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第3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但是,以上列表所列出的内容却远非世界历史的真相。
  比如,在1922年以前,哈拉巴文明是“不存在”的,因为当时的史学界普遍认为印度文明的起点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种看法甚至被当年出版的《剑桥印度史》所采用。然而,1921年和1922年的两次考古发掘却结结实实地推翻了这一观点,一个“崭新”的、完全符合文明标准的遗址骤然出现,世界历史便因此而“改写”了,尽管它一直存在着。
  
  再比如,根据古籍的记载推测,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左右中国便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传说当时有一位伟大的部落领袖——黄帝,带领了自己的部族开疆辟土、建国立业,同时还命自己的手下发明创造了文字、历法等。然而这些实际都不能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明,而中国文明能被实物证明的历史仅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而鉴于中西方各执一词,所以本书便取双方均比较接受之夏王朝为起点。
  
  再比如,美洲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状况至今仍扑朔迷离,已发掘的最早的奥尔梅克文明本身便难以确定,所以美洲地区历史的确定也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所以说,一切历史都只是后人的猜测、还原甚至是篡改而已,绝对而永远都谈不上百分之百的事实,这点需要我们切记。
  除此之外,前文所列的6大文明也并不是指6大最古老的文明,因为当中国文明刚刚开始之时,伊朗高原西部的埃兰文明却早已繁荣;而等奥尔梅克文明正式出现时,世界上的独立文明单位就至少有了十个左右了。但是,这6个文明又着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始祖,因为两河流域的发展根本就没有对中国人起太多作用,华夏族的努力也没有让美洲人获利一分。由于相互封闭,所以世界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相互之间是身份隔绝的,即便是紧挨为邻的苏美尔人和亚述人之间也只是互有影响,却仍然自成体系。但是,一个区域内都有一个最先进的文明,而这个文明的力量能够辐射本区域所有的民族,而前文所说的6大文明,便是各自区域内最先进的文明。正是他们,最早代表了本区域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是,他们却并未代表本区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四字是没有错,因为本区域整体的进步就是需要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做支撑;问题在于“最广大人民”五个字却有待商榷。尽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先进民族的人口能够迅速增长,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成为数量略多于其他民族的民族,在整体中却仍只会是少数派。于是,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族群开辟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而帮助他们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是战争。
  
  历史的车轮是不等人的,当人类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来推动自身的进步时,落后的民族就赶不上时间的班车,而被先进者远远抛下。而这些人,很多都没能从残酷的杀虐中活下来,当然,也大多没有留下自己的后代。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全世界的人口,我们印刷的书籍足以让全球人人手数册,但是,直至今天,世界上的饥饿人数和文盲人数却仍有相当之多,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究竟处在历史上的什么阶段?我们究竟还要牺牲多少人才能走到不要牺牲一个人的时候?
  或许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但我们务必要将这个信念坚定下去——务必。
  本章完。
  日期:2012-06-2702:45:15
  第二章埃及-西亚-希腊(1):古代文明总论与早期埃及文明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古埃及、西亚和希腊的文明之间始终保持了一种若分若合的关系:三者本是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独立文明,却又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而不得不相互之间发生关系。而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政治、军事运动的发展,这三个“异路”的文明最后终归一统于了一个辉煌而短暂的军事大帝国的统治范围之内。尽管这个帝国几乎在瞬间兴起、刹那崩溃,但由其所缔造的一个整体的文化体系却长存了下来,其影响在亚欧大陆西面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公元后几世纪时才被部分取代,进而也奠定了今日的亚欧大陆西方的政治文化格局。
  
  古埃及大概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之时便已出现金属工具和农业文明,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发展。同时期的西亚和希腊地区此时似乎还处在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不久的时候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才有得到开发的考证。三个文明最早的开发者似乎都不是土著民族,其中古埃及人可能是西亚人与北非人的混种,苏美尔人和古希腊人疑似是从更远的地方迁移进本土的。关于这一类型的问题本书就暂不做讨论了。
  
  由于农耕较游牧更为符合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所以世界早期文明均是以农耕文明的形式出现的;而农耕文明的生产要求定居的生活,所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动产),便必须建造房屋等建筑来抵御野兽或其他人类。而随着族群人数的增加,更高的防御要求就催生了更大的防御建筑,于是各地区的文明便均以城市国家的形式发展了起来。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古埃及出现了很多名为“斯帕特”的小城市国家;而在两河流域,则出现了更为巨大的城邦城市;即便是古希腊最早的文明中心——小小的克里特岛上,也出现了许多以宫殿为中心的小国家。虽然规模有限得可怜,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
  
  小规模的国家扩张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生产生活范围的重叠,而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相互间就发生了竞争关系,最后则必然是优胜劣汰。在遥远的古代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优胜劣汰往往是以血的代价告终,成王败寇。就是这样一轮又一轮的红色竞争过后,一些更大的国家开始形成。在埃及,它表现为尼罗河中游和下游两个区域大国——上、下埃及的出现,而苏美尔则形成了群邦争霸的混战局面。
  
  大概在公元前31世纪左右的时候,古埃及上埃及的一位君主挥师北进,统一了整个古埃及。公元前4、前3世纪之交的一位埃及历史学家称这位君主名叫美尼斯,但近现代历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并以考古发掘为证据找出了一位名叫纳尔迈的可能是美尼斯原型的君主。不论名字为何,历史学家确实认为曾经有一位上埃及国王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完成过古埃及的统一,但他们同时表示这次统一只是一次不彻底的征服行动,远未将整个古埃及文明整合一团,反而在纳尔迈(或美尼斯)之前就可能有人完成过这种统一,而纳尔迈之后的上下埃及战争仍然在继续。至于古埃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专家认为应该是在公元前27世纪左右,即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由上埃及的哈谢海姆国王完成,埃及出土的文物上出现了他在一次北伐中杀死了“北方的敌人47209人”和“48205人”的字样,同时他以后的上埃及国王也采用了上下埃及的双重王衔,这就意味着古埃及可能在此时已经实际完成了统一局面。
  
  埃及的历史是十分漫长的。前面提到的古代历史学家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后世在此基础上将整个古埃及的历史划分为了以下几个时期:
  时期时间王朝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