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绍圣 / 第五十五章 官家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五十五章 官家要等到什么时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延福宫内,除了主殿延福殿外,有亭台六七座,分散在人造的湖泊、假山之中。
  湖水引自地下泉眼,是以湖水冬暖夏凉、终年不冻。
  湖边有一土坡,上叠一块巨岩,岩上又设一亭,名唤翠微亭。
  站在翠微亭上俯瞰整个园林,春可看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夏可赏绿树浓阴、木啭黄鹂;秋可见枫林霜叶、落木萧萧;冬可观浮云积雪、湖烟浩渺。
  大宋朝地位最尊崇的母子二人此时便坐在这翠微亭中欣赏着湖景。
  亭中圆石桌的下方早已升起了一炉炭火,丝丝往外升着热气。
  人到中年,太后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在这户外坐了一会儿便觉得有些不适,又将身上的皮草捂紧了些。
  看着湖面上升腾而起的薄薄水汽,向太后轻轻吐出一口雾气,率先开口打破了此间的平静。
  “先帝身体不好,每年冬天便喜欢到这延福宫来住几日,说是此地的水能养人。”
  赵煦点头,道:“是啊,孩儿在这住了几日,确是觉得身心都舒畅了许多。”
  这延福宫原本就是帝、后游乐之所,大内之中沾染的压抑、冰冷的心情得到释放,又岂能不愉畅?
  “官家心情舒畅,百官们的心情却是糟糕透了。”
  “母后所言,孩儿早已知晓。”
  “官家欲何时回宫?”
  赵煦低头看向桌底的炉子,暗红色的火焰在黑色的木炭中若隐若现。
  这黑炭烧得还不够旺,还需加一加火才是。
  “再等等吧!”
  “官家要等到什么时候?”
  湖面上不时吹来一阵寒风,将冰冷潮湿的水汽也一并带入亭中,粘在人的脖颈发梢处十分难受。
  赵煦对着那炉子猛地吹了一口气,立马飞出许多火星,火焰蹭地一下喷涌而出。
  总算暖和了些……
  赵煦这才抬头看向太后,道:“等到冰冻三尺的那一天。”
  向太后的脸色不太好看,“官家是嫌当前的局势还不够乱吗?”
  官家不答,反而突然问:“母后,你知道为什么年前的雪下得越大,来年的收成就会越大吗?”
  “为什么?”
  赵煦微微一笑,“只有天气足够寒冷,才能冻死那些藏在土中的害虫。”
  听到官家把官员们形容成害虫,向太后愈发地面沉如水。
  即便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却也知道朝廷和大臣的关系就像是水和鱼。
  没了鱼的水又怎么能称之为活水?没了柱子的朝廷还怎么能够屹立不倒?
  “官家如此想法要不得,雪下得太大同样也会影响来年的收成。”
  “可孩儿觉得,牺牲一点收成除去这些害虫,总比来年一条条地去捉省时省力、也干净地多。”
  “赵煦!”向太后双目圆睁,眼角的鱼尾纹清晰可见。
  迎着她怒火中烧的目光,赵煦也不解释,站起身来环顾了一下四周。
  或许是今日化雪的缘故,在这坐了一会儿便觉得比往日冷了许多,湖面上的水汽也愈发地多了起来。
  “这室外的天气终归还是有些冷,母后不若入屋,孩儿想给母后看一些东西。”
  说罢,便自顾自地下了亭子。
  “这个不孝子!”看着赵煦的背影,向太后气得咬牙切齿。
  媚娘站在一旁被二人的对话惊得大气都不敢喘,此刻见官家已走,赶忙上前。
  “娘娘,这湖边冷,咱们还是回屋吧!”
