘余生,若是姑娘介意,小可不来便是,请姑娘一定保重自身,不要再行傻事。”
不知为何,她此时能想象的到门外的他失魂落魄的模样,他多么想和他说一句,哪怕只是说一句安慰的话,可是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她是有夫之妇,实在不该再生事端。
“小姐,你怎么哭了?”
天真的鹊儿不解地问道,却不见萤儿拉了拉她的袖子。
“没,刚刚在门边有灰进了眼睛了。”
————
“该死的,小宛根本不领我的情,不仅这样,她甚至好像更反感我了。”
多尔博来到阮府,气哄哄的说道,他对小宛可以低身下气,但对这些下属,他可就没什么好脾气了。
“贝勒爷,具体是什么情况,能说给老夫听听吗?”
听到他的经历,阮大铖又拿给幕僚们商议。
但他话音刚落,只见兵部一主事,立马跳了出来,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距功成之日不远矣。”
“哦?不知钱主事何出此言呐!”
这位姓钱的主事今年才二十八岁,是崇祯十五年的探花郎,人生的叫一个貌美如花,又是探花的身份,前途不可限量,就连阮阁老也曾听说过他的风流韵事。
听到阮大铖问话,他兴奋的有些不着边际。
“阁老有所不知,下官如此说,是根据那女子的反应来看的。”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
“哦,她不是名言拒绝老夫了,这怎么能说老夫将要功成?”
“阁老此言差矣,姑娘们的心思不比我等男儿,他们擅长说反语,有时候他们说的话,您要反过来听,他们的行为也是要逆着思考,方能得出其中真味。”
阮大铖细细品尝其中真意,顿觉有理。
“那依钱主事而言,今天老夫遭遇的事,该如何解读?”
“钱阁老莫急,敢问阁老,那姑娘是否已有未婚夫或是心上人呢?”
阮大铖顿时想起了他曾调查过的事,董小宛好像被冒辟疆买去做小妾,只是还没入门他先被自己下狱,然而董小宛又被爵爷手下误抓。
难道他们之前就有了感情?
阮大铖开始没从这方面想,只因为他从来没有从感情这方面考虑过一个女人。
他要女人什么时候还需要谈感情!
此事他默默放在心上,接着问道,
“是的,钱大人请继续说。”
见阁老承认,他心中也愈发的笃定了。
“阁老,诸位大人,那姑娘说无事,不可献殷勤,反着来说,不就是,有事就要常来吗?”
听了他的话,全场哄堂大笑。
他却没有什么反应而是继续说道,
“那女子言书信不必再写,但却没有将书信归还,这是何故?如不是心里已有阁老,阁老日日前去问候,她又何必十五日之后再言?”
大家听了他的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但有依旧人不服气。
“听你而言,那姑娘心中显然有了阁老,但为何对阁老如此冷漠?这岂不自相矛盾?”
“如若你为女子,已有了未婚夫的情况下,还敢和其他男子勾勾搭搭么?就不怕千夫所指?”
“这……”
他当场语塞,又有些不服气。
“你这也是仅凭猜测,没有真凭实据,何谈让阁老信服?”
阮大铖本来已经笃定了,但听他这么一说,便觉有些打鼓。
见阁老脸色变了,他连忙赌咒道,
“阁老,下官愿立军令状,只要阁老……定能抱的美人归!!!”
————
作者有话:
历史上小宛嫁入冒家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错漏。
小宛曾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也为苏元芳登记柴米油盐的用项及银钱出入。小宛画的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15岁时作品《彩蝶图》现收藏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她的题词)。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仍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却喜欢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
小宛为他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她不仅在中间加上适量的食盐和酸梅调味,还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鲜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无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独独是露凝香发。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