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荆楚绮丽男 / 第十三章 惊魂 3

第十三章 惊魂 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任何一个楚国人,都会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春申君身上,他说迁都,全体人员就齐刷刷地打好包裹,高高兴兴离开陈,直奔他的封地寿春,他说将来还有可能去姑苏安家,曾经吴王的家啊,百姓也毫不犹豫地准备行囊,因为他忠诚地陪着楚王在秦国待了九年,还不怕牺牲地留下等死,这是何等的为楚国作想,为百姓谋幸福,因此,宋玉也看到了振兴楚国的希望,至少他每天都在为楚国的发展而惮精殚精竭虑,并广揽天下英才,但却没有留下大思想家荀况。
  “春申君不会这么糊涂,如果先生就这样走了,宋玉也辞行。”
  荀况站起来,在屋中来回踱步,他长叹息:
  “楚国真是危急啊,西面的强秦一直虎视,若大的版图,曾经七国之首的版图,现在只存半壁河山,我愿意恶疾体恤君王啊”。
  此话虽大不恭,却是真言。
  “昔日楚王子围聘于郑,未出境,闻听楚王染疾,返回宫中以探病为由,竟用冠缨绞杀楚王,自立为君;齐国的崔抒之妻与庄王私通,崔抒率其党攻打王宫,庄公提出与之平分江山,他不答应,庄王想自刃庙宇,他也不允,后惨死。
  观近代历史,李兑用赵,饿主父于沙丘,百日而杀之,淖齿用齐,擢闵王之筋,悬在庙梁,一宿就被折磨而亡,恶疾虽然痈肿浓胞,但上比前世,不至于绞缨射股,下比近代,还未擢筋饿死,所以说,君王之幸,莫过于患疾病了。”
  换作今天的话就是不要活在帝王家,否则没有好下场,历史上多少人都在争这顶王冠,可是能有几人平安?所以当今大王最好的命,就是生病而终。
  荀子随即郑重地教导弟子:
  “我希望你们今后要择明君而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荀况对宋玉说:
  “希望能读到宋大夫更多的佳作。”
  天幕四合,依然飘着乱玉。
  李斯点上火把,送宋王回家。
  他回到了馆舍,见韩非正在整理衣物,荀况严肃地对两人说:
  “我们明天一早就离开,快收拾好物品,太重的就不要拿了。”
  “老师不是还要多住几日?宋大夫还说要回来与您一起商讨许多问题呢。”李斯非常惊讶这个变化。
  “宋玉明天一定会向朝廷报告,来挽留我们,与其迟走,不如早离开。”
  两人收拾到半夜,把需要带走的物品分门别类,也是大大的一堆,仅竹简就差不多得装一车,两人没的睡意,一再删除,把最紧要的物品整理了几个口袋,一辆车就可以带走,剩下的,就只能扔了。逃走要紧。
  虽然不明白为何荀况如此决定,但整理完了,两人决定把跟了他们很久的棋也扔了,于是两人开始又下起棋来,在黑白分明的阵中对弈。
  李斯道:
  “老师这次回了老家,怕是不会再有出动了,我们不能跟着他一辈子,也得有个自己的前程,他老人家不是也鼓励我们自己去闯吗?哎,你回韩国发展吗?”
  韩非落下一子后摇摇头。
  “那好,我们用子来摆吧。”
  俩人各执一方,一会儿,摆好了一个字:
  秦。
  李斯一乐:
  “到秦国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秦王风华正茂,我们一定能成功。”
  两人为着共同的前程,筹划着如果才能去秦国。
  清晨,宋玉带着喜气急冲冲赶到馆舍,昨天,他向春申君诉说了留下荀况的理由:
  如果楚国不用,荀况不是一个从一而终的迂腐之士,换句话说,他不是屈原,他具有国际视角,楚国情怀,如果楚国不给他那份情怀,那么他只剩下了国际视角,他和他的弟子都将为秦国所用,也就是为秦国送去了人才,而且是思想家级的,核弹极的,这是多么愚蠢的做法。
  春申君如梦方醒,让宋玉赶紧去通告。
  “李斯、韩非,快开门。”
  他用力拍门。推开屋门,室内空空如也,大部分物品都没有动,只拿走了一半的竹简,所以连门客都没有发现。
  只有那盆炭火,还散发出最后的余烬。
  宋王仰天长叹:
  春申君,太晚了,太晚了。
  他知道楚国最后失去了三位人才,而他们必将会去投奔强秦,成为楚国最强有力的对手。
  韩非和李斯先后到达秦国,事奉秦王政,韩非的思想更受政的喜欢,却被李斯陷害下狱,被逼自杀。李斯任秦相后,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后听赵高计,立胡亥为二世,后终为赵高所害,腰斩咸阳,但他俩辅佐了秦王政,统一了天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