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第25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一次希波战争并没有对交战双方造成多大影响,倒是一位普通的传令兵的事迹却震撼了世界上千年:因为所有国民都在翘首着马拉松战役的结果,所以战争结束后雅典统帅为了尽快让大家听到胜利喜讯,便派出了一位名叫斐力庇第斯的跑步健将回雅典报信。这时斐力庇第斯已经受了伤,但他毅然接受了任务,结果他在一天内跑完了42195米而回到雅典,激动地对所有看到的雅典同胞们高喊了了一声:“欢乐吧,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为了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们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上规定了一项马拉松长跑竞赛的项目,并把斐力庇第斯跑过的42.195公里定为了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这就是人类无比伟大的品格和精神。
  第一次战争后数年大流士便去世了,其嫡子薛西斯一世登基。根据已有的历史记载薛西斯似乎是一个残暴的人,其名声远不及大流士,但这些著作大多来自其敌人,所以不足为评价依据。可以肯定的是薛西斯的确重犯了其父亲的错误,对希腊方面再次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便直接导致了其第二次发动希波战争并最终以惨败告终的结果。
  
  相比于自大的波斯人,希腊方面的反思是理性的。尽管赢得了胜利,希腊各邦的有识之士仍然看到了危机。参加过马拉松战役的雅典民主派首领泰米斯托克利极力主张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他甚至迫使雅典将新发现的一处银矿全部捐出以打造军舰,于是数年内雅典的海军实力便翻了数倍。另外,斯巴达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上次的自私与错误:倘若波斯人灭亡了雅典,下一个被征服的就必然是自己。公元前481年,希腊31个城邦集会于斯巴达,组成了全希腊同盟,军事实力最强的斯巴达成为了首领,雅典则为事实上的副首领。此外,在泰米斯托克利的提议下,雅典召回了所有被陶片放逐的政治犯,大家尽弃前嫌,精诚团结,一致对抗外敌,严阵以待新的暴风雨的来临。
  
  薛西斯没有让他们的努力白费。公元前480年春天,波斯皇帝冒着自己被飓风卷走的危险,亲率大军远征希腊;而他带来的军队,却足以让整个希腊世界为之胆寒。
  距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此次战争波斯共带来了2641610军队,当然,这个数字不太可信,因为这可能是波斯皇帝某次阅兵时的数字——阅兵的军队是不用打仗的,所以因此掺一些假军队愉悦陛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波斯人最少也出动了500000以上的兵力,其中陆军400000以上,水兵150000左右,军舰上千艘;而希腊方面,全希腊盟军总计110000人,海军只有400艘,其中一半以上还是雅典人新造的。除此之外,雅典有那么多城邦,所以兵力势必要分散驻守,而波斯人的行动则更为简单:打下一城,消灭一城,然后继续,直至征服全希腊。
  
  战争首先在爱琴海沿岸、通往希腊世界的要道温泉关展开。波斯方面有不下400000的军队,而对面的希腊却只有7200人。这是一场注定名垂千古的战役,以斯巴达300勇士为首的希腊人利用有利地形与波斯军队鏖战了3日,后在敌人即将包围了自己的情况下,斯巴达王李奥尼达命令大部分守军撤退,自己与麾下所剩的斯巴达士兵以及自愿留下的400底比斯人和700特斯皮亚人(二者均为希腊城邦)共同死守阵地,最终全部牺牲。温泉关之战为希腊乃至后世的整个世界树立了一种精神——为了自由和人民,一切皆可抛!
  