  回到殿中,见向太后的怒气犹未消散,媚娘忙前忙后。
  寻了一块绒垫子为娘娘盖在膝上,又拿来汤婆子为她取暖,最后到偏殿沏了杯热茶。
  此时赵煦捧着一枚木盒从殿外走来,正好路过她身边,很自然地从她手中捉过茶杯。
  一饮而尽,顿感驱散了几分寒意,不禁哈哈笑了起来。
  “不错,你这妮子倒是贯会体贴人的。”
  媚娘呆呆接过官家递过来的空杯,一张俏脸涨得通红。
  这茶明明是给太后沏的,可官家喝了她也不好辩驳。
  只好换了个杯子倒水,逃也似的进殿。
  临了还小声丢下一句,“官家也该对太后娘娘好些才是!”
  “莫名其妙……”
  赵煦没有多想,也紧跟其后进入正殿,将手中的盒子递到了向太后眼前。
  “这是什么?”
  “母后一看便知。”
  木盒的盖子上有一颗钮把,向外一抽便轻易打开。
  再往内一探视,乃是一沓信纸,上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墨迹。
  官家这是什么意思?
  带着满腹的疑问,向太后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火气,一张一张仔细阅读。
  “这……这怎么可能!”
  片刻之后她便惊呼一声,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手中飞快地翻着纸页,越看越是惊心,越看越是愤怒。
  “这不可能!”
  “哐当!”
  汤婆子落在地板上发出极为刺耳的声音,在空荡的大殿中来回震荡。
  信纸洋洋洒洒落了一地。
  媚娘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太后的霉头。
  极为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纸张。
  “还是我来捡吧。”
  还未来得及看清纸上内容,官家便已来到了她的身边。
  顺手将她手中的那纸张抽走,一齐堆好后重新放入盒中。
  向太后像是受了什么天大的打击,眼珠子直愣愣地没有任何动静。
  媚娘有些胆战心惊地捡起地上的汤婆子,重新放到太后的腿上。
  “娘娘……娘娘……”
  向太后猛地清醒,视线没有在刘媚娘的身上有丝毫的停留,而是直勾勾地看向赵煦。
  “官家,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一面之词……”
  “……可有证据?”
  她殷切的目光在官家身上片刻不离,一会儿坚决地否认,一会儿又不确信地问赵煦要证据。
  言语匆匆,前后矛盾,整个人变得神神叨叨。
  但她只为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告藉心中的那一抹伤痛。
  赵煦目光复杂地迎着向太后的眼睛,缓缓点了点头。
  “哈哈哈……官家,何苦来吓老身……”向太后呆坐片刻后忽地放声大笑起来。
  笑到最后两行清泪落下犹自未觉。
  “延禧……还有我的儿……”
  “啊!”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在大殿之中响彻,向太后发狂似地将矮几上的陈设尽数打翻。
  媚娘惊呼:“太后娘娘!”
  赵煦上前拉住她,“你先去偏殿候着,这里有朕,太后不会有大碍。”
  “官家……”
  “去吧!”,再次向媚娘摆了摆手。
  大殿之中,只剩下母子二人。
  向太后掩面哀嚎哭泣,赵煦坐在她身旁默声静候。
  窗外寒风掠过,像是在陪着她呜咽;殿门外的风铃叮叮作响,扰人心烦。
  如果可以的话,赵煦很想点上一支烟。
  可大宋却没有此物。
  告诉太后这样的消息,确是过于残忍了。
  为难一个女人不是大丈夫所为,可他没有办法。
  身为大宋的太后,有些事情她必须承受。
  因为做这件事不像是杀郑雍那么简单,没有她的许可,他也不能开这个头。
  不知过了多久。
  天色渐渐变暗,大殿中哀嚎消失不再,只剩下时不时的低声啜泣。
  向太后终于抬起了她那双已经微微红肿的双眼。
  用虚弱的语气、嘶哑的声音对赵煦道:“官家告诉老身这些,是想对他动手吗?”
  赵煦犹豫了一下,终是确定地点了点头。
  “这累累的血债,总归是要有人还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