  由于波斯主力被停滞于温泉关数日,雅典人也做好了其战略部署。当薛西斯准备对雅典发起强攻时却惊讶地发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座空城——就在波斯人还在温泉关战斗时,泰米斯托克利已经将所有居民撤出了雅典卫城。薛西斯下令焚毁了雅典城,并将此作为对敌人畏惧退缩的炫耀。
  但波斯人不明白,将拳头缩回其实是为了让它蓄力再打出去。
  论陆战,我们有斯巴达就足矣,没必要再拿雅典人去充数;因为我们的强项,是海军。
  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和波斯海军在萨拉米湾爆发了大决战。自幼伴海而生的希腊人利用了其有利地理环境而重创了波斯海军,以损失40艘军舰的代价击沉敌舰300艘,同时几乎完全摧垮了波斯海军的战斗意志。这时薛西斯已经不能冷静了,因为海军的垮台不得不让他班师回朝。波斯人并不打算长期占领希腊,最多也是留下一支驻军,现在海军被打残了,就算陆军赢了你也不能指望希腊人开船把你送回去。鉴于此,薛西斯下令全军撤退,结果便是边退边挨打。尽管波斯人在公元前479年还派遣了一支50000人的军队远征希腊,但这次他们仅与30000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联军交手后便遭歼灭。公元前478年,希波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第二次希波战争也就此结束。
  
  不过双方之间的擦火却仍未结束,此时叱咤风云的希波双方也不会料到,他们在未来,竟会亡于同一人之手。
  公元前465年,薛西斯死于宫廷政变,自此波斯帝国再也没能重新走回扩张的道路。
  无论如何评价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的不为过。希腊的胜利不但保存了其当地文明,同时使其得以继续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为日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而以波斯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也因没有征服希腊而继续留在了地中海东岸,直到后来被伊斯兰文明等所继承,最后使世界终于分为了东西两大文明格局——希波战争,就是这个格局出现的分水岭。
  
  有趣的是,在一些波斯人的文献中,希波战争的历史完全被篡改了,薛西斯成为了波斯人的民族英雄,斯巴达王李奥尼达成了入侵波斯的侵略者,这大概也是波斯人对其伟大对手的变相尊重吧!
  本章完。
  日期:2012-07-2004:50:45
  第二十四章埃及-西亚-希腊(15):战后的希腊世界
  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后,希腊与波斯之间基本再未发生冲突,两个世界也进入了各自的安定发展时期。
  
  早在战争尚未结束之际,雅典便开始夺取对希腊世界的领导权。由于整个战争的局势是由雅典海军扭转的,所以雅典人在战后不久便开始逐步控制希腊各邦的内政外交。公元前478年底至前477年初,雅典联合了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沿岸的众多城邦,成立了一个新的同盟,因其金库设于提洛岛上,故名提洛同盟,又名海上同盟。
  
  协议之初,参与同盟之国家仅须承担共建一支海军的义务,而在当时,雅典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所以它一个邦便承担了300艘三列桨战舰中的150艘,而由于不少邦国在造船技术等方面均不甚发达,所以便改为了出钱给雅典,然后委托它直接建造。建造军舰本是为防范波斯人再次入侵只用,而随着加盟国的增多,雅典逐渐将提洛同盟转变为了其勒索控制各邦的工具,所有加盟国均必须在军事外交上听从雅典指挥,到最后,入盟的国家达到了近250个,而它们在实际上都成为了雅典的附属国,提洛同盟也随之转化为了一个松散而强大的雅典帝国。在这个帝国里,自行退邦的国家将遭到镇压,全部同盟的资金尽由盟主雅典分配,它甚至在整个同盟内划分了5个纳税区并向各国派驻代表担任要职,严重干涉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雅典的巅峰时期正式来临。
  
  正是凭借着凌驾于几乎所有希腊世界之上的地位,雅典几乎全体的公民都成为了希腊的统治阶级,其内部成员的政治地位已经达到了几乎没有高低贵贱的地步。公元前487年,雅典规定执政官直接抽签产生;公元前457年,公民大会规定改革梭伦确定的只需一、二等级担任执政官的决议,逐步将执政官扩大到4个等级公民均可担任的地步,同时一律以抽签产生。到这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再次达到了古代奴隶制度条件下的最顶峰——尽管上一个记录也是他所保持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